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乘佛教及經典中的種種所說,都是以如來藏的實證為核心;二乘佛教的實證,依四阿含所顯示的史實,則是以相信有如來藏常住不滅,使無餘涅槃成為真實、常住不變,而不落入斷滅境界,作為中心思想;並不是只有我們有此主張,而是佛教從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一直都是以如來藏為核心,初轉法輪時就已經如是,故在《阿含經》中仍然處處記載著這樣的實例,平實已在《阿含正義》共七輯書中明確的舉證《阿含經》中是如何一再開示這個正理了;此外,不僅止北傳的大乘佛教與四大部阿含如此記載,南傳的小乘佛教經典也是如此記載,才會有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窮生死蘊等記載。不單過去的中國傳統佛教如此主張,當代許多卓有學識的佛學研究者也有類似的觀點。相反的,無有如來藏的緣起性空之斷滅本質六識論主張,是悖離佛陀有因有緣論而成為無因唯緣論,這其實只是近百年來少數日本佛學學術界的聲音,透過近代中國的大陸、台灣一些過分盲從於西方神學學術方法論的僧侶與學者,例如中國內學院的歐陽竟無與呂澂、台灣福嚴佛學院的釋印順及其追隨者,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後的佛學蕭條背景下,以及台灣傳統佛教界對釋印順的極度包容中,使得這一股缺乏實證並且缺乏理性論證的聲音,過度的渲染與放大,漸有取代傳統佛教八識論正法的趨勢,令此錯誤看法能由日本傳向台灣與大陸,終於能在台灣由印順派壟斷佛學學術界的發聲管道。所以,中華佛學研究所基於釋印順的六識論而作下如此簡單而獨斷的一句審查意見,便將整體佛教界以及學術界長久以來對於如來藏正法的認識,加以完全推翻與否定;獨斷地否定《阿含經》中種種論說如來藏的文獻證據,而《阿含經》正是最可靠、最早期的文獻證據,他們口說文獻學研讀為重要根據,卻在作為上反其道而行。這樣的審查意見與中華佛學研究所宣稱「嚴謹的態度與開放的心胸,兼容並蓄各方論點」的承諾,是完全違背而令人遺憾的。
目前分類:尊師重道 (11)
- Sep 28 Wed 2022 09: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六~下)
- Sep 27 Tue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六~上)
- Sep 20 Tue 2022 11:37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五)
- Sep 14 Wed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四~下)
呂某因為私心不能果遂的緣故生起憤恨心,如同經中所說:「由忿恨故,乃於師長不生恭敬尊重等心,亦復不能承事供養;由不恭敬彼師長故,即不見法。」[1] 他對 平實導師極度的不恭敬,完全呈現在其所寫《禪宗的開悟與傳承》簡體字版本的序文與跋之中 [2],那些文字充滿著鬥爭的意味;他不能在正覺同修會這個大乘道場中,學習到菩薩風範以及菩薩僧團應有的宗風與門庭,那是他自己的問題,非善知識之過咎也!至於琅琊閣那幫人,與他的問題也不相上下,閣主在參與某部小組執事時也是由於自己的私心而想要掌控正覺的規劃,又由於私心不能得遂,權力欲不能得到滿足,覺得受委曲,因而產生憤恨心;由於憤恨心而對於 平實導師所說的法不能恭敬尊重,不能見到自己所悟自心如來藏妙法的種種功德,以致無法真實轉依真如清淨法性,其中有人甚至忘了自己禪三接受指導時的所悟而退轉;這類人與張志成結黨而信受其六識論學術研究的思想,同時與網路上長期反對 平實導師所弘傳如來藏八識論的會外人士進行了有形無形的串聯,不能正觀察,因而興起對了義正法的鬥爭。這樣的行為不僅違背了 平實導師培養大乘菩薩所設立的六種心態與八點處事應注意事項,也是 佛陀所訶責的;這種因於憤恨心導致不能尊師重道、不能見法、不能正觀察而興起鬥爭的行為,從其所撰文中,處處都可看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見取見」。
- Sep 13 Tue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四~上)
- Aug 31 Wed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三~下)
- Aug 30 Tue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三~上)
- Aug 24 Wed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二~下)
- Aug 23 Tue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二~上)
- Aug 17 Wed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一~下)
- Aug 16 Tue 2022 08:00
【正覺同修會】尊師重道(連載一~上)
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天竺示現八相成道之前,有許多外道自稱是已得解脫生死的阿羅漢,其實都仍然是凡夫,人間沒有真正可以得解脫的法,也沒有真正可以修證成佛的法。而在 佛陀示現成佛以後,經由 佛陀詳細耐心的解說與傳授,以及施設修學的次第方便,從解脫道引導學人入於佛菩提道中,如是將佛法弘傳乃至流布於世間。然而有許多外道不知不解 佛陀一切智智的證量與究竟圓滿解脫的功德,在阿含部諸經中記載著不少輕視 佛陀乃至想要謀害 佛陀的史實,即可顯示娑婆世界人壽百歲的眾生,墮在五濁之中,邪見煩惱深重、剛強難化,而仍然受到 釋迦佛陀的垂憫;因此,佛陀正法得以在娑婆世間流傳,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