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7099270_3097274900370104_2508379228990190752_o.jpg

  至教量: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

如來在《大般涅槃經》卷27〈師子吼菩薩品 111〉開示: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1]

疏解經文大意如下:

善男子!見佛性者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就如同於掌中觀察阿摩勒果般了了分明;然有另一種十住位菩薩只是聽聞如來演述而知佛性,並無親眼看見佛性,故對佛性仍不明了。這樣的十住位菩薩唯能知道自己未來當會成佛(這是因為十住位菩薩早在七住位時就找到了第八識阿賴耶識真如心體如來藏而「明心入見道」,證知這第八識如來藏就是未來成佛時的無垢識心體,如是菩薩已成就《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七住位之「不退轉住」),也能現觀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心,然由於尚未眼見佛性,並無法親睹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眼見佛性,方能現觀自己、他人之佛性運作,才得以證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無疑)

由上述經文可證明佛性」雖然有時是指第八識具有能使人修行成佛之性,然亦有「眼見佛性」所說之「佛性」,二者顯然不同。

《大般涅槃經》卷27〈師子吼菩薩品 第11之1〉又說:

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2]

這經文意思是:

善男子!還有眼見佛性,猶如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的眼見佛性還有聞見佛性,一切眾生乃至有些九地菩薩只是聞見佛性。菩薩如果聽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中不能生信,就不能稱之為聞見佛性。

如來說有些菩薩十住位即可眼見佛性,但是也有直到九地菩薩位時,都還只是聞見佛性,並未真正眼見佛性。

《大般涅槃經》卷8〈如來性品 45〉說: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復如是。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
善男子!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3]

這經文意思是:

善男子!這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以前未曾說,也是如此(意即也是猶如前面所說盲人治目的譬喻一樣)。無量的菩薩們雖然具足修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菩薩位猶然未能得見所有佛性;要等到如來開示後,如是十住菩薩便得以少分眼見。這一類菩薩摩訶薩既然得見佛性之後,都如是說:「甚為奇特!世尊!我們流轉無量生死,常被『無我』之見解所惑亂。」
善男子!像是這樣的菩薩們,乃至修行至位階菩薩十地了,尚且不能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豈能得見佛性?

如來的開示可知:有九地菩薩尚未眼見佛性,因此若琅琊閣張志成主張「見性就是眼見佛性」以及「明心和見性是同一件事」,豈非認定「尚未眼見佛性的九地菩薩都尚未明心」?當知初地菩薩已在唯識五位的「修道位」中,早已親證唯識性及唯識相了,怎有可能尚未明心(尚未見性尚未親見如來藏具有使人成佛的體性)九地菩薩更已在「修道位」將近二大阿僧祇劫了,若根據琅琊閣張志成的主張,就變成了尚未眼見佛性的九地菩薩都還沒有明心入見道?不僅無法安住於「修道位」,且連唯識所說的「見道位」都尚未圓滿?要退回去再修「見道位」?若是如此,到底是以什麼證量為憑藉而可說是位階九地?顯然琅琊閣張志成的主張會導致「見道」與「修道」顛倒錯亂,顯見其立論不實,故知「『明心』與『眼見佛性』非一」。

證悟現量:南堂元靜禪師眼見佛性

中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直指人心」直接點撥「明心」,「明心」即找到這第八識的所在—破初參;再來則是重關—「眼見佛性」。例如南堂元靜禪師親證「眼見佛性」的證量,他更將此「眼見佛性」列為對證悟後欲承擔如來宗門正法之禪師的要求,如《人天眼目》卷2記錄南堂禪師說:

須見性如觀掌上,了了分明。[4]

南堂禪師這個「見性如觀掌上」,即呼應了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之眼見佛性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當然他的了了分明用語也是出自經文中的「了了」。

中國禪師眼見佛性者極少,故流傳後世「眼見佛性」的公案稀少,師父 平實導師在《心經密意》說這其中最出名的是 克勤圜悟祖師的公案 [5],其中有頻呼小玉元(原)無事,祇要檀郎認得聲」,以及 克勤圜悟禪師明心與見性的偈子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祇許佳人獨自知。[6] 又如他所說的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以及五月山房冷似冰等,因此,這見性公案的內容與明心公案畢竟不同,如何說無「眼見佛性」?

