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印順堅決主張世尊是六識論—何其荒誕!
琅琊閣群有個小跟班南伽他,對張志成的深層用心,他幾乎是完全不知(這和釋印順門人們不知釋印順的真正用心,是一樣的情形);他看了釋印順著作有談到阿賴耶識,就趕緊跳出來指責說:「印順是六識論者?印順何時否定阿賴耶識?證據何在?」然後就自以為是的舉述釋印順對大乘經論的評議。[1] 他的意思是:「印順哪有主張六識論?你們這樣說釋印順就是栽贓!」然這小跟班天真的邏輯是六識論者不會來評論第八識、不會閱讀第八識的論著;殊不知歷史上眾多的六識論者還特別會來讀大乘八識論、評論如來藏、解說真如,因為他們想要捍衛自己六識論的觀點,他們還會加以「辨正」,這是從二乘聲聞部派時期就已經如此了(然這不知道釋印順用心的南伽他,張志成卻可以抱著「寬大的胸襟」,容忍這小跟班在他後面一直亂扯後腿,張志成的心量突然變得很大?)。
釋印順直接否定第八識與第七識
釋印順這六識論者在研究大乘法的心態也是如此,他是在繼續錯解後,以此來攻訐八識論;如他在《佛法概論》直接抨擊大乘唯識:「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2] 釋印順的意思非常清楚,他以為 佛陀沒有說第七識、第八識,只有說六識;他說「那裡會有七識、八識」,意思就是「根本不會有七識、八識」。釋印順認定一切講到「七識、八識」的經典都是「佛教後期」的後人所創造的、不是 佛陀所說,這等於直接甩了說「印順何時否定阿賴耶識」的南伽他一個大耳光!如果張志成的小跟班南伽他看到這裡,還要堅持說「釋印順是八識論者,不是六識論者」,那已不是「眼睛有業障」,是腦筋根本轉不動了。如果釋印順在生時知道此事,一遇到南伽他,一定很想直接「打」他,並大聲嗆說:「老子我就是主張六識論!你這傻小子,不要扯我的後腿!多讀點書!老子寫的書就是『證據』!你不好好讀書,就不要瞎攪和!老子的臉都給你丟光了!敗家子!」
也就是說,釋印順對「意根」是難以信受的,他認為「意根」沒有識別、了別的功能作用;但是既然聖教中都說「意根」是「非色根」,如何可能沒有心識的功能呢?可見釋印順實際上是不願接受佛法的,他也無力思惟這「非色根」的意涵,這同時顯示出他也沒思惟過「法塵」究竟是什麼;也可以說,當一個人眠熟無夢時意識斷滅,為何會在外界有大聲音時可以醒過來,對此釋印順是茫然無知的。即使是古印度《奧義書》也都在揭露「意根」,有時亦以「意」函蓋「意根、意識」,這都說明了即使是世間人也都注意到了有「意根」的存在與作用;然而這樣淺顯的道理,對於標榜自身是六識論的釋印順,真的是對牛彈琴,對跟隨釋印順之張志成亦然。
《異部宗輪論》顯示二乘聲聞不斷論議大乘法
張志成跟班南伽他還對法主 平實菩薩評論:「再者,您蕭導師說釋印順是部派佛教的遺緒,這也很搞笑!如果印順是部派佛教的遺留,他就根本不信大乘,根本就不會各種解釋如來藏、阿賴耶識、般若之類了,您蕭導師這栽贓污衊完全是無根誹謗了!」[3] 他的觀點還是和上面所說一樣,他天真地以為:既然身為二乘聲聞部派遺緒,釋印順怎麼會來研讀、議論大乘法?這樣的說法真的才是「搞笑、毫無邏輯」,這就是張志成這一群人在網路上顯示出來的辯論程度。這就如同堅持說「只要這個人是中國人,就絕對不會說外國話」是一樣的無知;這樣的觀點論辯真的是「神經」到可以。(「神經」是中國人因為基督教整天說「神」、又傳來《舊約》、《新約》為其《聖經》,於是就用「神經」比喻為荒謬至極,因為中國有四書五經、有佛經,就是沒有講神的神經。)
《異部宗輪論》記載聲聞化地部直說真如無為法
世尊當年就已先預記說「十八人互搶白㲲」,來譬喻後世有二乘聲聞分裂成十八部派;[4]從《異部宗輪論》所說,可知這十八聲聞部派法義不同處,其中有延伸到大乘法的議論,比如二乘聲聞部派中,有從一切有部分出來的化地部認為:「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5]此與其他部派有別,不僅提及「真如」,而且如此細膩分別諸法真如,這哪是二乘法所說的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呢?當知「真如」通「如來藏、阿賴耶識、般若」,如何這二十一世紀的小跟班南伽他還來妄說大善知識對這「二乘聲聞部派佛教」以及「二乘聲聞部派佛教遺緒—釋印順」的評論屬「栽贓污衊完全是無根誹謗」呢?「更搞笑的是」張志成明明知道這小跟班脫序亂說話,卻毫不顧念這小跟班是他自己人,存心等著看他出大糗、看他鬧笑話(真是「貼心」的好夥伴?)!
