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擷取.PNG

十因緣法中很清楚說明有個「識」是本自存在的、常住的,但阿羅漢無法親證這個「識」;世尊猶在《中阿含經》及《長阿含經》點出這名色外的「即此本識人人皆有,是眾生名色的因、習、本、緣。這「」又譯為「」,即本識就是四聖諦之集諦=習諦的根本,有集起苦種子、集起苦因的功德,即本識含藏名色種子故稱為種子識。又依世間因緣為緣起故,說本識名色因、緣又為學人將來可通大乘法故,如來更說本識名色,即名色根源於本識而有,以本識有無量功德自性,能出生、長養、執持名色,使名色能安立於三界中,所以在因、緣、習之外更直接說為,以令後世不解此真義者能由大乘賢聖之解說而得窺真諦:這個識、本識就是大乘第八阿賴耶識若無第八阿賴耶識常住,連張先生的名色都無所有,尚有張先生的意識能思惟佛法而想像一個自行施設建立的真如嗎?怎能否定這個第八識心體的常住性?

又有人問道:若照你所說,又當如何解釋此《阿含經》說這『名色』也是『識』的『因、習、本、緣』,這豈非是說『名色』能含藏種子?」然當知佛法是依實證而義解的不在文字的研究與知解上本識含藏一切法種子,以一切功德住處即在此本識,「法性、性自性、功德、種子、功能差別」一切皆悉在此識中,本非「名色」所能為,是故名色(五蘊、六入、六根、六塵、六識)的所有一切功能全都要收歸於第八識如來藏,《楞嚴經》中詳述甚多,張志成讀之都不能生起勝解,故今仍有如是邪見。然以意根依本識而貫通三世恆相存續,「本識」隨緣現起諸功德而有三界諸法;若無「現識」意根,「本識」即不現起名色之種種功德,則三界法滅;故依「名色」中的意根能促使本識顯現諸功德的緣故,「本識」要依於「名色」方能在三界中現行運作的緣故方便說「名色」為「本識」之「;事實上是以「本識」作為「名色」之因,作為「名色」之習、之本、之緣,因此佛說: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1] 又依世間緣起、世間因緣,說「本識」與「名色」「互為因緣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故說因、緣然名色現行熏習所成就的諸異熟業種及相關諸種功能差別,還是由此「本識」如來藏受熏,名色則是能熏者有情不論是否明白這「熏習」的義理,皆無礙這本識阿賴耶識受熏持種,出生、改易這相關的異熟種、諸識種及相關法種,以至於無明隨眠,故依此能熏所熏而說「」即「」之義。如是名色能熏即為本識受熏時之因、習、本、緣,是依世間緣起方便故如是說,當如是解至於張志成自創這第八識不斷剎那剎那生滅自己的外道說,後文將解

然阿羅漢即使對此識內涵不能全然了知,猶然確信自己未來入無餘涅槃後不是斷滅,相信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定有一常住法,這常住法與此阿羅漢有關連,不至於令阿羅漢身壞命終後變成一無所有的斷滅空;因此依涅槃本義不生不滅、不出不入,這常住法必須本來而有,是本住法才能不生,由此不滅;祂自身也須是本來涅槃性,得自住於涅槃境地,亦無出入涅槃界的問題,因此說祂自住涅槃;再由大乘法正義,即可知本無這無餘涅槃界可說,一切涅槃都是依此第八識如來藏而施設。

由此可知,阿羅漢雖依 如來演說而知道有本住法,然無親證本住法,是方便說有法住智的知見(然並未親證,無真實見地),即知這緣起還滅不是斷滅,無餘涅槃中必有法常住,即是第八異熟識心體;而此常住法即本來而有,不因蘊處界諸法之有無而變異,故稱本住,以 如來畢竟不語斷滅見故。這阿羅漢找不到的本住法自住涅槃法,就是這個「本識」;由此本識說自住涅槃,非祂之外更尋一處涅槃界趣向安止,以本識自性即是涅槃,當知一切涅槃依祂「本識」而有,依祂而說,故說這本住涅槃、自性涅槃的本識之法才是涅槃實際;若無本識,即無涅槃,亦無可安立這阿羅漢入涅槃的方便說。今觀張志成否定第八識的常住,亦否定第八識為大乘見道及成佛之理體,使得阿羅漢所入無餘涅槃及成佛境界俱成斷滅空,並非佛法。張先生若狡辯說「無餘涅槃中仍有本際常住,並非斷滅空」,試問本際是何?是他自己想像安立而不可實證的唯名真如?或是第八識心體?

