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二十~1)
⑨ 不解通達位,受聞師父 平實導師法教熏習而無信解,反來攻訐師父
再來看琅琊閣說:【蕭居士說「七住真見道位中尚不能如實通達,還要經無數劫修習相見道,才入初地通達位」,違背《成唯識論》原意。】[1]
辨正:聖 玄奘菩薩說「真見道」之後有「相見道」,《成唯識論》已說明相見道有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依止觀則說有九心)之修學,所以欲入初地者要先完成真見道及相見道位的功課,全部完成以後才是通達位;顯然瑯琊閣、張志成有文字障,所以讀不懂《成唯識論》。又,當知三賢位的「三十心」得要走過「第一大阿僧祇劫」,而此修學「相見道」非安立諦「三品心」、安立諦「十六品心」必須歷第七住至第十迴向圓滿共「二十四心」的修學,自然亦須經歷「第一大阿僧祇劫」其中的無數劫。
《成唯識論》說得很清楚:這「通達位」是函蓋一切見道位;重點就是「如實通達」─「真見道的圓滿要真見道的內涵如實通達,相見道的圓滿也要相見道的內涵皆如實通達,這包括相見道的非安立諦三品心要如實通達,相見道之安立諦十六品心也要如實通達」。
彌勒大士於《瑜伽師地論》卷79宣說:
問:已入初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超過諸異生地,已入菩薩正性離生。……此中聲聞入正性離生,若諸菩薩入正性離生等,於法界如實通達,此二差別云何應知?答:略說法界有二種相,一者差別相,二者自相。……若諸菩薩俱由二相通達法界,入於菩薩正性離生。[2]
疏解論文大意如下:
如果是已入初地的菩薩,必定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亦即諸菩薩依佛道修學次第,因緣成熟而入見道—證得第八識真如,復現觀第八識真如心於一切法之真實性與如如性而漸次圓滿見道位的修證,並且證入「正性離生」—依於無漏聖道之功德來證得圓滿不退的初禪,因而離欲界一切後有生,此即成就至少頂級的三果解脫。菩薩圓滿這些條件時,就是「於法界如實通達」—已圓滿真相二見道位的修學;這時只要再發起增上意樂,配合相應的福德,即可依所證得的初分無生法忍而入聖位。〔編案:聲聞聖者不證實相,唯依二乘見道的功德而證入正性離生,故與勝義菩薩的入正性離生有所差別。〕
這已表明了入初地時的證量,是已「入菩薩正性離生」而且「於法界如實通達」,因此所謂「見道位」入初地者,是已見道通達,也就是要真見道及相見道此二見道的內涵都「如實通達」—「真見道如實通達,相見道也如實通達,這樣才是真的於法界如實通達」。「於法界之如實通達」,即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說的「善達法界」:「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3] 這真見道及相見道圓滿後,方能生如來家、入初地,此即為「善達法界」─「於法界如實通達」;換言之,就是菩薩入地之時,必須能如實現觀而善於通達諸法的功能差別是如何產生的,當然就是要能現觀諸法是如何從第八識中出生的。由於相見道的安立諦十六心、九心是非安立諦三品心成就後再修證的內容,菩薩依此圓滿相見道時,即已離開欲界愛而發起初禪,說為菩薩正性離生。
師父 平實導師說「真見道位尚不能如實通達入地」,這可印證於歷年來正覺教團中總是有人自行研讀《成唯識論》,卻是直接從論中「通達位」、「真見道」處看起,並未閱讀聖 玄奘菩薩在同一卷中所定義的「唯識五位」(縱有讀過,亦未思惟或未讀懂),便將熏習自師父 平實導師勉勵弟子眾以聖位為期的教誨,將錯會的「通達位=入初地」直接嵌入到《成唯識論》的「通達位」文句中;於是就變成了「真見道=通達位=入初地」的嚴重誤會,這些人便來主張「見道即入地」,成為一切見道位都是入地,變成「這也入地」、「那也入地」(縱有不以為然者,亦唯有擱置而不知所以)。凡此種種,皆是慢心所障,非善學於法,更非通達,卻便來斥責善知識,以不恭敬善知識的緣故(後將說明《華嚴經》之囑咐當如何敬奉善知識)。
如此嚴重誤會者,琅琊閣不是第一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這些「曾經誤會、現在誤會」者全都不知他們能夠稍微讀懂《成論》的一小部分,都是根植於師父 平實導師的教授,卻以誤會之故,亂套到《成唯識論》的文字上,然後就有人如琅琊閣、張志成一樣,自以為是,便大膽到反咬自己的師父善知識 平實導師,全然不知這實際上是一場自己慢心遮障下的鬧劇。然經過這裡說得這麼明白後,這些「當來誤會」者應就此銷聲匿跡了?