二乘聲聞部派大眾部取大乘之心性本淨義
又,《異部宗輪論》說,二乘聲聞部派中,有大眾部等四部主張「心性本淨,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6],這些部派直接取大乘義來作為他們的主張;以如來藏是自性清淨心,但因為客塵煩惱雜染的緣故,說這自性清淨心是有染污的、不清淨的;所以如何說二乘聲聞部派佛教沒有研習大乘法呢?縱使這位小跟班南伽他認定釋印順不是六識論者,但釋印順為何一生都不解說及教人實證第八識?釋印順的後繼者張志成為何又要否定第八阿賴耶識,說真如不是第八識呢?南伽他能說得清楚這件事嗎?
釋印順攻訐否定世尊開示如來藏妙法
前文已舉證釋印順否定第七識與第八識,當然他就是「不折不扣之六識論者」,然而他還是同時繼續在研讀大乘如來藏妙法,所以才能以其研讀後之錯解為根據,來攻訐大乘如來藏妙法(且一生從未間斷):「承真常論者融化梵我之傾向而擴充之,真常唯心論乃有不可告人之秘密」[7]、「此真常淨心,易與婆羅門之梵我相雜,而其時又適為婆羅門教復興,梵我論大成之世,佛陀漸與梵天同化矣」[8]、「從如來常住、遍在,引出眾生本有如來藏或佛性(buddha-dhātu),起初是真我論,又與真心論合流的。印度的大乘佛教界,也許覺得這過分與梵我論類似,所以論師們(及經典),都給以方便的會通」[9]。由此可見從「二乘聲聞部派佛教六識論者」到「現代六識論的釋印順」都有在鑽研大乘法,如何南伽他還要「栽贓污衊完全是無根誹謗」說法主 平實菩薩所說「二乘聲聞部派佛教的遺緒就是釋印順」呢?南先生的想法應該是想要留名於後世,讓大家知道二十一世紀有一位「很搞笑,又不讀書且無邏輯」的跳樑小丑「南伽他」吧(其實你可以留下真名,筆者也會協助、令此南伽他的真正名字留在「青史」,以供你的子孫憑弔)?
二乘聲聞部派蠡測大乘境界、不證大乘義
其餘的更無須多談,以二乘聲聞部派一直在蠡測 世尊境界,由此臆測種種想像,卻各自僵持不下,於是分成多部;豈不知如來境界乃至二乘無學亦不可知,更非二乘凡夫愚人可知;如是在《異部宗輪論》多有詳述,南伽他可以好好閱讀。由此可知,二乘聲聞部派哪裡是都不接觸大乘法呢?只是有疑,亦因信力不足,總是難以理解罷了。南伽他自以為二乘聲聞部派都不接觸大乘法,然如前所說,這只是徒然顯示小跟班南伽他自己孤陋寡聞而已。由此可知,張志成等人下面的小跟班們對佛法沒有真正的興趣、平常不讀經論,勉強看幾個字,就以為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便隨意發表言論;這樣意圖顛倒黑白,都是在造惡業(以如此水平,專扯張志成後腿而已;當然張志成本身也是如此層級,稍好一點而已;至於他的惡念惡意則是一切跟班之所不及)。釋印順是二乘聲聞部派的遺緒,正是以錯謬的二乘聲聞部派堅持六識論者來否定大乘實相之法,他的所有學說若離開應成派假中觀的六識論、若離開宗喀巴六識論的《廣論》前半部所說,就沒有所謂的印順思想了;釋印順亦如二乘聲聞部派創造細意識說,令自己免除於有情一世就斷滅的窘境,然畢竟根本無有令他們自己心安的細意識可去到後世,因為不論意識如何細,終究都是如 佛所說「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都只是生滅法,何能去到後世!