當須深比丘瞭解了法住」和「涅槃之差別時,他啟問 如來關於「法住智」這依十二緣起支一一因緣,則有無明緣行行緣識以至於生緣老死等十一緣,再各依七智,故有《雜阿含經》所說七十七種智[2];舉經文之生緣老死為例說七智,生緣老死智,非餘生緣老死智,過去生緣老死智,非餘過去生緣老死智,未來生緣老死智,非餘未來生緣老死智,以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在這「現在、過去、未來」各二智後,最後的「法住智」是「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當知 如來不說佛法是斷滅見,即隱含常住法在其中,否則「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即成「斷滅」,此最後的「滅法、斷知」即是「滅一切法、斷一切知」,之後仍非斷滅,即「法住智」是以 如來絕對不說「斷滅法、斷滅見、斷滅」為大前提,即本無焰摩迦所說「阿羅漢身壞命終皆無所有」的大惡邪見,依「法住智」離斷滅見。若唯有說「滅法」,則應說「法不住智以三界法皆非常真實,念念遷變、剎那剎那變異故,這「法住智」的「」從何說起?

由此可知,這法住智有其意涵,如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76〈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5〉引《解深密經》說由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為基礎來說: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3]以親證「本識」前學人心中須先行建立「本識常住」的正知見,以「法住、法住智」可知必有一「常住」之「」,然後再得親證「本識,如《瑜伽師地論》卷80〈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9〉:由二因緣入如來教:一者由法住智深了別故,二者由真實智善決定故。[4] 有的學人可依這緣起所生法之「法住智」而深入了別,知道這本非斷滅、本非無因,故入「如來教」之精髓;又有學人是由「本識」真實存在之智慧,能於此善決定無退,亦得入「如來教」之精髓。因此,這法住智本來就是以「非斷滅」為前提,即寓意有「常住法故亦稱法住;雖二乘人不證,然必有之,故二乘人得捨離焰摩迦的大惡邪見,當二乘聖者身壞命終再無「後有」而非斷滅,以本有一非世間『有』法住存焉,此為涅槃本際,方便說阿羅漢「入涅槃」。

由上正理,可知師父 平實導師所說:

若對因緣法不能安忍而住,不得法住智,就無法在後來證得涅槃,無法成為慧解脫阿羅漢。外道須深初入佛門時,修學佛法未久,不知這個道理,如同外道誤以為證得初禪乃至第四禪就是解脫;……所以 佛為他說明:應該先知法住,後得涅槃。而法住智就是在修學因緣法時,要以入胎識常住的正見來斷除我見作為前提;只要在修學緣起法時,斷了我見,不墮於我見中,心得安忍而住,不退於我見的斷除,就能漸漸遠離欲界愛、漸能深觀因緣法或專修不放逸行而證得涅槃,所以 佛說:「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5]

本識常住入胎識常住即是緣起法之根本,沒有「本識」就沒有緣起,也無法出生十二緣起支的緣起所生法,必令十方三世一切三界斷滅成為空無,亦不可能有現在張志成之出生、存在以及妄說佛法,以法界根本因「本識」是諸緣起支之真實因及其所依的緣故,這就是「法住智」所依之常住法的真實義。

④「非我、不異我」與「非如來,不異如來」

琅琊閣張志成說:「是我、異我、相在」形容的是三種「我」:即蘊我,離蘊我,相在我。「色(五蘊)見是我、異我、相在」是說:色蘊是我,色異於(受想行識之)我,我不在色中,色不在我中(後二句就是「不相在」)。不止色蘊如此,歸納五蘊全部如此,從而否定了二十種薩迦耶(身)見。「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相反描述。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描述,都不是在形容五蘊和一個真實我真實法的關係[6]

辨正

在這個質問中,張志成以為他找到了《雜阿含經》的一處經文來為他的說法背書,然而他並不清楚這與他要闡述的「非我、非異我」的命題不同。且先說經文的異我之義,如先從色蘊分析,當有人說「『色』相異於『我』」,這有兩種情形:

一者他是以這「」之外的四蘊「受、想、行、識」之一、至多四蘊來當作是「」,這樣他就不是以「」來作為「」,因此他可說「」是相異於「」。

二者他以為「」是「我所」而非「」,因此他可說「」是相異於「」。

再依此類推,於「受、想、行、識」蘊一一再作這「異我」的分析:一者以其他四蘊作「二者將所說的蘊當作「我所因此可說五蘊皆相異於「」。

然如果將五蘊並舉全部綜合起來,無可相互假借之時再說:這「色受想行識」非「」、「色受想行識」不異「」,這意義就與這一一蘊我相互之「異我」不同然張志成不知此理,他或許也不知自己是忽略了這「『色受想行識』五蘊不異我」的問題因為不異我」的邏輯不是將前面的「異我」反過來說、倒過來說即可;當知這命題和緣起法的辨正是一模一樣的,「『如來』是五蘊?離開五蘊有無『如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故說五蘊非『如來』、五蘊不異『如來』,再從命題中的「如來」轉成這裡的「」,當知這即隱喻而說大乘法,一說如來自心如來,一說真我然第一轉法輪阿含時只在此點到為止;且,世尊將「如來」與「」分開在不同處演說,再加上前面以色異於我等來說明,就是此時還不是適當的時機來為二乘人明說自心如來真我,以免此「大乘第一義」之難可思議令二乘根器學人無法堪受;此際只要為將來第二轉、第三轉法輪將演說之真我預留伏筆即可,不必過於明顯,聰慧者屆時自可明白此理。

