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學人於大乘見道菩薩之實證階位,並不太清楚,莫衷一是;即使聖位菩薩知道,通常也不明說。因佛法是要渴仰及尊崇善知識而求,當有學人無慢,肯依大善知識教授教誡老實奉行,發心長劫修持,最後定入聖位。因此,於三賢位明心證真的菩薩階位,本無須特意舉說,印度、西域諸祖師大德通常亦不明言。以下更說道理:
一者,明心是當時絕大多數的菩薩學人難可企及的,西天禪宗祖師單傳宗旨,真正見道者可說代代皆唯有(幾乎)師徒兩人而已,身為徒弟者悟後本應自行用功轉進,為師者亦無須為徒弟舉示見道階位;又縱然有所說明,亦無須落實於著作文字,以此與當代他人並無相關故。
二者,菩薩各自修學所過時劫本不盡相同,當留意的是如何積累福德、修持止觀、成就定慧、消除性障、敬奉善知識等修持;因此,善知識應為開示如是道理,若學人依教奉行,將來終會見道明心開悟,故本無須為說此證悟階位。
三者,大乘真見道固然殊勝,然大乘所攝異生性甚為寬廣,真見道後猶存,未能一時斷盡;此真見道位縱使轉依圓滿,離聖位尚遠,故亦無須特別舉示階位,是以祖師不更為開示。
因此闡揚大乘第一義唯識究竟理的聖 無著菩薩與 世親菩薩,本無須指出哪一部經典說親證真如的菩薩階位(惟私下講學可能有說),而且隨應當時的因緣,大乘禪法未便廣傳,故亦無須為教外別傳的禪宗來作此分別;更以證悟者自能承擔此事,深入聖教,日後必然自知故。學人應知,佛菩薩開示每個法都有其相應的因緣,不會無因無緣為眾生說法;而菩薩道各階位的建立,原是為了讓學人方便檢視自己在佛道上的進程所作的施設,是應法眾之需要而說,若非應機者何須為說?更何況佛法浩瀚而娑婆壽短,善知識一世所能為眾開顯之法如爪上土,所說之法能被記載下來而流傳至今者更少;有智者深知是理,絕不會以「諸唯識祖師無著、世親菩薩等未引述此經」而判定此經非真!
彌勒大士於《瑜伽師地論》有因「頓、漸」之啟問而解釋見道的內涵,然並未就此分為「真見道」與「相見道」之名相。至於聖 無著菩薩則依第四現觀與第五現觀之次第,方有「總說、別說」之別,亦無立名說「真見道」與「相見道」。且,聖 無著菩薩所說真如「總說」之非安立諦,是統攝了第四現觀,這就不僅是親證真如總相而已,尚須含攝真如別相非安立諦三品心(後得智)之完成;因此,琅琊閣以任何對《菩薩瓔珞本業經》的質疑來要求「諸唯識祖師無著、世親菩薩等,一定會引述此經,並區分出真、相見道的階位不同」即成無理!如何要聖 無著菩薩一定須說出此「總說」之其中一分之階位?這「真見道」及「相見道」之名相,乃聖 玄奘菩薩依緣於真如總相與別相之親證所作的闡釋,是從有別於第四現觀與第五現觀的另一種分類方式來說,如何要之前的唯識祖師聖 無著菩薩於「真見道」與「相見道」的名相尚未出現於世間前,便先來作此「真見道」、「相見道」的階位判定?[編案:「真見道」與「相見道」之名相,雖始見於《成唯識論》,然其所闡釋之內涵實則同於 世尊聖教之開示,唯諸經教中未立此名相耳,莫要誤會為創見也。]只能說這無厘頭的問題純粹是琅琊閣他個人孤陋寡聞、慢心遮障所致。
且此第四現觀的非安立諦三品心之觀修內涵,並未包含第五現觀的安立諦十六心、九心之現觀;因此,初始見道本僅在第四現觀之少分,離第五現觀之成就十六心可還遠得很!(相見道中所觀修之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心、九心者,這「三心、十六心、九心」等是指觀修的內涵,此中一一心皆含攝無量法;然而琅琊閣顯然不知此理,以是錯將「十六心」等視為是形容時間長短的計數單位 [1];琅琊閣如是不解佛法而胡言亂語,反來指責真善知識的正確開示是「極度扭曲的解讀」,實在極為荒唐。[編案:關於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心、九心之內涵,平實導師於《涅槃》中有詳細開示,敬請讀者自行恭閱。])此道理說完後,琅琊閣必猶茫然不解(上述之細說,留待後文自有分曉),如何大言「所有唯識經論皆判定見道是在初地」?連上來《成唯識論》所言「見道有二」都讀不懂,等到這裡開解少分後,他仍必將一愣一愣不知所以!如此不解經論者,也膽敢說「所有唯識經論」如何如何;天可憐見!定是 玄奘菩薩所說「天愛」[2] 之人。
