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獨覺道」的相關法義,成就獨覺道者又稱為辟支佛,主要是修學因緣法而解脫生死;而獨覺種姓的修行人,有他很特殊的地方,因此特別稱這一類的修行人為獨覺。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要善觀根器,因此也要瞭解有關獨覺種姓的相關法義。
本節目的因緣,是因為在琅琊閣網站上轉載了一篇名為〈我的天啊,蕭平實居士這可是誹謗所有的辟支佛啊!〉,作者的化名是「平凡世界」(後面我們就簡稱為平凡先生),這篇文章以錯誤的知見對於 平實導師所弘傳的法義進行毀謗,因此我們需要在此進行辨正,以免平凡先生誤導一般的修學大眾。
我們先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34中關於獨覺的相關開示:【云何獨覺種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者,……有薄塵種姓,……於憒鬧處心不愛樂,……;二者,……有薄悲種姓,……於說正法利有情事心不愛樂,……;三者,……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也就是獨覺種姓,最主要就是他「一向趣寂」,喜歡寂靜,因此論中開示說,可以從三個面向來作觀察:第一種就是獨覺他對於六塵境界不喜歡,所以通常會選擇遠離憒鬧喧擾的環境,喜歡處在寂靜的處所。而菩薩雖然有時候在寂靜之處有利於專心修學,但是在憒鬧喧擾的環境有時候反而是有利於觀行種種的法;並且菩薩在五濁惡世中利樂眾生,也通常是要隨順眾生之緣而處於憒鬧之處,因此對於菩薩來說並不會刻意排斥某種環境,主要是以利益眾生為主要考量。
第二種獨覺種姓的特性是屬於「薄悲」,也就是他的悲心薄弱,所以對於利益眾生之事不會愛樂,喜歡自己安住於寂靜之中;而眾生無法解脫之苦,並不是他所最關切的事情。當然這與菩薩種姓有很大的差異,而菩薩從大悲中生,因此諸位菩薩也可以從獨覺種姓的特性,來提醒自己應當增上對於眾生的悲心;若是發現自己的菩薩性不足,就應當設法令其增長。
第三種獨覺種姓的特性就是說,有這樣的獨覺他是屬於慢心比較明顯的,而且慧力不差,屬於中根種姓,不是鈍根。在《瑜伽師地論》卷26中開示:「若慢增上補特伽羅,名慢行者。」因此他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他深切希望證果的那個時候,是沒有老師,也沒有敵對的人與他對抗;也就是他想要在無佛之世,透過自己的覺悟而證獨覺果。雖然有這種心行的人確實是比較少見,但是有些獨覺種姓的修行人確實是存在著這種心性;所以,他希望成就菩提的時候,不想要有師父,讓別人以為他是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成就,因此說他是「慢行類」。這裡當然大家要留意論中特別有說,「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也就是說,他的慢心是在證得菩提之前才存在的,當然成就菩提時就可以把三界愛煩惱中慢心的現行斷除了。
由上面的說明,諸位觀眾再比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53中的開示:【是菩薩摩訶薩若有此身不得正念,不能悔過,不捨慢心,不樂親近真勝善友,彼定流轉生死多時,後雖精進修諸善業,而墮聲聞或獨覺地。】也就是在說明菩薩應捨離慢心、親近善知識等,否則是很容易跟聲聞或獨覺地相應的。因為有慢心,對於善知識就不容易恭敬,要修學勝妙的法義及依教奉行就有困難,眾生也很難親近他,因此對於成就菩薩道就是一種很大的障礙。而如果「不捨慢心,不樂親近真勝善友」,就容易被惡知識或邪見所誤導而作錯誤的修學,因此造成「流轉生死多時」而難以成就。因此,諸位菩薩當然一定要樂於親近善知識,並且對於真善知識一定要有殷重的恭敬心;也要把這個習慣帶到未來世,這樣就可以生生世世值遇真善知識而令修學快速成就。
而在《瑜伽師地論》卷34中也開示了獨覺的修學法道:【云何獨覺道?……謂有一類安住獨覺種姓,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成熟相續,……。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也就是獨覺的修行之道有三種,第一種「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成熟相續」,第二種與第三種都是「值佛出世親近善士」,因此都是需要從佛菩薩或善知識聞熏修學才能於未來世證得四果;而實際上三乘的修學者都是要從佛菩薩聞法,才能正確修學而成就。雖然這一世看起來好像沒有老師,其實是因為多世以來已經從佛菩薩聞法了;而這些多世以來熏習的種子,由其如來藏執藏,此世遇緣而等流出來,因此能夠在此世成就辟支佛果。
從上面所述「慢行類」獨覺種姓的特性,以及三種獨覺的修學法道,我們就可以瞭解 平實導師在《涅槃》中所開示之法義是正確無誤的:【即使是無佛之世出於人間的獨覺辟支佛,也不是自己覺悟而出三界的,而是他們心中有慢,不願在有佛之世從佛得果,是故遲遲不願證得出三界果,而要留待未來世無佛住持人間正法時,獨自覺悟而成辟支佛,受人崇敬供養,然後捨壽入無餘涅槃。】(《涅槃》下冊,正智出版社,頁409。)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的道理,與《瑜伽師地論》的法義完全吻合。
