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擷取.PNG

一、真如

①   性是真實,性不變異,如來稱為真如

琅琊閣訾議師父 平實導師:【望文生義比如真如的梵語是tathatā.沒有真實和如如對六塵境界不動的意思[1]

辨正:

如來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9〈法性品 第6〉定義真如是:

性是真實、遠離顛倒,性「不變異」,故稱真如」;是聖智境故名勝義[2]

故稱真如性是『真實』+性『不變異』;這不變異即是如、如如經文清楚說明真實和如如的意思,這才是真如tathatā,可知這望文生義的張志成真的是不解 如來對真如名的解說定義,他是否也是在指責如來望文生義

若只是求於多聞、無自身親證,只是搞學術而鑽研文字名相定義,就像是去大海邊計算沙子一樣枉自劬勞—入海算沙徒自困即使知道乾屎橛是擦拭大便的竹片子、木片子,於自身道業何益?若只是想增長些世間見聞,查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即可,何必進入大乘正法門庭修學?豈不知這是求無量義處?話雖如此,且再與此計執名相之徒釐清真義。

②   阿賴耶識離於能所取,如來我說為真如

琅琊閣說 平實導師:混肴專有名詞:把阿賴耶識等同真如。[3]

辨正:

如來於《大乘入楞伽經》卷6〈偈頌品 第10之初〉親口宣說:

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4]

阿賴耶識即是真如心阿賴耶識=真如因為所有親證阿賴耶識的人,都能現觀真如即是阿賴耶識運行時顯示出來心體的真實性與如如性,所以 世尊基於同一現觀而作是說。由此可見,張志成應說「世尊『混淆專有名詞』把阿賴耶識等同真如他真的是不受教不受聖教「阿賴耶識=真如」的教誨。

琅琊閣張志成先生更以他自己繼承自釋印順預設立場,否定了《楞伽經》—是後期糅雜如來藏與唯識兩個體系的經典[5]這意味著他的種種邪說以及誤導學人的心態:

1    二種體系:將本來完整的唯一佛乘切割為二種思想學說,而非依實證貫串之真實理。

2    糅雜學說:誣指大乘法是混合不同思想之學說,妄稱這大乘法難以會通親證,目的是使大乘法轉變成為思想而非可以親證的義學以此誤導學人。

3    分裂佛法:誤會如來藏正見不同唯識正理,食釋印順涎唾而將大乘法橫行支離割裂,製造諸多經論彼此對立之假象。

4    心識分立:誤解如來藏心不是阿賴耶識,將心識各別分立,令學人無所適從而永遠失去實證的機會。

5    混淆心體:他妄想切割如來藏後,再以真如法性抹煞第八阿賴耶識心體,成為外於真實心而求真如的心外求法者。

這些邪見無非凸顯琅琊閣張志成個人對大乘非佛說的執取然無論他怎麼說正理還是「阿賴耶識=如來藏=真如世尊之意旨阿賴耶識即是真如心「阿賴耶識即是涅槃心這聖教量並不是張志成可以混淆否定的。張先生卻更自說「阿賴耶識不是真如「阿賴耶識不是如來藏,然而如果另外有一個真如法身比第八識阿賴耶識更為究竟,如來世尊就應有第四轉法輪來特別宣演這「依琅琊閣真如法身成佛」的道理,卻為何在第三轉法輪就說依第八識法身成佛(第八識無垢識為佛地法身)否則也應在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時就改說第九識真如,何必只說以第八識為根本的方廣唯識經典?乃至 彌勒菩薩也應在《根本論》說第九識真如而非唯說八識,然為何實際卻非如此?此中道理甚明,並無淆訛;只是張先生中了釋印順和學術界、西藏錯謬中觀派等的邪毒,全力否定 世尊所說的阿賴耶識正見,混淆及誤導世人,罔顧大乘經典從般若至於唯識皆是 世尊金口所出,混淆 如來真見的破法行為無過於此

③  阿賴耶識隨順緣起,支持緣起,出生一切緣起所生法

琅琊閣張志成說阿賴耶識:【它被稱為本識,因為它可以持種子,所以是緣起的樞紐,但是不是緣起的主導者,更不是真如。】[6]

辨正:

1 阿賴耶識是本識本識是無生無生法才能出生諸法能出生諸法故稱為本識見道當然就是要證本識是思惟所得思想《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所見皆自心非常亦非斷賴耶識所變能現於世間。……猶如金在礦處石不堪用銷練得真金作眾莊嚴具賴耶性清淨妄識所熏習圓鏡智相應如日出雲翳[7] 當知經中已經如是明白開示:阿賴耶識即是諸法本源,本來自性清淨、含藏一切功德,修行至佛地時仍是同一個心體;即阿賴耶識沒有讓琅琊閣張志成可嫌棄的地方,而且張先生嫌棄自己阿賴耶識的目的何為?