釋印順拜倒在宗喀巴的邪論下,唯說六識
令釋印順拜倒到五體投地的宗喀巴(釋印順連寫《成佛之道》也是以宗喀巴的著作為參考藍本)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七說:「如《般若十萬頌》等無量經典說識數時,只說六識身,不曾多說。」[10](我宗喀巴認為《般若十萬頌》等無量經典說心識時,只有說六識,不曾多說)、「既離意識不許異體阿賴耶識,則所言阿賴耶者,是總於內心明了分,特於意識立為阿賴耶。」[11](既然離開意識、不允許別有一相異之心體阿賴耶識,則為何要說阿賴耶,就是以內心意識心明白了別的這一分而言,因此特別在意識心中將此一分安立名為阿賴耶)這一位自以為修學密乘即是超越大乘的宗喀巴,還是六識論者,他認為《般若經》只有說六識;然實際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已說有「心非心性」是「自性淨」且「無變壞、亦無分別」[12]—「這心不是世間六識心的體性,此心本來自性清淨,從無變壞、亦無分別(於六塵)」。這一位「藏地阿師」宗喀巴他哪看得懂《般若經》呢?竟還敢說這樣「心非心性、自性淨、無變壞、亦無分別」的心是六識、意識心的體性?隨舉一處經文,就直接「撂倒、踹倒、踢翻」他這個外道了!宗喀巴就算再讀百萬頌般若、千萬頌般若,也還是個附佛外道,所說與佛法從不相干,只能欺騙那些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又怕人家說他∕她不敢讀宗喀巴著作的骯髒、污穢、下流、泯滅人倫、毫無人性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之愚癡人!所以,從這愚人宗喀巴、釋印順到張志成,一脈相傳的六識論者就是會反對阿賴耶識,也會反對三寶,因為他們都無法親證,對大乘法主自然是絕對厭惡的,所以無法不造毀謗惡業而下墮。
[1] 琅琊閣,〈南伽他師兄:拈評《平實導師2021年度會員大會開示》(上篇)〉:「印順是六識論者?印順何時否定阿賴耶識?證據何在?下面是印順法師在《攝大乘論講記》裏面的文字:……。」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35290873
[2] 釋印順,《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2刷,頁109,行8-9。
[3] 琅琊閣,〈南伽他師兄:拈評《平實導師2021年度會員大會開示》(上篇)〉。
[4]《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下:「如王所夢一張白㲲有十八人各各執奪少分而㲲不破者,是彼遺法中有諸弟子異見興執,以佛教法分十八部,雖復如是而佛教法亦不破壞。」《大正藏》冊二,頁853,下9-12。
[5]《大正藏》冊四十九,頁17,上7-10。
[6]《大正藏》冊四十九,頁15,下27-28。
[7] 釋印順,《無諍之辯》,正聞出版社,2014年1月修訂版1刷,頁115,行6-7。
[8]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1刷,頁98,行13-頁99,行1。
[9]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正聞出版社,2016年8月修訂版1刷,頁148,行3-5。
[10]《大藏經補編》冊九,頁664,下21。
[11]《大藏經補編》冊九,頁665,上13-14。
[1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三十八〈第四分妙行品 第一之一〉:【「復次,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謂不執著大菩提心。所以者何?心非心性本性淨故。」時,舍利子問善現言:「為有非心心之性不?」善現反問舍利子言:「非心心性若有若無,為可得不?」舍利子言:「不也!善現!」善現便謂舍利子言:「非心心性若有若無既不可得,如何可問為有非心心之性不?」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等名為心非心性?」善現答言:「若無變壞亦無分別,是則名為心非心性。」】《大正藏》冊七,頁763,下16-25。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