值此末法時世,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多有自稱開悟成佛者誤導眾生;師父 平實導師慈悲心切,為救護諸多學佛人免受誤導而斷送法身慧命,故造〈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及諸論,闡明菩薩道三大阿僧祇劫之修學次第,不但明確將修行次第解說清楚,復又透過現代印刷科技發達之便,而得以文字詳細說明並廣泛流通,此亦隨順現今之時節因緣而應機為說也。因此師父 平實導師之所以解說見道開悟為第七住位之階位,即依《菩薩瓔珞本業經》訓勉大眾:七住位不退是要有條件的,須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護念(因此若有人卻把自己當作是善知識,自視甚高,這樣慢心生起後,則必定退墮成一闡提人。擁護琅琊閣之少眾聽後,必有人不計琅琊閣之說而自往聞名遐邇的龍山寺求問 觀世音菩薩旨意,問後自生慚赧者,得以自救)。當知師父 平實導師悲心特重,多生多劫樂與人廣結法緣,亦樂將自身福德迴向與他人,以令快速見道;然又深恐三賢位學人異生性難伏,不發護持正法的大願,反而慢心自揚便生退墮,因此師父 平實導師便為學人清楚標示真見道僅位在七住,悟後當轉依真如不退,勿生驕慢;而此真見道時離聖位猶有長時尚待修學,自當策勵精進、無有退心,師父於是更教導大眾悟後修學《成唯識論》及《根本論》,而且未來還將重講《成唯識論》。這與當年聖 玄奘菩薩曉諭弟子窺基菩薩「相見道之後得智已經發起(生起)很久後,還是在見道位」[3] 的道理是一樣的。
法主 平實導師於此末法時期開始一千年後的時代,在這大乘佛法復興的關鍵時刻出世闡揚正法,目的是要佛子充分體認這未來九千年(三個三千年)會更加艱難,總要發大悲心世世精進饒益有情,直到最後八十年、五十二年還能安住於此娑婆人間,方得有聖位可期(有於此末法時期得者、有於兜率陀天內院得者、有於 彌勒佛成佛時得者);故應為說菩薩見道階位及轉依真如之理。如是悲心懇切、法義周至教導之大行,古今難尋。
以「眼見佛性」為例,《大般涅槃經》說眼見佛性在第十住位階位(至於琅琊閣認為此為第十地,後文再為論述)。如此「眼見佛性」這麼「事關重大」,若依琅琊閣所質疑的邏輯,他就應該先說:「眼見佛性位階問題事關重大。假如印度真有此經—《大般涅槃經》,而且那句經文若確實意指眼見佛性在十住,那麼諸唯識祖師無著、世親菩薩等,一定會引述此經,並區分出明心、眼見佛性的階位不同。」然而傳至中國之聖 無著菩薩與 世親菩薩的諸論著中,即使從來沒有說過親證「眼見佛性」的菩薩階位,但是又如何可依此就判定印度當時沒有這部《大般涅槃經》(或作佛法中無「眼見佛性」之論證)?若琅琊閣轉說「眼見佛性」的階位不能依「有人引述、無人引述」來作判定,那為何「證悟明心」的見道階位,琅琊閣就可以依此「有人引述、無人引述」來作判定?
這「有、無人引述」處,由大菩薩對已親證的現觀亦多不在論著中說明,即可知悉一二。當知,菩薩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初地以至七地諸階位,滿心位時各成就有如幻觀、陽焰觀、如夢觀、猶如鏡像、猶如光影、猶如谷響、如水中月、變化所成、似有非有、如犍闥婆城等諸現觀;這十種現觀是賢聖菩薩於滿心位之證量圓滿具足之具體驗證,現有一切諸論唯有聖 無著菩薩和聖 玄奘菩薩說出前九觀,而師父 平實導師則於〈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及諸書中完整開示了十種現觀。
聖 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 第3〉說:「應知譬如幻、炎、夢、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4] 又於《顯揚聖教論》卷6〈攝淨義品 第2〉說:「又能了知彼事自體,猶如變化、影像、響應、光影、水月、焰水、夢、幻、似有體性。」[5] 亦即在「變化」的現觀後,再加入了第九觀「似有」。
當知 如來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初分緣起品 第1〉已宣說:
於諸法門勝解觀察,如幻、如陽焰、如夢、如水月、如響、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變化事、如尋香城。[6]
如來在宣演此諸現觀時,唯有先依三賢位所應證的三個現觀而依序宣說,至於七地聖位現觀則不依階位順序而說,將此留待學人自行親證。聖 無著菩薩已是聖位菩薩,故能精確說出八個以譬喻為名之現觀,更能說出第九個譬喻現觀名「似有」,此即《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的「如空花」。
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8說:
猶如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非有似有。[7]
