close

1626958669513.jpg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那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單元是:「涅槃」。涅槃到底是什麼?這篇文章,琅琊閣提到佛法中的「涅槃」是一個什麼境界,可是這樣的說法不是很好,應該說涅槃它是一個所顯法,依真如來說而有涅槃,所以涅槃本身沒有什麼特別境界可說。所以《心經》有說「空中無色」,這「空」就代表是真如;可是又說真如本身能夠出生諸法,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空」作隱覆說這個真實心的時候,你又可以看到這個空性心,祂是具備了不同的功德;所以祂雖然是無為法,可是祂能夠出生諸法,所以一切的五陰乃至一切緣起支,都是祂所能夠出生的範疇,也就是說,乃至於你世間所看到的任何一法無不從祂來出生。所以透過這樣才能夠知道涅槃。因為《中論》所說的意思,世間和涅槃是沒有差別的:無有少分別,亦無少分別。不論你要把涅槃放在前面,還是要把世間放在前面,道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諸法的實相是什麼?涅槃的實相、涅槃的本際到底是什麼?是一樣的。不能特別舉說,我這個涅槃有一個,那個涅槃又有一個,所以四個涅槃有四個,當然不會是這樣。那在這個地方,琅琊閣根據《成唯識論》說,所以他不會有太多的錯誤,即使他要如何扭曲的話也比較困難,不過他畢竟還是有一些法說得不恰當,那我們就這邊來作一個說明。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成唯識論》卷10)也就是說,大乘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是一切諸法、一切諸相的真實理,這個真實理就依真如來說;也就是說,祂是如來藏的自住境界,依這樣自住境界來說這就是清淨,然後本來自性涅槃。那這個到底是什麼樣的心體呢?就是「雖有客染而本性淨」,所以雖然有客塵來汙染祂,可是祂自性本性是清淨的。那這個法到底是什麼?當然就是如來藏。如來藏開宗明義就是兩個法,是很難了知的。第一個就是「自性清淨心」,性清淨心是很困難了知的,就是這個如來藏。祂為什麼是自性清淨沒有辦法了知?這自性清淨就是《心經》所說的,這空性心必須要怎樣?必須要「不垢不淨」,所以你沒有辦法再讓祂清淨,也沒有辦法再讓祂染汙,反正祂就是祂的自性,維持祂的自性那樣的清淨。

    所以,第二點就會使得祂更難以理解了,就是說祂會被這些汙染法來染汙。所以這地方就說「雖有客染」——就客塵染汙這現象是一直在的;一直染汙的時候呢,這時候如來藏會做什麼?如來藏是可以受熏染的。可是這還是一樣啊!不是說如來藏祂第八識自體種子是可以受熏染的,是說祂所含藏的七轉識以及所有一切相應的心所法種種這些無明是可以受熏染的;去熏染就會有變異,所以修學就會有希望,繼續往著佛菩提道無上正等正覺來成就,不會說一直困惑受限於凡夫性,就代表說七轉識是可以修的。但是第八識祂是真如,祂是不給修的,但是祂能讓祂所含藏的七轉識不斷地在受熏染中,不斷地改變七轉識的體性,然後向著佛道前進。所以這地方就已經說,這就是如來藏了。

    只是琅琊閣從來不相信如來藏,他有時候沒有大力抨擊,可是他沒有辦法接受。這我們就要提到釋印順,釋印順對如來藏他乾脆就用很奇怪的說法,他就說如來藏的理論是一直變異的。然後一開始是說真如的,可是他實際上也不知道真如在說什麼?真如是能夠出生諸法的,這個是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就有說的,所以他也沒有辦法接受啊!所以佛法不是說誰願意、不願意相信的問題,是佛法真的是太難了!

    所以佛菩薩慈悲不斷地派遣大善知識到這世間來為眾生說法。可是眾生希望是有人趕快用神通把我的困境解決,讓我家富有,讓我家每個小孩都聰明智慧,然後每一個都第一名,然後最後變成世界第一名;最後、最後不知道怎樣?唉!所以眾生總是在「我」,然後在五欲中種種。所以要聽這清淨法,他沒有那個信心啊!所以他聽到真如,他只是當作語言文字、哲學思想體系。所以你要說真如就是如來藏,不會真如出生諸法的時候不含藏諸法的種子,那如果出生諸法的時候不用含藏諸法的種子,這是怎麼出生諸法?那過去造的業,過去那個人已經走了,那他造的業也不見了啊!難道祂這個真如出生諸法的時候,要跳到無遠弗屆之前、無量劫之前,把那些事情重新抓過來,然後再體驗一次,然後再決定怎麼做嗎?不需要啊!那時候就直接有業種存在如來藏裡面了。不相信業種的人,本來就沒辦法相信因果;相信因果的人,他就會相信有業種;對啊!

