⑭ 張志成狡辯、狡獪、狡詐的心性最為魔波旬熱愛
由此可知,張志成本無深入佛法的諸緣,過去生又無發願辨正諸佛門外道,今日退轉亦然,以無簡擇佛法正義之能力故,卻反而中了佛門外道釋印順的毒害。釋印順是這類型的代表人物:於世間有世智聰辯、又挾帶慢心及狡辯心性,於佛法真實義無法接受,又樂於被歐美(挾帶一分日本)「大乘非佛說」所蠱惑的人,這種相信外國月亮比較圓、樂於當洋奴、日奴之愚人,也會被魔波旬視為難得之人,即可投給惡念來利用、引導。釋印順一生訾議大乘法,令大眾遠離正真佛法實證,趣向部派佛教聲聞僧六識論的邪見中,完全符合經典上所說的毀壞大乘法的行為。但他的接棒者不是他的出家弟子,而是張志成。
懷疑大乘、不尊師重道是墮落之根本
張先生未臻十信位滿足,卻又自傲自慢而不知自己與佛法緣淺,實於三大阿僧祇劫未曾真正起修,與師父 平實導師亦無深緣。娑婆地球眾生總以世智聰辯為尚,又多有慢心,張志成和釋印順在心性上還有著極端惡劣扭曲的部分,他們都具備愛狡辯的心性特質,這讓他們終究成為魔王波旬熱愛的魔眷屬,正是比魔眷屬還魔眷屬的人;所以只要令其出家或入正法道場,懷疑大乘法的念頭只會與時俱增(初始時,魔波旬會給予這些人種種念頭、行諸誘導,這兩人也會傻乎乎地認定這就是他們自己原本的想法)。以這些人的世間才智雖可領略佛法文字上的表面意思(不解真實義),然他們過去生對佛法信念本自輕微,根本無法論及修行。所以,當魔波旬等無明眾生在張志成身邊一直給念、投念、耳語,他就被牽著鼻子走,他還一直以為這些念頭都是他自己的想法,永遠失去了學人所應具有的尊師、重道之根本人品,從沒想過他未來就是被天魔棄如敝屣、直下地獄。所以,魔波旬投惡念的厲害,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當波旬他需要有人帶頭破法時,就有釋印順與張志成這樣的人出來,只要魔波旬耳語給予惡念、魔波旬所遣的小嘍囉(是其宿世在此欲界中為鬼類一屬的冤親債主,被波旬收入麾下)依魔力給予惡念,這兩人就會如脫韁野馬,死命往前衝,盡情破法,最後力竭而死、後報在地獄;實在是可憐憫者。
魔波旬之投念無所不在
至於世間將佛法作為學術研究的學者,這些人不學佛,也不是三寶弟子,若也是世智聰辯、慢心高漲、心性狡辯者的話,則端視其因緣,魔波旬可持續協助他,讓他成為學者後,就投惡念給他,令他一直寫作以「大乘非佛說」為基調的學術論文,讓他以詆毀大乘三寶為終身職志(職業);即使他口氣收斂(配合學術),仍認定大乘法只是學術、思想、理論,不是現法樂證,如是詆毀大乘法。至於非學術界中人,若是想要學佛,其有世智聰辯、慢心高漲、心性狡辯者,也可被魔波旬來利用,魔波旬會觀察要投予這個人惡念的時機,當這個人受到法主 平實菩薩提拔開悟後,慢心高漲,又受到以前所熏習釋印順的「大乘非佛說」的影響,這時魔波旬便可慢慢地投惡念來影響他。由於這人悟後不再拜佛、沒有定力,就無法觀察這念頭不淨應予捨棄;或這人本來就不拜佛,本就沒有定力,那魔波旬就更好控制,隨便投念他也會接受,至少會對正法生起疑心;這樣日積月累令他熏習的結果,就是會變成勢力堅強的惡法「種子」,從此揮之不去;再下來,就是與 法主直接決裂,或是暗中幫助琅琊閣、張志成等人。
