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已說,窺基菩薩於《成唯識論述記》卷10記載:「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之)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這「見道位體性稍寬」之「寬」就代表所須修學的時間很長,必須至於聖位斷除凡夫異生性而後止,所以特地說明「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即相見道從來沒有幾個「剎那」即可滿足成就的時候,這才是窺基大師的意思,也是聖 玄奘菩薩的意思(除非是聖位菩薩再來,如 玄奘菩薩再於此世證悟,就是入聖位)。
實叉難陀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說發起增上清淨意樂,方得超凡夫地,入聖位初地心:「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1] 入地才是真正「超凡夫地」。又如佛馱跋陀羅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譯為「過凡夫地」[2],又如尸羅達摩所譯的《佛說十地經》說為「超異生地」。[3] 彌勒菩薩於《瑜伽師地論》卷39開示說:「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4] 此「增上清淨意樂」是入地的最後要件,如《華嚴經》所說 [5]。「超諸惡趣」,即是入地時才斷盡了凡夫異生性。以上經論證明了《成唯識論述記》所說「見道位體性稍寬」,以及「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的真實情況,要跨越這「寬」度所須花費的時間是從入第七住位不退開始,經歷一大阿僧祇劫時間的三十分之二十四的修學,終於圓滿第十迴向位功德而入聖位時,才得脫離凡夫異生性,「超諸惡趣」,即此說為「寬」。
琅琊閣、張志成曾引用窺基菩薩誤解的真見道階位來攻擊 師父,然窺基菩薩並未說過「真見道是初地」,也沒有說過「相見道是幾剎那可完成」,反而明確地說「相見道(之)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相見道的後得智已經發起很久了,還是在見道位中修學」。然琅琊閣卻刻意隱匿窺基菩薩所說,反而顛倒黑白說「真見道、相見道都是在初地」,他更說:「真見道,是在加行位修至十回向位世第一法時無間證入的;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以剎那算)完成相見道,入初地(極喜地);真見道、相見道都是在初地。」[6] 他又再說:【從「真見道」和「相見道」的時間差距來說:「真見道」證真如後,很快(用剎那來說)就完成「相見道」,不需要等多少「劫」。】[7]
如此皆嚴重違背了窺基菩薩所說的「久時」之意,也違背了「見道位體性稍寬」的道理。在此舉一譬喻,例如幼稚園的小朋友被老師教說「先有種子長大,再開花,然後結成果實」,結果有一位小孩卻當場說「『種子、花、果實』都是一起長大的,沒有先後的事情」;然而其他小朋友就算再笨,也知道這小孩在亂講,都只會驚訝地看著他。琅琊閣若非和這故事中的小孩一樣顛倒,如何能將本來就有且修學次第分明的兩種見道混同為一?如何琅琊閣還可以「橫柴夯入灶」地說兩種見道都「在初地」?
聖 玄奘菩薩已於《成唯識論》明確說見道有「真見道、相見道、善達法界入地」,須兩種見道—「真見道」與「相見道」都圓滿後,才可有因緣「通達入地」,且此「真見道」與「相見道」又有次第修學的關係;因此,琅琊閣的「兩種見道都是入地」之主張確實是謬誤。即使邏輯再怎麼不通,也該知道在「真見道圓滿後、相見道未圓滿前」,是不能說為「通達入地」,更何況琅琊閣尖銳主張說「真見道就是入地」呢?
相見道的修學在於成就非安立諦三品心的現觀、安立諦十六品心(依止觀說九品心)的現觀,此皆先須瞭解非安立諦與安立諦的內涵,並且實際觀行,且皆須一再地聞、思、修,令聞慧、思慧、修慧皆能實際成就,以至於三品心、十六品心之現觀圓滿,實證之智慧具足發起,這絕非剎那短時間可得成就;且觀張志成、琅琊閣等人「橫空出世」弘法以來,已經二年有餘,連真見道的功德仍未能證,而且相見道後半的安立諦觀行成就而證阿羅漢果也未能證,竟然奢言「真見道、相見道的通達,都可以在幾個剎那之間就一時具足」,豈非癡人說夢?而琅琊閣、張志成又如何可以剎那計數來成滿相見道呢?