    只是大乘菩薩親證如來藏以後呢,現見、現證,這完全是現量啊!他會看得很清楚,他想:我造什麼因果,自己做的沒辦法怨天尤人,那我今天所受的果,一定往昔我曾經造過什麼業,所以如來藏會這樣顯現。也就是說,沒有什麼好說的,就乖乖地能夠安忍、能夠忍辱、能夠接受。然後如果有人不願意接受菩薩度化,菩薩也不會特別覺得難過,頂多想一想然後就算了;然後說過三次以後不能接受,那就是代表這一生沒有什麼緣分,那就以後等到未來再說。所以菩薩最後離開這個人間的時候,是懷抱著非常不捨的心情。不是說:「啊!世間已經沒有可度之人,太好了!我任務圓滿了,我再見了。」不是啊!菩薩是心裡面懷抱著憂傷悲痛,因為所留下的,還有他的親友,還有他往世、往昔的眷屬,可是他已經無力能為了;因為這時候再跟他們說什麼佛法,只會讓他們誹謗,讓他們下墮失去人身而已。很難!只會讓他們更陷入,因為他們的善根已經沒有辦法接受了。所以佛法不是世間人所想的那樣,是為了要顯揚自我或種種,佛法從來不是這樣啊!

    那因此,我們如果是來回顧這整個佛法的源頭,這要相信如來藏確實是非常困難、非常非常的困難。所以這個涅槃就是如來藏的境界,然後也是真如的境界,也是真見道的時候所見到的阿賴耶識的境界,要能相信這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為真如和如來藏至少這名字都比較好,所以一般人不會直接誹謗真如,乃至於說他就相信跟你一起說有真如;可是至於如來藏,他就會有一些揣摩,因為他認為如來藏一開始就是很清淨,那後來又變成有染汙法又進來,然後染汙法進來,最後又變成了第八識,然後這樣是不斷地演變。可是你要說本來就這樣,他就說本來都是你說的,所以這些人是沒有辦法救的。所以佛法在說的時候,就說「真非真恐迷」,你要說這個如來藏不是真的,這些人總是有話說;那你要說這如來藏是真的,他們也有話說,因為他們會覺得很困惑!那既然不是真的,你幹嘛跟我說;如果是真的,你就是外道神我,你就是我見,你就是常見。那你說祂沒有我性,祂是無作性,祂不是外道所說的那種第一因、那種主宰性;可是你們跟眾生說了沒有用,他說反正我就認為你,你看釋印順就是這樣說。你想他以(學術界)凡夫所說作為標杆,他相信凡夫所說,不相信實證者所說,他也不相信古聖先賢所說;所以你要跟他說什麼?所以他意思是說:你就趕快離開這個世界就好了。

可是,菩薩不會因為這樣的人在末法中一直挑釁菩薩、一直想要威脅菩薩、一直在網路上誹謗菩薩,然後就想算了,我這麼好心來這邊受這一萬年的生死,我本來就可以在清淨世界,十方世界我都可以去,這樣的話,我何必還在這個濁惡的世界來受你的侮辱。可是菩薩會轉念一想:沒有關係啊!因為他越侮辱我,我的業消除越多;消除越多對我來說越有利,最好每天一早上就有人來侮辱我,一直到晚上這樣日夜不停,反正我就也不用特別管他說什麼;乃至於如果說有人要讓我的性命垂危,乃至威脅我的性命,那我也接受啊!所以一切忍辱都能夠安忍,在這種情況下來度過這末法萬年,因為我能夠修集我在許多世界不容易修集到的法。因為這世間的眾生,什麼樣難以言喻,完全無理的、完全沒有邏輯的行為言行,都可能做得出來,所以我才能夠讓我許許多多的種子能夠發起,然後才能夠讓這個忍辱、安忍於聖道可以修學得更好。