當張志成貶抑「阿賴耶識是生滅心、妄心」時,他不信這持種心必然是不生滅、無生之法。當知持種心第八阿賴耶識心體若是生滅的,這樣自身不斷生滅的心如何持種?所持種子必然散失,即無「持種義,即非《成唯識論》引 世尊在《大乘阿毗達磨契經》所說的「一切種子識。若張志成轉救說:「這阿賴耶識心體滅時,可先將種子託付給其他心識,待後時阿賴耶識生時,再趕快取回種子,即可免於種子散失之過失。諸識唯有第八識能持種,且更無第九識,如何還有個心識可代為保管種子?若他再救說:「若無其他心識也沒關係,就先安置於虛空。然此亦不成,當知虛空無法、無功能、無作用,如何持種?又,種子不是色法,如何置於虛空中?虛空又如何安置非色之種子?且,若一切有情都將虛空當成臨時安置種子之處所,則大眾的種子都混雜在一起,如何可再行正確取回原屬於自分含藏的種子?又虛空無窮無盡,若種子皆存放於虛空,必將逐漸擴散而無從尋找,則無因果,是皆不成。故主張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又說能「持種」,自律背反,不合邏輯,自成戲論。若主張「阿賴耶識心體是有為法」即成過失,當知「有為法」必有生滅,必不能持種,必不成「阿賴耶」義,故此說亦是戲論。然阿賴耶識心體具備無漏有為法,不攝於有漏有為法中,能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萬法,並非張先生所知,今此不說。

2 至於說這阿賴耶識是不是「緣起的主導者」,當知第八阿賴耶識心體從來無為、無作、自性清淨,不在「主導、非主導」之有無議論中;然第八阿賴耶識無始來有諸無漏功德種子功能差別,為諸法之所依,隨世間諸緣與所儲存之親因緣種子而任運功德現起諸法,從無疑滯,亦無所著,如鏡顯像、如水現影,尚不返觀自身,況於萬法起過一念?功德巍巍遍三世法界而無窮,即《成唯識論》卷3引《阿毗達磨契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8]這第八阿賴耶識就是眾生生死輪轉諸趣之所依與證得涅槃之所依體,即一切皆自心阿賴耶識所現。既知如是正理,就不墮在這「主導、非主導」之論議中。

3 又,當知第八阿賴耶識是真識,能生一切諸法意根末那識是現識,能引生第八阿賴耶識的各種功能差別眾生的第七識末那識從來將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差別當作是自內我,而證悟者觀察體驗唯識三自性時,證知諸法皆為第八識所變生故猶如空幻,且三界中諸依他起的森羅萬象之有法,並沒有誰真正可為主導,雖然第八阿賴耶識自身功德無量,但從不作主唯是隨順因緣果報而生顯諸法若說是意根主導,然若無第八阿賴耶識心體有諸多體性隨應現起,意根如何可引生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內的親因緣種子現行,以及令六識種子流注成為現行?且能緣於依他起性諸法令諸緣具足者亦非意根,因此意根何曾有過真正主導者的自性可說?證悟者由親證第八阿賴耶識心體而如實轉依即能親證初分的下品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再細細思惟觀行緣起差別,由此知道眾生以為有所謂的主導緣起法者純是錯誤認知,實則諸法空幻,皆是由自心隨緣所現,於不壞法界緣起而究竟無誰為真正的主導者以萬象幻化,孰可執取主導?大菩薩唯以大悲願力行化世間,行諸空花水月之佛事,在這一真法界重重無盡因果中隨順諸法緣起雖說攝受眾生有情出離輪迴歸根結蒂還是有情自覺自度本無輪迴實際之可說解脫尚且如此,其餘一切可知。然這道理張先生何曾思惟過他尚且不信有實相心,皆以意識思惟想像緣起與世間學術界皆同在想像中探討緣起法唯能在名相中爬梳不已,本無從探討到緣起法的本質口口聲聲否定緣起的根本立足點及緣起所生法之所依這樣卻來妄談緣起的關鍵」、「主導不嫌太早了嗎?