⑤ 三賢位之三十心須一大無數劫成就,十六心須多時觀修乃能成就
琅琊閣的認知是相見道安立諦十六品心修學可依這顯示的數字「十六」來評估,由於這數字這麼小,於是他就無厘頭地發明了「以剎那時間計算即可過完相見道」之說,他還反詰說:【因為倘若是劫,那麼《成唯識論》用「十六心」等來形容「多劫、無數劫」豈不荒唐?】[8]
若依琅琊閣「『十六心等』不可是『多劫、無數劫』,否則就是荒唐」的說法,則 世尊於《梵網經》卷下開示的「三十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9] 即「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之「三十心」,此也唯有三十數、三十心,是否也不可是「多劫、無數劫」?然修學「三十心」真正需時多久呢?彌勒大士說為「第一無數大劫」[10],即需時一大阿僧祇劫之久!難道琅琊閣認定「『三十心』須歷時『一大阿僧祇劫』」的佛菩薩所說也都「荒唐」?這樣自說「很快(用剎那來說)就完成『相見道』」的琅琊閣、張志成,是否應重新檢視自己所說是否為「荒唐語」?若「相見道」果真可以如此「很快(用剎那來說)就完成」,張志成是否可以在一生之中完成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的實證?張志成您在提出這主張之後,應該證明給佛教界看看您的主張是否正確,而我們並不要求您在幾個剎那之間完成。
又,聖 玄奘菩薩於《成唯識論》卷9說: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11]
聖 玄奘菩薩寫說初地菩薩「不久」證大菩提—成佛,然這個「不久」到底是多久呢?從入地開始直至成佛,需時整整「兩大阿僧祇劫」的修學,這時間可是「很久」!聖 玄奘菩薩為策勵學人,令勇猛護持正法的大心菩薩可化長劫為短劫,故說「不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入地已斷異生性障及進入「行不退」了,故未來之佛菩提道將一路快速前進而不會退轉,故說「不久」)。因此,《成唯識論》這整部論是依聖位菩薩的高度,特地為了利益學人來闡述正理的;閱讀此論的學人不當以漫不經心的態度隨意依文解義,輕視聖 玄奘菩薩的鉅論!
大乘菩薩入地時方獲得「聖性」,如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說:「極喜地,初獲聖性。」[12] 菩薩入地時,才是無始劫來第一次獲得「聖性」。又,《成唯識論》卷9說:
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13]
這意思是:
菩薩在見道位圓滿時,具足斷除二障的見道所應斷之分別隨眠,得入初地,名得聖性(斷盡凡夫異生性)。菩薩在「二真見道」—二個真正的見道都圓滿時,此「二真見道」圓滿現在前時,令「二障的分別隨眠俱斷」而「無法成就」。
既然說是「二真見道」,即是說要有兩個真正的見道才行,表示一直以來都有人是抱持錯誤的見道知見,猶如張志成等人一般。此句「菩薩見道現在前時」是說「菩薩在真見道、相見道等兩個真正的見道都圓滿現在前時」,才「得聖性」;此即可與「極喜地,初獲聖性。」吻合。當琅琊閣堅持「真見道即入地」時,這句話在他眼中必然成為「菩薩真見道現在前時」就可獲得聖性。然真見道只是一種,又非二種;並且真見道所緣的內涵與相見道有別,若相見道所應斷除的分別隨眠尚未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的分別隨眠未斷,如何說「入真見道」即可免於凡夫異生性障?
又,「二真見道」即「真見道」與「相見道」,即「二種真正的見道、二種真實的見道」的意思。[14] 當「二種真正的見道」都圓滿時,這二障—所知障、煩惱障的分別隨眠必然無法成就。琅琊閣卻斷言「真見道」就斷盡「見所(應)斷的分別煩惱」,相見道只是重提一遍見道?如是重提亦何所用?可是在此寬廣的見道位中,聖 玄奘菩薩所說的「異生性」—見道所應斷的隨眠尚須「永害」,即 彌勒菩薩所說的「第一無數劫」的修行之中,「往惡趣」之因還在,凡夫異生性尚未過去,如何可說真見道時即入聖位而獲得聖性?