聖 玄奘菩薩所寫下的前八個譬喻現觀,就是依《攝大乘論本》所說,最後加上了「非有似有」,此是聖 無著菩薩於《顯揚聖教論》所說的第九個依他起現觀「似有」。由於聖 玄奘菩薩根據自身所證及對聖教量的通達,便依華文用語習慣,在自身著作《成唯識論》定諸現觀名,其中有「鏡像」、「變化所成」、「非有似有」,於聖 無著菩薩則說為「影像」、「變化」、「似有」;世尊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開示為「像」、「變化事」、「空花」。然聖 玄奘菩薩和聖 無著菩薩,都沒有造論明文此依他起諸譬喻之現觀是與菩薩階位的所斷與所證有關;這事之所以揭露,是由聖 玄奘菩薩的弟子窺基菩薩,在《成唯識論述記》記錄了聖 玄奘菩薩私下的講述,後人才能知曉。窺基菩薩知道這些次第現觀,對於在佛菩提道上的階位轉進是非常重要的,便忍不住落筆,只是不便說之更明,他寫道:
《述》曰:先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陽炎八喻等也;非初見位一時雙見,第五地後及佛能爾;至下當知。[8]
疏解釋文大意如下:
學人必須先於真見道親證真如,此後再依證真如所發起的根本無分別智安住無退,轉依此真如而得圓滿真見道位,才能次第進修而漸發起後得智,方得以漸次了達依他起性於三界中所現起的諸相等幻事,即如幻觀、陽焰觀等八個譬喻所說;然而不是於最初的真見道—於親證第八識心體、親證真如法性時,便可以與八個譬喻所說的相見道一時一起睹見的;此八個譬喻的體驗親見,亦非相見道之後得智圓滿時即可全數知悉,必須是第五地(滿心位)以後的菩薩摩訶薩以及諸佛才能全部知悉(即此八喻是五地滿心以上證量方能具足圓滿之現觀)。至於論中再下所說的第九譬喻也當如是了知(即第九譬喻是六地菩薩滿心位的現觀;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的第十個譬喻,即第二大阿僧祇劫最後之七地菩薩滿心位的現觀)。
這「八喻」—八種譬喻,即是第十住以至五地滿心位菩薩所見,不是最初證得真如時的真見道可以成就;必須於相見道的後得智開始發起後才能漸次了達,而且亦非相見道圓滿即可滿足這八種現觀,必須至於第五地菩薩滿心位,才得完整親睹這八種現觀。此八個現觀是三賢位之第十住位、第十行位、第十迴向位滿心位之三品心現觀,再加上地上菩薩從初地到五地滿心位證量的現觀,一共是八個菩薩階位滿心位的現觀。
但為何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所說九喻,窺基菩薩在《述記》中記錄為八喻呢?這是聖 玄奘菩薩以《攝大乘論釋》來作解說的緣故;這也證明了聖 玄奘菩薩與聖 無著菩薩都非常清楚這八個譬喻是菩薩階位圓滿之現觀證境。那又為何不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而說十喻呢?這是因為聖 玄奘菩薩造《成唯識論》是在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前的緣故,且也無須為此更改,因聖 玄奘菩薩於《成唯識論》本無落筆這譬喻現觀與證量之間的關聯。
然世人觀乎窺基菩薩的《述記》,猶然不解為何要到五地菩薩位才能了達這八喻的真實意涵;直到一千多年過去,今日師父 平實導師揭曉這法界現觀的答案後,大眾才得知其義。因此,聖 玄奘菩薩、聖 無著菩薩本知此八喻為佛道上的證量現觀果位,卻連這樣的大事都不在論中說明一二,為何琅琊閣可以咬定聖 無著菩薩會說出證入真見道時所處的菩薩階位?而 平實導師特地為學人指出,以免悟後犯下大妄語業,這正是菩薩戒傳授者與教誡者遵循 佛陀聖教之所應作,可謂悲心深重,而竟遭淺機尚慢的學人所謗。(待續)
[1]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蕭導師將相見道的「多剎那」(三心、十六心、九心等)解讀為「多劫、無數劫」(從七住至十回向,一大無數劫之23/30),是極度扭曲的解讀,因為倘若是劫,那麼《成唯識論》用「十六心」等來形容「多劫、無數劫」豈不荒唐?】(擷取日期:2021/3/28)
[2] 此處意指愚癡人,如《成唯識論述記》卷2︰「言天愛者,以其愚癡無可錄念,唯天所愛,方得自存,如言此人天矜故爾,故名天愛。」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天愛者,梵云沒劫,此名為愚。……世間之勝莫過於天,世間之劣莫過愚者,喚愚為天,調〔嘲諷〕之故也。」
[3]《成唯識論述記》卷10:「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大正藏》冊43,頁589,中29-下1。
[4]《大正藏》冊31,頁140,中3-4。
[5]《大正藏》冊31,頁508,上10-11。
[6]《大正藏》冊5,頁1,下3-5。
[7]《大正藏》冊31,頁46,下2-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