④   見道即依阿賴耶識之親證,真如是第八識之真實性

琅琊閣說:【成論裡面所有與見道位真見道初地有關的語境所證都只有真如二字,更不會把阿賴耶識和真如組合成蕭導師發明的阿賴耶識真如心蕭導師的明心立論違背成唯識論之處……。】[9]

辨正:

「阿賴耶於經論中有二義一者指阿賴耶性」,聖教中有時亦稱為「阿賴耶識性或簡稱阿賴耶識」此乃輪迴諸有之分段生死種子的執持性當捨當斷二者指「阿賴耶識心此心體永無滅時永無捨時此即因地心亦即果地諸佛法身即真如心體如來在大乘入楞伽經6偈頌品 10之初金口宣說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所以,藏識阿賴耶識心體就是真如即真如心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卷下說:

唯真如心,無所不遍。[10]

真如」於經論中亦有二義一者是指「真如性」,即第八識之真實性與如如性二者是指真如心第八識,因第八識具真如性故稱真如心如上所舉《大乘入楞伽經》又諸經中說阿賴耶識是心,時時顯示其真如性,故亦名真如;故知「阿賴耶識」即是「真如心」第八識,如是「第八阿賴耶識真如心」即此真義。且,窺基大師發顯《成唯識論》之真義,在《成唯識論述記》2說:

真如是心,心性淨者真實性故;《勝鬘經》中具說此義。[11]

真如就是第八識心體,即自性清淨心,雖含藏七轉識相應之染汙種子,然無礙其自性清淨,於運行過程中時時刻刻顯示其真實又如如之自性,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故說「阿賴耶識真如心猶如大宅舍中存放有諸等雜物,亦無礙此宅舍自身之光明清淨。《勝鬘經》中具說此義即說明《勝鬘經》闡釋的「如來藏就是真如真如心當知第八識所含藏一切種子運行的過程中,無始以來就是不斷顯示其真如性故。

由大乘法真義,即可說阿賴耶識真如心、真如心阿賴耶、真如阿賴耶,本來如此;如經典說「如來藏識藏之組合名稱,乃 如來在法會之所說學人不當以輕蔑貶損的惡念將之說為是 如來的「發明」,應知這本是實相法界中的事實。

梵語字詞可一直前後疊加上去合成詞的組合」形式非常常見如果在「如來藏識藏加上現代標點符號改成「如來藏識藏當然這描述也是恰當的由此可知說「阿賴耶識真如心真如心阿賴耶真如阿賴耶」亦是如此,如斯正說又有何過?

又,《成唯識論》已明說入見道證解阿賴耶識見道前未證解阿賴耶識又說非諸轉識有如是義即不可再如張志成以意識的思惟所得思想,落入七轉識誤會該思想為見道之所證,當知這七轉識及思想並無見道所證之真如然世間畢竟有張志成惡念說《成論》裡面,所有與見道位、真見道、初地有關的語境,所證都只有真如二字,可是他這話本身並無法成立,因為這入見道證解阿賴耶識的文句是白紙黑字分明具在,他應當說《成論》裡面,所有與見道位、真見道、初地有關的語境,所證是證解阿賴耶識真如,然而因為他偏頗地割裂大乘法的立場,變成了極端痛恨厭惡第八阿賴耶識,便分割了真如與阿賴耶識心體成為不相干的二法,當然也會刻意曲解《成唯識論》所說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即是大乘見道的聖教,才造得這般刻意謗法的言論來。

⑤   真見道之多剎那圓滿,須無間不斷乃至經劫方成

琅琊閣說師父 平實導師:【按預設立場扭曲文字的意思,比如把剎那解讀為。】[12]

辨正:

《成唯識論》卷9說真見道」「雖多剎那事方究竟意即要經過很多剎那(多日、多月、多年)之觀行,至剎那剎那心念相續不退轉於所證,安忍於所證的真如心體與真如法性,乃至有人須歷經多世多劫方得安忍,至此才能說是完成真見道位的所證;所以根本論中說要緣先世智方得完成,不是一天之中的幾個剎那所能完成。而且真見道之後觀察三自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執性,而以無所得為方便,轉依真如法性,觀人空與法空之後名為圓滿真見道,此時事方究竟,豈是張先生所說一天之內幾個剎那便可完成者。如果無法安忍,有了懷疑,成為證得無生法而無法生忍的人,則可退轉,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 第3〉所說: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13] 因此善知識當然可以依聖教真義將剎那解讀為】,但 平實導師的完整開示是:此『剎那』可以是多日月乃至經劫依學人心性等有所差別,不能一概而論總要親證無生之法以後能得安這個無生忍必須前後心心無間而成就無間道可說是真見道圓滿顯然張先生若非連這麼粗淺的道理都沒讀懂而一知半解就是故意斷句取義按預設立場扭曲文字的意思