聖 玄奘菩薩於《成唯識論》卷9說明這凡夫異生性:
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15]
這意思是:
凡夫異生性障,即是二障—所知障和煩惱障—的分別隨眠所引起的,即依此障礙的種子隨眠而安立異生性之名。
因此,等到分別隨眠都斷盡—凡夫異生性的現行及習氣種子隨眠都斷除後 [16],這凡夫異生性才算盡消,方得入地獲得聖性。
然執取「真見道即入地」的琅琊閣、張志成,卻總以為「真見道」時就可令二障分別隨眠斷盡,他這麼說:「菩薩二種真見道(即生空智與法空智)現前時,分別二障種子同時斷除……。」[17] 琅琊閣之說違背了聖 玄奘菩薩於《成唯識論》所說—真見道只能斷「分別我執」而非「分別法執」的正理;也違背了上述所說的「二種真正的見道」皆圓滿時,才能斷除這二障分別隨眠的道理。又,琅琊閣也並不知道什麼是「二真見道」,就隨口依文解義,說為「二種『真見道』」,真見道便由「一」種變成無意義的「二」種了,這使其說法變得更加荒謬。
琅琊閣說:【斷除隨眠或種子,出生無分別智(生空智、法空智)—「惑滅智生」,在真見道已經完成,後來的相見道沒有這些功能,它只是模仿、學習真見道,讓說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細而已。】[18]
辨正:他說「相見道沒有這些斷除隨眠或種子的功能,只是模仿、學習真見道,讓說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細而已」,由此顯見張志成、琅琊閣沒有真正理解過《成唯識論》的見道,看來他的佛法底子還差很遠,而且也有文字障。當知見道位圓滿而通達入地時,才能證得「法空真如」,得「法空智」,斷除「分別法執」;這中間無任何的通融與淆訛。因為真見道所證的只是「生空真如」,得「生空智」,斷「分別我執」,未證「法空真如」,未斷「分別法執」。
以「相見道」來說,就是還須繼續斷除真見道所尚未斷盡的見道所應斷之二障分別隨眠,這是清楚記載於《成唯識論》上的,令人不解為何琅琊閣可以扭曲為「相見道沒有這些(斷除隨眠或種子)功能」。任何人以「分別隨眠」去查《成唯識論》,都會馬上知道琅琊閣說錯了;任何一位國小六年級同學被教導關鍵字查詢的方法後,都能快速破解琅琊閣的謊言,因為從聖教中清楚知道:相見道中的非安立諦三品心之觀行斷除了所知障的一切分別隨眠,相見道中的安立諦十六品心之觀行則斷除了煩惱障的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隨眠。然而張志成、琅琊閣還是繼續視而無睹,自創「琅琊閣相見道模仿說、琅琊閣相見道學習(複習)真見道說、琅琊閣相見道無斷除分別隨眠說」,如是一意孤行而不願修正他的說法,這樣賭氣而不畏因果的人(完全不在意誤導眾生所引起的大惡業異熟果)如何能是「走向成佛之道」的良伴?擁護他的人當思考:究竟是他一意孤行,還是你一意孤行?
當知,相見道修學有其次第,安立諦十六心之修學,必定是在真見道親證真如、相見道非安立諦三品心的實證之後;之所以如此,在於安立諦十六心、九心(依止觀說)是依大乘真如來觀行三界四聖諦,因此,如果相見道之前的非安立諦三心中,並未透徹真如於各種行相中無相無所得的真實性與如如性,無法深入「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19],則必無法具足此大乘四聖諦的觀行,亦必無法徹底斷除煩惱障中見道所應斷的三界分別我執之深細習氣種子隨眠(異生性習氣種子隨眠),也無法降伏分別法執的習氣種子隨眠,那這個相見道就無法圓滿。因此,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清楚說明「非安立諦」滿足後,再有「安立諦」的修學與觀行—故說「非安立後,起安立故」。
聖 玄奘菩薩再於《成唯識論》卷9說:
分別隨眠,真已斷故。[20]
疏解論文大意如下:
若以為真見道時即能斷盡二障之見所斷的一切分別隨眠,那又為何有我玄奘所說的相見道觀修非安立諦三品心所斷的分別隨眠,以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所斷的分別隨眠呢?因此真見道不是即可入地,仍須修學相見道;真見道只是緣於真如的總相而已,而且這見道所應斷的二障分別隨眠,於真見道時雖然已經斷除一分,卻尚未斷盡故。
這就是說,分別法執必須要於入地之時方始斷除。然堅持「真見道=入地」的琅琊閣看到這「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就馬上誤會成「真見道已斷盡所有的分別隨眠」,他不再理會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說相見道「除分別我執隨眠、斷分別法執隨眠」。如果琅琊閣是對的,那又為何《成唯識論》在相見道還說有見道所應斷的「分別法執隨眠」呢?是我們的版本和他不同嗎?還是他從來就關閉了他的心靈,也關閉了聖 玄奘菩薩為他傾吐的正語呢?