聖典翻譯中的菩薩「地」與菩薩「住」

中國翻譯的佛教聖典中,有些經典在說到大乘菩薩階位時,會使用「住」來當作是「地」;即「住位」在經典中有時是指「聖位」的「地」;以「境界」即是「地」,境界也是依「所住」而說。然《大般涅槃經》既然雙有十住位菩薩與十地菩薩的眼見佛性,因此,經文說「十住」時,就須小心簡擇是說「十地」還是「十住」;例如當有的經文段落說明至遲者十地菩薩位才眼見佛性時,其相關譯文之「十住」則可能是說「十地」;然並非其他段落亦是如此。至於琅琊閣張志成主張《大般涅槃經》都是說十地菩薩眼見佛性」時,他並不自覺他的邏輯產生前述自律背反的矛盾:當他主張「見道之明心=見性」,又「眼見佛性=見性」,且「見道是入初地」時,這綜合起來則他該主張「見性、眼見佛性是在初地」,而非他主張的「眼見佛性是十地」。若琅琊閣張志成救說「『見道』不是禪宗的『明心』」,難不成他認為須至十地才能明心、見性?這立論之所以衝突,全都是因為琅琊閣張志成主張「『眼見佛性』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這才導致了一連串錯亂,最後變成必須十地菩薩才能見性—明心—見道,如是邏輯自我矛盾,且無任何覺察能力(抑或故意欺矇眾生

至於琅琊閣張志成尋找西藏所譯的經本,直接推翻中譯經本的作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他本身對兩種譯本的翻譯品質何曾真正涉獵過,即使世間人將研究佛法當作是作學問,也會詳加比對這兩部經典譯文;然他抱持了既定的立場,即其所說皆無意義可言。且,琅琊閣張志成一會兒說明心(見道)就是見性,一會兒說初地見道,一會兒又說十地見性」,他卻連這其中存在的「初地」與「十地」的自相矛盾處都無力簡別,更遑論經典之譯文比對及真實義。

二、總結

從至教量與禪宗實證的現量上,可知「見性」依二者說明:一、證悟本心之「明心」時,親睹如來藏心具有可以使人修行成佛之體性—「成佛之性」,二、眼見佛性時之於山河大地上親睹自身的「佛性」;前者是禪宗破初參—明心,後者是禪宗過重關—眼見佛性,並非一般開悟明心之人所可得見,證明二者證境不同。而此二者不同之所在,師父 平實導師於書中所說亦多,不煩再作舉述,學人若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尋覓之。因此,即使有人對禪門三關的親證無法理解,亦不當因此否定《大般涅槃經》所說「眼見佛性」,這是毀謗大乘經典聖教的非理性行為。

若如琅琊閣張志成隨口妄說佛經的「眼見佛性」是任何人包括外道都可得的境界,如是訾議佛經,即訾議 如來;如是吹捧外道凡夫修行可同於菩薩修行同於經典所說無數劫修行的「十住」、「十地」菩薩。且,琅琊閣張志成初見《菩薩瓔珞本業經》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又得諸佛菩薩知識所護可入七住不退,琅琊閣張志成即譏評說「只有一部經」如是說這樣「規範如來要說幾次」的凡夫剛強心態,有何學佛之人品可言?如何可因 如來「只有一次」開示,就逞口舌之快而犯此輕蔑過失?而末學如上所述,亦顯見 如來並非只有說明一次,顯見張志成亦是不肯廣讀經教而強言指責他人者。如今所舉「眼見佛性」主要是這部《大般涅槃經》所說(另有一部經之用語不同),那是否琅琊閣張志成也要譏毀說「只有一部經說『眼見佛性』」?這樣的人對 如來與經典等法寶的敬重何在?還能說是三寶的弟子?

師父 平實導師開示眼見佛性難以親證,然有因緣時,由大善知識引導、諸佛世尊之護念,菩薩學人猶然可於三賢之十住位親證;然三賢位時對佛性的真實義猶不能全然明瞭,要到聖位時經由無生法忍之親證與地上菩薩隨順佛性的功德,才能更進一步明白這佛性的真諦;且畢竟有九地菩薩雖具足無量妙慧,於佛性仍不能現觀,須至十地時方得現觀;如是佛性奧妙實在難以思議,須至於佛地方得圓滿得見佛性所有功德。

 

[1]《大正藏》冊12,頁527,下28-頁528,上4。

[2]《大正藏》冊12,頁528,上5-8。

[3]《大正藏》冊12,頁411,下23-頁412,上1。

[4]《大正藏》冊48,頁311,上26-27。

[5]    平實導師,《心經密意─心經與解脫道、佛菩提道、祖師公案之關係與密意》,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9年5月二版四十三刷,頁193-197。

[6]《五燈會元》卷19:「祖曰:『提刑!少年曾讀小艶詩否?有兩句頗相近:「頻呼小玉元無事,祇要檀郎認得聲。」』提刑應:『喏!喏!』祖曰:『且子細。』師(克勤圜悟禪師)適歸,侍立次,問曰:『聞和尚舉小艶詩,提刑會否?』祖曰:『他祇認得聲。』師曰:『「祇要檀郎認得聲」,他既認得聲,為甚麼卻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栢(柏)樹子!聻(發問聲)?』師忽有省,遽出,見雞飛上欄干,鼓翅而鳴;復自謂曰:『此豈不是聲!』遂袖香入室,通所得,呈偈曰:『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祇許佳人獨自知。』」《卍續藏》冊138,頁739,上1-10。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arrow
arrow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