如此慢心瞋心堅固、執惡邪見,乃至以 師父為寇讎者,琅琊閣也不是第一人。然能像琅琊閣、張先生這樣的退轉者,先是作匿名的網路攻訐(自降人格),復又大量扭曲經論正義(天馬行空,單以一句話依文解義便否定其他大乘經論)、積極傳播釋印順邪見者(圖謀顛覆正法),這倒是前所未見。過去的退轉者不懂匿名攻擊,又頂多是利用釋印順惡見作為一時的藉口,然法義上經師父 平實導師開示後,這些人大多即時懸崖勒馬,縱有疑根未斷,也不敢再大言「見道即入地」。
然而像琅琊閣中的張志成這樣,於師父 平實導師破斥釋印順以救護眾生免受荼毒的菩薩作為(救護眾生亦包含救護釋印順)反感到痛苦萬分、性情大變,以至今日還在毀謗大乘經論、攻訐師父 平實導師,猶樂此不疲者,還真沒有第二個人選。有其同夥說其是「苦大仇深」,真不知苦從何來、仇由何生?然而師父 平實導師從來不曾辜負於他。學佛竟至於斯,良可嘆也!
學人在「真見道」後,方得進發「相見道」修學;兩種見道亦有差別,如《成唯識論》卷9總說: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4]
這意思是:
早先的「真見道」證的是「唯識性(一切萬法唯識所生的自性)」,後來的「相見道」所證的是「唯識相(一切萬法唯識所生的行相)」,這兩者說來,是以初始的證悟「真見道」非常殊勝的緣故,因此在偈頌中特別宣示舉說。此先前的「真見道」是屬於「根本智」所攝,後來的「相見道」則由「後得智」所攝。
由此「前、後」之義,「唯識性、唯識相」之有別,「根本智、後得智」之殊異,可知「真見道」與「相見道」不僅不同,且修學次第前後分明,因此不能說一次見道即可入地。當知,世尊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開示「頓、漸」二種見道之「現觀」,唯有「頓現觀」之證悟是不可能圓滿見道位的。又,依《成唯識論》卷9說真見道時的見分與相分之分別:
故應許(承認)此(真見道)有見(分),無相(分)。[5]
《成唯識論》卷9說相見道的見分與相分:
由斯後(得)智,(此相見道)二分(見分、相分)俱有。[6]
由此可知「真見道」與「相見道」在見分與相分上亦有所差異;因此,僅有「真見道」時,是無法直接越過「相見道」的修學而主張說已入聖位。當年聖 玄奘菩薩應已如是告訴弟子窺基菩薩說:
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7]
這句話的意思是:
這見道位相應的體性頗為寬廣,乃至於學人已然發起了相見道的後得智,在此位上修學經歷了很久的時間後,仍然還是在相見道中,猶然稱為「見道位」。
如上可知,真見道與相見道有不同處:
(1)先後次第不同:前面初始是真見道,入真見道後,方能再修學後來的相見道。
(2)親證的智慧不同:真見道親證的是根本無分別智,相見道所證得的是後得無分別智。
(3)所緣的相不同:前真見道緣於真如總相,所證是「唯識性」;後相見道緣於總相之外的真如別相、諸相,所證是「唯識相」。
(4)見分與相分不同:前真見道是證真如總相,有見分、無相分,以真如本自無相,非世間相故;後相見道所證時,則有見分、有相分,以非僅緣於真如總相故,同時緣於真如的其他行相故。
由此可知,初始的真見道與後來的相見道截然不同,不能主張「真見道=入地」的謬見;當知要等到相見道圓滿後,發起的增上意樂也已清淨,才能說是入地;因此,「真見道≠入地」。(待續)
[1]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
[2]《大正藏》冊30,頁737,中29-頁738,中8。
[4] 《大正藏》冊31,頁50,中14-17。
[5]《大正藏》冊31,頁50,上3-4。
[6]《大正藏》冊31,頁50,中29。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