《成唯識論》的「分別隨眠,真已斷故。」,依師父 平實導師於《涅槃》的開示 [21],這是當年聖 玄奘菩薩對質疑者的反問;在此,筆者不揣淺陋,依虛擬語氣來說:【你們都以為「一悟就是入地」,既然認定「分別隨眠」已經在真見道—觸證真如時斷盡了,那又為何有此處的相見道所說的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心、九心(依止觀說)之修證,而斷除了相應的「分別隨眠」呢?當知,玄奘我在此所說的「相見道」之內涵是同於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所說、同於聖 無著菩薩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所說,都含攝在「大乘見道位」中(後文會說明 彌勒大士與聖 無著菩薩關於見道的闡釋),如何可懷疑、否定呢?又,玄奘我在《成唯識論》是依「真如總相、別於真如總相」兩方面來分為「真見道、相見道」,因此,「相見道」本來就非僅有緣於真如總相的「真見道」所能含攝,如何可說「相見道」無有斷除「分別隨眠」的功能呢?乃至說相見道可有可無呢?】
「相見道」之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心之親證圓滿,方斷盡見道所應斷的二障「分別隨眠」,在相見道尚未圓滿前「分別法執隨眠」還未能斷,須相見道圓滿後,「法空真如」成就,方斷「分別法執隨眠」;因此尚且無法說在相見道時就是入地,更何況說相見道之前的真見道即是入地?如本文所示,張志成的見解與《成唯識論》的說法明顯牴觸、扞格不入,然他又不肯承認這是他依文解義所造成的謬誤,那他是否在變相地指責聖 玄奘菩薩所寫的《成唯識論》是前後「說法不一、自反其言」呢?否則為何他的論述會與《成唯識論》有著這麼明顯的違背之處?如果不是如此,那又為何要執取自己的見解,全然不肯接受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的教誨?如是擇惡固執的人,當知即使 聖者復生於今日,對他亦無可奈何。(待續)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十地品 第26〉:「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大正藏》冊10,頁181,上21-26。
[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3〈十地品 第22〉:「菩薩發如是心,即時過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姓尊貴,無可譏嫌;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住菩薩法中,在諸菩薩數,等入三世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歡喜地,以不動法故。」《大正藏》冊9,頁544,下18-23。
[3]《佛說十地經》卷1〈菩薩極喜地 第1〉:「菩薩發心大悲為先導,慧智增上方便善巧之所攝受,意樂及與增上意樂常所輔持,佛力無量以堅持力及以智力,善擇決定無礙智現前,隨順無師自然妙智,能受一切佛法慧智,教授誨示,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始發此心,即是菩薩超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種族尊貴無可譏嫌,已離世趣入出世道,住於菩薩本法性中,已善安住於菩薩處,隨順三世平等之法,紹如來種,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唯諸佛子!菩薩住於如是等法,名已善住極喜地中,以不動故。」《大正藏》冊10,頁538,上15-26。
[4]《瑜伽師地論》卷39〈施品 第9〉,《大正藏》冊30,頁508,上25-27。
[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3〈十地品 第22〉,《大正藏》冊9。亦可自行恭讀實叉難陀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十地品 第26〉,《大正藏》冊10。
[6]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7]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2)〉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073
[8]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蕭導師將相見道的「多剎那」(三心、十六心、九心等)解讀為「多劫、無數劫」(從七住至十回向,一大無數劫之23/30),是極度扭曲的解讀,因為倘若是劫,那麼《成唯識論》用「十六心」等來形容「多劫、無數劫」豈不荒唐?】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9]《梵網經》卷下:「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大正藏》冊24,頁1006,上10-13。
[10]《瑜伽師地論》卷48〈住品 第4〉:「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第證得極歡喜住。」《大正藏》冊30,頁562,上9-11。
[11]《大正藏》冊31,頁50,下14-17。
[12]《大正藏》冊31,頁51,上22。
[13]《大正藏》冊31,頁52,中23-24。
[14] 平實導師,《涅槃—解說四種涅槃之實證及內涵》下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頁224-226。
[15]《大正藏》冊31,頁52,中20-21。
[16] 平實導師,《涅槃—解說四種涅槃之實證及內涵》下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頁224-226。
[17]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1)〉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01044
[18]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琅琊閣在〈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1)〉又說:【問:真見道時,無間道斷分別二障種子,解脫道時證二空真如,既已斷惑證理,為何還需假立的相見道?答:因為真見道時,唯證乃能相應,其中無語言、尋思心行,能所雙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相見道中,學習真見道中斷、證內容,這時需要安立各種名言、概念,來了知非安立諦(真如)以及與其相關的四聖諦等安立諦的內容,然而前提都是要有真見道的親證非安立諦(故說,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既是假立的,為何還要學習?」因為菩薩求一切智智,為欲遍知斷二障、證二空理的一切內容,能為度眾之方便善巧,所以需要學習。】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01044
[19]《解深密經》卷3〈分別瑜伽品 第6〉:「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大正藏》冊16,頁699,下17-25。
[20]《大正藏》冊31,頁50,中14。
[21] 平實導師,《涅槃—解說四種涅槃之實證及內涵》下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頁301-30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