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現在播放的節目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
最近這一兩年由於網路上琅琊閣說:蕭導師將第八識界定為「無分別心」,前七識界定「有分別心」,為錯誤分類法。第八識可了別十有色處: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正覺法義辨正:第八識的不了別六塵是「無分別」?〉,琅琊閣。)解析如下:因為如來藏祂不了別六塵,祂在六塵外作分別。當祂的分別是處在六塵外時,才能成為無覆無記性,如何能了別六塵境界?又如何能了別色法中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如果祂對五塵也有了別,又何需五識?人類只要六、七、八識就夠了。祂對六塵境界完全不了知,只是如鏡現像一樣變生內六塵給七轉識了別,完全無知於六塵,可是你在想什麼,祂都知;祂雖然知,卻不是六塵中的知,因為祂也不知道祂自己,可是你想什麼,祂都知道。祂不在六塵中作任何了知,但是六塵卻是祂供應給你的;扶塵根所接觸到的六塵剎那剎那地變化,祂也跟著剎那剎那變化給你內六塵,那你能說祂全都無知嗎?無知就不可能如此,所以祂明明是有知的。可是祂的知,卻不是六塵中的知,故經中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證明批評 蕭導師的人所說是妄評。
琅琊閣說「第八識可了別十有色處: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正覺法義辨正:第八識的不了別六塵是「無分別」?〉,琅琊閣。)既然第八識不在六塵中了別,又如何能了別六塵呢?如果祂能了別六塵或五塵時,就一定會有取捨:取順心境而捨違心境。那就一定會有善惡性,就不是無分別心,已經成為有覆有記心了;所說全部違背聖教與親證的現觀。
琅琊閣等人說:蕭導師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是無分別心」是違背經典聖教的說法。第八識的「無分別」類似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無分別」的意思不能與「不了別六塵」畫上等號;會了別六塵,不表示它一定不是「無分別」。(〈正覺法義辨正:第八識的不了別六塵是「無分別」?〉,琅琊閣。)「無分別心」是指第八識真如,從來不是第六意識,所以《成唯識論》及諸論中都說證得第八識的人入真見道位,發起根本無分別智。如果第八識不是對六塵境界無分別的心,證得第八識以後憑什麼證得無分別智?而我們覺知心意識就是見分,對六塵有分別,是生來就有分別的;所以見聞了了而無語言文字時就已經分別完成了,走路時,即使都無語言文字,也不會撞到樹或電線桿,證明離念靈知也是分別心。琅琊閣在意識思惟下想像能分別與無分別的心,根本沒有意義,只是思惟所得的思想,與實證無關。
人間的離念靈知、一念不生的覺知心,是常常會斷滅的,祂要靠色身五根再加上無色根的意根,才能眠熟後使離念靈知意識心再度現起;五根若死亡毀壞了,就只好轉到中陰身去;因為單獨意根沒有辦法使意識離念靈知心再現起,除非你修得四空定,否則的話都要有色身、要有身根。五色根及五塵的出生(五塵是指內六入的五塵,不是指外五塵。內六入中的五塵也是色法,歸屬於五蘊中的色蘊,是我們自身如來藏變生的內法,入涅槃時也必須全部滅除而不再生起)——色法的五色根及五塵出生了以後——就會成為六識心在人間的所緣緣之一;假使沒有這十個色法的出生,離念靈知意識心就無法在人間生起及存在。乃至將來成佛的時候,這覺知心意識還是能分別的,不是成為無所分別的愚癡人。學佛就是要以這個能分別的覺知心,去尋找另一個不分別的心;那個不分別的心是本來就不分別的,是另一個心,名為真如或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又名「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此經」。找到「此經」而能現觀祂的真如法性,並且轉依成功了,就會生起「無分別智」,由此也證明第八識是無分別心。
證得了如來藏之後,就會生起了知第八識本來就對六塵境界無分別的智慧,才叫作無分別智;而覺知心意識有實相無分別的智慧生起來,才叫作智。既是無分別的智慧,一定是意識有分別才能有智慧,不像凡夫大師所說:有了不分別的智慧,卻是對六塵中的一切法都要不分別,也都不懂得分別,那就是愚癡,那叫作無分別而且無智。可是菩薩證的是無分別智:所證是無分別,但是能證的心卻有智慧。知道什麼是無分別的心,然後就懂得法界的實相,智慧出生了;親證法界實相,有了無分別的智慧,然後要如實轉依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轉依祂的無分別性而得解脫。第八識才是我們自己本有的心性,應該如是修行才能成佛。可是在護持正教、弘揚正法、利樂眾生、救護眾生時,得要有分別心來規劃、來運作。
知道眾生正在破壞正法,將來死後果報悽慘,你要為他們分別出來,讓他們懂得如實修行,回歸正道;不能看著眾生正在造惡業,正在謗正法,將來會下墮無間地獄,你卻說:「我不要分別。」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後去下地獄,不該這樣。所以這時要「行於分別」來救眾生,就不能夠像如來藏那樣過日子!要能夠分別眾生現在所做的事情,會不會導致死後下墮地獄、會不會墮落惡道;眾生正在破壞正法,或是不小心造了大妄語業,不論他們是善心、惡心,你都得救,要把你意識心的分別功能拿出來運用,不能夠住在如來藏無分別的境界裡。