張志成絕對不知上述道理,因此在這「不異我」的經文處,他本應回答的是:「既然每一個蘊都被錯認是『我』,為何在這五蘊都已非『我』的狀態下,現在全部合起來還可說為『不異我』?」張志成一開始就不知這道理,他反來攻擊會裡親教師,顯見無理。即使他轉救說這意思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不異世間所認為的『我』」,然這邏輯仍是不通,怎麼又轉回到「假我」?還是無法解答為何要說五蘊『不異我』之理。當知為了要幫助學人斷除「我見」的緣故,世尊特地將五蘊的一一蘊都說明是無我、非我,說明這五蘊全部不能當作是「我」,不能成立「我」的本質,以至於世間一切法都不能當作是「我」,沒有可成立這「我」的本質之法;因此應當自問:為何 世尊要多加開示「五蘊『不異我』」?用意何在?就是要為明眼人指向真我,如同如來,這真我不是世間諸法,然真我亦不異世間諸法,以至更說真我即世間諸法,如《楞嚴經》說如來藏本妙圓心」是「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同時也是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7] 乃至廣說五蘊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六根、六塵、六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顯然 「五蘊非我、非異我、與我不相在」 所說的這個「我」是說第八識真如心體,而不是「此蘊非彼蘊」之意,這也與又「」又「」的情形是一樣的;這如來藏真我能出生世間諸法,因此將世間諸法攝歸真我如來藏時,就說如來藏心「即」世間諸法。

《法華經》所說的 「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8] 可以得知,世尊於初轉法輪的開示,皆不離大乘法之因緣,先預說有真我、實我的道理,這真我不離五蘊,這真我就是名色外的本識名色、本識同時俱轉,而且名色還是由本識出生增長的,因此這不異我就已蘊含這「真我伴隨名色、出生名色」之「真我本識」之意。若離此真我第八識時,二乘菩提之所修所證即成斷滅空,這便是張先生的所墮;由此故知張先生否定第八識心體的常住性,所墮同於斷見外道,其實極為無智。

  平實菩薩摩訶薩解說《瑜伽師地論》之諸行無常

琅琊閣張志成說:從廣狹義來說,「諸行無常」的「行」是最廣義的「行」,「五蘊」的「行蘊」次之,「十二緣起」的「行」再次之,以「思心所」為「行」是最狹義的。對「行蘊」的定義,正覺都說是身口意行。[9]

辨正

張志成就算查遍《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及眾多佛學辭典,乃至背得出經論文字為何,也不妨礙師父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所說的行蘊正義;既然張志成知道師父 平實導師所說並無過失,他要嫌棄個什麼?至於寬廣狹隘意思皆通,本無礙之。

當知德山禪師將自己的《疏鈔》燒了時,他說:「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10] 今天張志成以所查資料,嫌棄師父 平實導師所說;然師父 平實導師依「造作」義,由意根決定造作到身口之行,如是身口意行,常人都能理解,過失何在?如來說三業、三種業行亦如是。至於要連結回諸心、心所,抑或廣及諸法,這本無礙於 如來如是說諸業行。

即使單以諸行無常而論,師父 平實導師也在大庭廣眾前為大家開示過,張志成你上過的增上班《瑜伽師地論》課程中也說過,論中就有22諸行無常你也聽過其中幾次如何說師父 平實導師沒有說過這道理?伽師地34〈本地分中聲聞地 13 第四瑜伽處之2如世尊說諸行無常,又此諸行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11]這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即函蓋了一切諸行,如何說「正覺都說是身口意行」?還是你在聽課之時都在用心打量尋覓師父 平實導師的過失,因而無聞?(待續)


[1]《中阿含經》卷24〈因品 大因經第1〉,《大正藏》冊1,頁579,下21-23。

[2]《雜阿含經》卷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十七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七十七種智?生緣老死智,非餘生緣老死智;過去生緣老死智,非餘過去生緣老死智;未來生緣老死智,非餘未來生緣老死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餘無明緣行智;過去無明緣行智,非餘過去無明緣行智;未來無明緣行智,非餘未來無明緣行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無欲法、滅法斷智,是名七十七種智。』」《大正藏》冊2,頁99,下28-頁100,上10。

[3]《大正藏》冊30,頁718,中18-19。*「巧」,《大正藏》作「幻」,今依《解深密經》修訂為「巧」。

[4]《大正藏》冊30,頁746,下9-11。

[5]    平實導師,《阿含正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07年2月初版首刷,頁1273-1274。

[6]    琅琊閣,〈正覺佛法名相辨正:「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指的是真實法與五蘊的關係?〉。https://langyage.org/2019/2826

[7]《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羅、非毘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鉢剌若、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大正藏》冊19,頁121,上8-19。

[8]《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 第2〉,《大正藏》冊9,頁7,中26-27。

[9]    琅琊閣,〈正覺佛法名相錯解:諸「行」無常的「行」指的是行蘊?〉。https://langyage.org/2019/2818

[10]《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1,《大正藏》冊48,頁143,下19-20。

[11]《大正藏》冊30,頁470,下28-頁471,上1。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arrow
arrow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