所以,菩薩就無怨無悔在這世間,然後在這世間當然就接受,因為不接受也不用來了。因為這世間的眾生越來只會越壞,最後行菩薩道的這個行者,是沒有辦法不受到排擠的;就是說只能夠住到窮鄉僻壤,你如果在好的城鎮,不要說到都市,都會區一定是一下子就被科技文明檢驗出來,一看就知道你不能夠住在這裡,馬上就會有人來驅離你、把你趕走,認為你是外道。學菩薩法的人變成外道了,變成邪見、邪教,而且那時候等於可以說,看起來好像是連公權力都站在那一邊;可是即使這樣,菩薩也不會沮喪。所以菩薩最後所居住的地方是窮鄉僻壤,沒有什麼好的這種文明設施,一定沒有,因為你有的話,你一下就被抓出來。可是菩薩無所謂,即使是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沒有一個可以令人心樂的,全部都是苦,可是這個環境菩薩早就知道了——願意!然後等到最後這樣的時間過去,再也沒有可度之人,那就只能夠入深山了;因為到時候大家捨報以後,就去兜率陀天繼續修學佛法。可是菩薩不是這樣歡樂說、不是帶著非常高興的心情而離開的,所以這就是菩薩。

    好,那我們繼續來說涅槃。所以真如被二障遮蔽的時候(凡夫位),涅槃的「相」無法顯現。這是琅琊閣他說的。琅琊閣他在裡面又繼續說:「有餘依涅槃」的相顯現出來。……「無餘依涅槃」的相顯現出來。……此時「無住涅槃」或「大涅槃」的相顯現出來。(〈佛法中的「涅槃」是一個什麼境界?〉,琅琊閣。)也就是說,你不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因為這個「涅槃」,實際上真正佛法裡面就是講「真如的自住境界」;所以依真如在什麼樣的境地,實際上意思是說,這學人在什麼樣修學境地所顯示的。那因此只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說的真如,然後其他三個真如,都是依這樣來顯示、來說明的;因為當我們知道,也可以說四個涅槃都是說真如,離開了真如沒有這四個涅槃可說,這樣才是佛法的真實義。

    然後我們再繼續看,這個琅琊閣所說對於阿羅漢入涅槃,他有作了一個解釋,可是他的解釋,他說就是捨掉了異熟識這個體,這個在《成唯識論》所說的異熟識的體,跟他所說的認知一定是有差異的。那只是說我們要針對這個來說,因為琅琊閣所認為異熟識的體,有可能他是認為這個就是第八識的異熟識心體,他認為成佛的無垢識,是重新會有一個心體無垢識出現,也就是說他對於第八識是含糊不清的。我們今天說阿賴耶是體,或是說阿賴耶識之後的異熟體,那如果說祂是可以滅的,有大乘菩薩說可以滅的,不是在說祂的心體可以滅,是說阿賴耶識的體性祂可以滅。這「體」就是在說明這個體性,異熟體在說明異熟體性,體性是屬於這個心體所攝,所以祂屬於體、性、相、用;這回到本體的話,心體是沒有滅的。所以《成唯識論》說得很清楚,這個只是名字,名字的話不牽涉到這個心體,整個心體祂裡面所含藏的這體性是可以捨棄的,所以捨棄阿賴耶識體、捨棄異熟體,這就代表說兩種生死可以捨棄——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可以捨棄;然而這第八識還是常恆不變,這時候就稱為無垢識。因為沒有一些垢染,完全沒有,遠離兩種生死,親證了一切種智四智圓明,那當然就是稱為無垢識,所以這心體還是一樣的心體。所以《成唯識論》一直在說的第八識,就是在說這個心體,這心體就是一直存在。

    那今天琅琊閣我們看他怎麼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異熟識體亦舍,識體內所藏的所知障種亦舍,也無任何有為法存在,唯余「離二障的真如」獨存,所以此「無障」與佛無差別。】(〈佛法中的「涅槃」是一個什麼境界?〉,琅琊閣。)也就是說,他對於《瑜伽師地論》是完全不解的,然後他對於異熟識體(或叫作異熟體),他是不清楚的,所以他變成說阿羅漢不用特別修學,就可以完全將煩惱障和所知障都已經斷除。因為他捨棄了,那他原來的識體也都不見了,所以他最後留下離二障的真如。那到底是什麼?因為真如依他本來說是什麼?必須要服從成唯識論》的「亦是識之實性」——亦是第八識之真實性;即使他不服氣,也要選擇八識的某一個識來作為這真實性。結果他有嗎?沒有啊!全部都不見。那他說的真如也應該不見啊?可是他的真如卻是可以存在。所以,他所說的法是有問題的,他對於涅槃是不清楚的;他不相信有涅槃,所以導致於說他所說的煩惱障、所知障在阿羅漢位都可以一次斷除,違背佛法。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照世明燈 的頭像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