包括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亦開示:【是十善法,除佛無能分別說者;過去佛說流轉至今,無有漏失,智者受行。】也就是完整正確的十善業道法義,除了諸佛以外,是沒有人能為眾生分別說明其中的因果道理與業道差別;包括三乘菩提要能夠修學成就,都是要有佛菩薩等善知識的因緣,這是大家必須要相信的。而這也顯示出正知見的極為珍貴難得所在,所以 佛世尊開示說祂在往昔修行時,曾經為了求一句正法而願棄捨身命,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而有獨覺發願「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而且這個願是很深的,故說「深心希願」。而假如他的獨覺種姓堅固,也沒有遇到轉變的因緣,那這樣的獨覺一定會在無佛之世成就辟支佛果。所以即使在佛世,他已經可以證菩提了,但是因為強烈願力的關係,他就不會真正斷除所有的思惑,如此才可以待未來世無佛之世成就獨覺菩提。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的「他們心中有慢,不願在有佛之世從佛得果,是故遲遲不願證得出三界果,而要留待未來世無佛住持人間正法時,獨自覺悟而成辟支佛」,正是形容這樣的獨覺。而實際上,有些人在師父那裡得法之後,因為心中有慢,以為是跟師父差不多了,因此便想離開師父,自立門戶;並且也不願說出其師承,實際上這樣的心態也是有少分類似,而這當然是菩薩所不應當作的。事實上這樣的行為也是屬於「不知恩報」,在學佛的過程中勢必引生很大的障礙。
可惜平凡先生不曉得論中已經有開示「是慢行類……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而竟毀謗 平實導師說:「他的這段話就是對所有辟支佛的攻擊和誹謗了!」所以建議平凡先生應當要去恭讀上述所引《瑜伽師地論》卷34中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就可以解決心中的疑惑了。
另外,在《瑜伽師地論》卷73中也開示:【又覺法性故,謂於一切安立諦中,多分修習怖畏行轉,由此因緣證得圓滿。如聲聞乘,獨覺亦爾,出無佛世而證正覺,與此差別。】也就是獨覺與趣寂聲聞,其實他們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佛世時有很多聲聞弟子,也是從 佛聞熏而修學及實證因緣法,雖然二者都是修學安立諦,並且畏懼生死而欲入涅槃,但是獨覺有一個明顯的特性,就是「出無佛世而證正覺」,這是獨覺與趣寂聲聞很大的差別。因此,我們不能否定有這樣心性的修行人,他真的是會發「無師無敵而證菩提」這樣的願。所以說,建議平凡先生還是應當多聞熏經教及親近善知識,沒有十全的把握之前,千萬不要評論善知識,而這也是大家所要引以為戒的。
同樣在平凡先生的文章中,琅琊閣也以「按」的方式特別加了一個說明:【辟支佛通過觀察緣起證悟無我,一個無我的人,何來我慢?單看蕭導師對辟支佛的認知就可見他對解脫道的最基本的道理都不通,……。】(〈我的天啊,蕭平實居士這可是誹謗所有的辟支佛啊!〉,琅琊閣。)這也是完全誤解 平實導師論述的重點,因為《涅槃》一書中說的「他們心中有慢,不願在有佛之世從佛得果,是故遲遲不願證得出三界果」,這是說希望在無佛之世證獨覺果;在未證果之前,三界愛未完全斷除,當然是有可能還有慢現行,說的不是證獨覺果之後還有慢心現行。所以在《瑜伽師地論》中,特別慈悲說明「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論中已經先作說明了,無奈琅琊閣在這裡還是弄不清楚;而這麼明顯的道理,琅琊閣還會誤謗,真是令人不解。而實際上,即使已經證二乘極果也還是有三界愛習氣種子的。
而由《瑜伽師地論》中的開示也可以提醒我們:發正確的願是非常重要的。獨覺因為發「無師無敵而證菩提」這樣的願,造成他將來會在無佛之世成就菩提,那這就得要等到未來世,雖然往世修學的無漏種子仍然存在,但是也要有因緣引發才能流注出來;但是往生到未來世的時候,因為有隔陰之迷的關係,所以也可能會有與染汙法相應的機會,那要證菩提可能是要很久以後的事了。所以發這種願,反而延遲了自己的道業。然而,菩薩總是希望生生世世值遇與奉事諸佛如來,在佛世尊座下熏聞及修學各種勝妙的法義,這樣的修行才是最快速的;除了最後身菩薩成佛是在無佛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其他的時候,菩薩都是發願追隨佛世尊的。