覺知心能夠真的不分別嗎?不行欸!如果真的不分別,應該走路時掉到水溝裡面也不知道,那才叫作真的不分別;並且掉進去以後,還不知道被水淹了,也不知道摔痛了,才能說是真的不分別。可是這個基礎也不成立,因為他走路時就已經是分別了呀!他能夠舉手投足就表示已經分別了。如果他真的不分別,連腳底有沒有踩著土地都不知道,也沒看見、聽見,他如何能走路?如何能舉手投足?真的不分別時,就是睡著無夢的時候;眠熟時走不走路?不走啊!因為意識等六識都不存在而不能分別了。但他們在路上走著,六識都在了知,就不該說是無分別。所以說,覺知心不起語言文字妄念時,不是佛法中說的無分別;覺知心既然生來就會分別,是祂本有的功能,為什麼要強行叫祂不分別?真正的無分別心是另一個第八識心,不是這一個覺知心識陰六識。菩薩證得另一個心,就是「此經」如來藏;證了之後,現觀祂的不分別,覺知心自己卻不可以不分別;因為覺知心自己還得要繼續分別,他的無分別的智慧才能增長,然後才能救護眾生、護持正法,次第成就佛道。
第八識如來藏在三界內有祂遠離六塵見聞覺知的分別性,卻能了知意根與意識心之心行,能了知妄心七轉識之作意,亦能了知身根四大種之變化等,亦能了知業種之異熟果報之次第等,能作種種六塵以外之種種分別;因此《金剛三昧經》說:「無分別中能廣分別。」祂外於三界六塵之分別性,離於眾生七識所識知之六塵萬法分別,所以無分別心能廣分別;而祂的分別皆非七識心等所能知,要須親證一切種智而發起道種智,方能少分、多分了知。所以覺知心不可以無分別,而第八識對六塵境界不可以有分別,否則天下大亂,三乘佛法諸經也得全部修改。你如果想要修學佛法,不能把意識滅了;如果想要證得無分別心、無分別的境界,更不能把能分別的意識滅了;而是要留著這個能分別的心,住在可分別的六塵境界中,來證得另一個同時、同處的無分別心;這個你應該求證的無分別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又名阿賴耶識、異熟識。
想要證得「金剛三昧、入三摩地」的人,都必須先「入流亡所」,先否定識陰六種自性的常住不壞性,因為那六種能分別的自性只不過是六識的自性罷了。六識卻是要假借「十二區分」的六根、六塵才能出生與存在,然後才能有能見乃至能知等六種自性運作。當他們都還執著「十二區分」為緣才能出生的六識自性時,顯然仍是具足我見的凡夫;現在琅琊閣卻來指責善知識講錯了,想要顯示自己才是實證者,就成為大妄語人了。
至於不落入「十二區分」的佛性,是如來藏自身的妙真如性;明心者可以體驗妙真如性確實存在,但無法眼見;十住菩薩卻可以眼見妙真如性,就稱為眼見佛性。當六識的六種見聞知覺性出現時,同時也有另一種不屬於那六種自性的另一種自性,就是如來藏顯示出來的妙真如性,我們就稱之為佛性,這是可以眼見的。若是還沒有見性,你一定聽不懂見性的善知識在說什麼;不論怎麼理解與思惟都還是聽不懂的,即使已經明心了也還是一樣聽不懂。佛性只有一種自性,並不像六識那樣區分為六種,但祂卻通流於六根之中,也通流於六識之中,並且通流於見性的十住菩薩所不能知的其他範圍中;所以佛性是一個總相,而想要眼見佛性的人,必須要在總相上見。
一旦親證佛性了,眼見分明了,都可以現觀佛性之中不曾分為二種乃至六種,就只是一個總相,直到成佛時都還是如此。這時就算是「六亂妄想」的眾生不斷處在「十二區分」中,你也不會隨著他們六識自性的「六亂妄想」輪轉,依舊直接看見眾生的妙真如性——佛性。可是如果沒有證知見聞知覺性之中另外有一個總相法——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性,又沒有明心見道,就只能跟著六種自性輪轉而落在「六亂妄想」中。於是由於「六亂妄想」而產生惡見,成就了異熟種子等業性,就必須在十二處中運作,由離念靈知心在十二處中的六塵而作了別;雖然這時覺知心中離語言文字,卻仍然是在「十二區分」之中,以六識自性對六塵廣作種種了別的,這怎麼可以說是無分別心呢?由此就會輪轉不斷了。
而前五識只能分別五塵之粗相,不能分別細相。譬如眼識只能分別顯色的青、黃、赤、白,至於形色之長短方圓、遠近,以及表色之行來去止,無表色之姿態、神韻等,皆唯有意識心方能分別;顯色裡的細相也是意識方能分別,眼識也不能為。眼識如是,耳識乃至身識亦是如是,皆唯能於五塵之粗相而作分別,不能於細相而作分別,要由意識為之。前六識之分別性也有所差異,所以說八識心王各自有祂分別的對象,每一種分別都不相同。因此第八識的無分別,不同於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之分別,並非琅琊閣所說「類似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初見而了知的第三剎那,覺知心中並不需要語言文字就已經分別完成了,這就是意識心的了別性,屬於五俱意識的了別性。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離念靈知心都是「有分別心」,而非「無分別心」,看來琅琊閣顯然是不懂這個現量的。
而貪著五塵的五俱意識如同豬八戒一樣,他最執著而且不理性,不管什麼樣的五欲,吃的、女人、一切五欲他都愛,無法離開意識的貪心所,所以意識才是分別心。而第八識的境界中,無始以來都是「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尋即是覺、思即是觀——是沒有覺與觀的境界,不在六塵境界中;這不是意識的分別性可以到達的境界,所以是真正的無分別心,當然不能分別五塵。這就證明琅琊閣講錯了,因為他還沒有證得第八識就出來公開宣講第八識,跟古時的安惠論師一樣亂說。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