如來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 第3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觀現在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到第七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14] 所以有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進反退,即是有觀見無生法而無無生忍,這退墮於真見道是法界常事。

天張志成自說真見道是多剎那圓滿,然他的三剎那見道說卻是將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15] 各說是一剎那的三剎那=三心說,可見他不解見道剎那義。當知證悟的三剎那是率爾、尋求、決定三心,不是將之前的無間道與解脫道修學成就各說是一心再來湊合見道證悟成為剎那三心之謬說。應知之前的加行位修學妥當時,對於二空雙印心得決定、作意不再更易,即可繼續往前參究,再於因緣成熟見道而成為心心無間即是真見道,哪來施設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的真見道三心?這是他自創的佛法;否則過往各修學處都放進來說為一心,豈非當說是無量心,何止三心然張志成見不及此,他更將這誤會的三心與時間之剎那湊合成三剎那說;只能說他真是異想天開

當知見道的第一剎那就是觸證,不是張志成自己編造的無間道一心;觸證時就是率爾初心才一觸證隨即入「尋求心由已決定的作意背後有種種正確的知見等等來作成的決定來比對,這時間很短暫,也不起語言文字;接著又進入第三剎那,這就是「決定心對!這就是「!這一念相應慧雖說是三剎那,幾乎不經思擇;如筆者觸證時也是如此,跳將起來,時間迅速。

至於師父 平實導師說「觸證後還要多剎那(多日、多月、多年)之觀行至不起疑念如是心心無間而得決定最後方得圓滿真見道」這筆者也可作證在禪三被印證後,事後很久有時會突然生起一念:「真的是嗎?心裡突然動搖後再思擇說「本來就是祂就是這樣這是祂沒錯這也是沒有無間尚未心心無間故無間道尚未圓滿因此《菩薩瓔珞本業經說得很清楚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方能入第七住不退所以悟後須繼續緊緊跟隨大善知識護持大善知識弘法身則可得諸佛菩薩大善知識護念道業才得臻不退;這當代的大善知識就是師父 平實導師!

因此,入真見道的三剎那如上所說,而且悟後要繼續長時於所證的心體及其真如法性、三自性皆審慎觀察觀行,於證悟後都再無疑念生起,這才是多剎那無間圓滿無間道而成就總相之觀行如是真見道成就,才得以起修相見道位諸法相見道則是起修觀察一切法與真如在諸法行相中之關聯,實證《解深密經》所說七真如,觀察真如的別相與行相張志成雖知「唯識相則有千萬種尚待觀察觀行,他還是自依惡見「見道即是入聖位而自創以「剎那計就可以滿足「相見道」的入地惡說,成就誤導他人大妄語的惡見與惡業,因為他所謂「剎那計」的意思是真的以「剎那」為時間單位主張只要用極少的「剎那數計算便可圓滿相見道功德;這樣他還不如說七真如他只需七剎那就可滿足修證,相見道之非安立諦三品心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是不是也只要三剎那、十六剎那、九剎那即可成就?如是「一心=一剎那」說若可成立,同理何不推之於大乘佛道五十二階位之五十二心,也變成五十二剎那即可成佛?張志成「按預設立場扭曲文字的意思的惡說處實在是數不勝數。(待續)

 

[1]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2)〉。
https://langyage.org/2019/2830

[2]《大正藏》冊7,頁937,中29-下1。

[3]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2)〉。

[4]《大正藏》冊16,頁626,上14-15。

[5] 琅琊閣,〈正覺法義辨正:十住菩薩能夠「眼見佛性」?(中篇)〉。
https://langyage.org/2020/2922

[6]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https://langyage.org/2019/2831

[7]《大正藏》冊8,頁911,下4-頁912,上6。

[8]《成唯識論》卷3:「謂有《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大正藏》冊31,頁14,上11-14。

[9]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

[10]《大正藏》冊32,頁588,中18。

[11]《大正藏》冊43,頁308,上8-9。

[12]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2)〉。

[13]《大正藏》冊24,頁1014,下12-13。

[14]《大正藏》冊24,頁1014,下2-5。

[15]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1)〉:「這些過程雖然經過三個剎那(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證得真理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才完成,但是此三心的行相相似平等,可說為一心,故說是一心真見道。」https://langyage.org/2019/2827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arrow
arrow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