因此在《菩薩地持經》卷3中開示:【十方世界有無量菩薩,俱發大願故。……是故十方無量世界,隨其所淨空無佛處,同行菩薩各各成佛。】也就是因為「無一世界二佛俱出」,所以最後身菩薩成佛時,一定是在「空無佛處」,也就是在無佛世界成就佛道;然而,這與獨覺之在無佛出世時而證菩提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可混為一談。又譬如,在《大智度論》卷17中開示:【此人求禪不得,即生瞋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於彼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三惡道。】也就是說,有個修行者,因為在修禪定的時候,受到周遭的一些魚類與鳥類的干擾,因此發了將來要殺盡牠們的惡誓願;結果在他禪定修成之後,往生到非非想天,等天壽盡了之後,便因惡誓願而投胎成為飛狸,殺害了許多魚和鳥,因為這樣的緣故便下墮三惡道。所以由這個典故,大家也就可以知道要發正確的願之重要性了;因此,發願在佛菩提道修學過程中是極為重要之事,而在發願的當下,這個種子就已經種進如來藏之中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中的開示:【此般若波羅蜜多,非即蘊、處、界,無依無止、不生不滅,不內不外不在中間。是故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思議。】也就是菩薩修學的般若波羅蜜多,重點不只是在觀察蘊處界法是依因緣而生滅的,也要去親證這個無依無止的本住法,祂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需知要親證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容易的,因為一般修學者大多落在蘊處界裡面,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的。
而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32中也開示:【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無明乃至老死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自性本空、遠離二法,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學十二緣起。】這裡的意思就是如上述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所探討的核心是不生不滅法、是第一義諦。然而,如果只修學十二因緣法,這十二支都是生滅法,那如何能會通般若波羅蜜多與十二因緣法呢?這就是在說明必須修學十因緣法,也就是要瞭解十二支都是直接或間接由如來藏出生,而十二支也可以攝歸於不生不滅的如來藏中道心,因此說「無明乃至老死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自性本空、遠離二法」,這樣同時修學十因緣與十二因緣才能成就因緣觀;這也就是《華嚴經》所開示的:【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而獨覺能夠成就因緣觀,也是因為他能夠推知有一個本住法常住不滅,雖然尚未親證,但是這樣已經可以成就因緣觀而證獨覺菩提了。但是菩薩因為親證如來藏的緣故,因此可以配合如來藏的觀行而深入十二因緣法,包括六地菩薩所要修學的十二因緣細相觀,當然六地菩薩的智慧是遠遠超勝獨覺的。
而說明上述內容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要提醒平凡師兄與琅琊閣:應當先要去處理「誤解第八識是有為生滅法」的問題,這樣才有可能成就因緣觀,這比去關切獨覺種姓的修行人是否是「慢行類」,或是他們是否有「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更重要,因為這個與他們的法身慧命更有切身的關係。
而在琅琊閣的貼文中的「按」中誣謗 平實導師:【從未證得解脫道的初果的“五蘊無我”,當然更不可能親證大乘真見道的“人無我”和“法無我”。】(〈我的天啊,蕭平實居士這可是誹謗所有的辟支佛啊!〉,琅琊閣。)而琅琊閣的「五蘊無我」,在否定第八識是不生滅法的基礎下,很明顯地變成是斷滅見。因為五蘊是因緣所生,剎那生滅變異,加上誤認第八識是有為生滅法,那在滅盡有為法的時候,不就成為斷滅了嗎?這有可能是二乘的「滅、靜、妙、離」的「滅諦」嗎?因為琅琊閣諸人所說的「真如無為」只是所顯法,不能離開八識心王而存在。所以琅琊閣的說法,並不是正確的「解脫道的初果的『五蘊無我』」,更不可能是「大乘真見道的『人無我』」;同時他說大乘之真見道有親證地上菩薩的「法無我」智慧,也完全是戲論,因為尚未完成相見道,怎麼會有初地「法無我」的智慧?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
第一點,確實有獨覺種姓發願於無佛之世而證獨覺菩提,然而菩薩應當遠離慢心,發願生生世世追隨諸佛菩薩、善知識修學而能快速地地增上。
第二點,菩薩應當發願於五濁惡世中利樂眾生,能觀察眾生之種種苦而令慈悲心增長,不應遠離眾生獨處,這樣也才可以吻合菩薩戒中的「攝眾生戒」。
第三點,菩薩不應當墮於二乘聲聞、獨覺的心性或心態,因而障礙菩薩道的修學,因為菩薩種姓才是最尊貴的。
第四點,修學因緣法,必須要知道十二支都是不能離開如來藏而存在,這樣子修學因緣觀才能成就,而且才能貫通般若波羅蜜與因緣法。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阿彌陀佛!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