問候語「阿彌陀佛」與「感恩感恩」之評議
至於如果大眾覺得這娑婆世界太苦,於是發願來世往生到極樂世界,魔波旬也十分歡迎;這雖然於他的眷屬欲是有損,但他更擔心的是佛法的存在,可能會有人修了比他更大的福德,將他從寶座踹下來,這可是他最痛苦害怕的地方;因此只要去極樂世界,就不能來搶他的寶座,所以他不會阻止大家去極樂世界。那釋印順連極樂淨土也一併毀謗時,魔波旬為何不遮止呢?因為接受釋印順的話,就代表這個人一定會毀謗三寶,因此下墮尚且有餘,如何可能來搶波旬的天主位呢?當釋印順的弟子釋證嚴揣測她老師的意思,就將學佛人的問候語「阿彌陀佛」改成「感恩感恩」,魔波旬想必十分歡迎,也會覺得這自稱成佛的釋證嚴作得很好吧?捨棄不念「阿彌陀佛」者,本身應該是無知於諸佛攝受眾生的悲心,波旬就不須擔心這樣善根缺少的人會有機會得到比他更大的福德,最好這世界的人們永遠不知不信正法,即可確保他寶座無憂。
⑮ 揭露魔波旬之技倆,彼此和敬
在此舉例:正覺會中有來自魔天的魔眷屬也很正常,只是一樣會受到正法的攝受。例如曾經有一位親教師對《成唯識論》的義理產生誤解,這時魔波旬就給予他念頭,後來這位親教師就遂魔波旬的意思退轉,也因此才有師父 平實菩薩在《涅槃》書中特別舉示其錯謬,後來救他回來正法中。又有如一位親教師性偏好學術,且與一退轉者親善(呂先生),又對若干事相上有其想法,於是釀生不滿,就被魔波旬給念利用,至今仍消極不再現身以為抗議。二○○三年帶頭退轉者楊先生由於私心不遂,於是魔波旬就投念給他,讓他在台灣南北大串聯所有反對 法主者,試圖毀滅大乘勝義僧團。至於這偏向學術的張晉榮先生,則是向一位他認為「有能力可與佛菩薩溝通之神通者」來問事情(雖是一位助教老師多話,告訴他可這麼作),當他對師父 平實菩薩起不恭敬、懷疑之想時,魔波旬就在旁將此念頭極力擴大,再等到張晉榮決定要在自宅擲筊時,當時已無任何一位佛菩薩與護法菩薩在旁善護,固執的他又絕對不會去龍山寺 觀世音菩薩聖像前恭敬請示,所以他也是和楊先生一樣被魔波旬給念加強擴大而退轉了,於是利用至今。然只要學人都能回到尊師重道的根本,與人和敬,削減慢心,魔波旬在正法道場搗亂的技倆即此用盡。
學人當起清淨想、轉念清淨、遠離諍見
魔王兩個技倆:派遣魔眷屬、給惡念於學人,這是魔波旬最畏懼學人知道的,因為被揭露之後,正法道場的學人自知有慢心,可能自身本是魔眷屬,然只要削減慢心,發清淨意,改易自己的魔性,即可轉破法為護法;即使很難轉變,只要能言語與心態上稍加安忍,想與菩薩道侶為伴而非魔眷屬,便不再輕易與魔波旬相應,就可成就自己的佛菩提道之增上緣,則以往魔天之一切俱如過眼雲煙,無須回顧;至於有時生起不清淨念頭時,亦知這往往是魔波旬一直給念擴大串習的結果,無非是令自己擾亂道場,引發諍見,與大眾鬥諍;學人即轉念想:「我已歸依三寶、已受菩薩戒,我畢竟是一位菩薩,意識心也不會隨意作如此不如理作意想,這念頭頂多是我末那識所引發的過去生不好的種子,這是過去世的心性使然,但之所以還會繼續渲染擴大,這都是魔波旬在背後搗蛋的結果,因此我不再理會即可,即是奉還給魔波旬去讓他自己受用;我應當清醒過來,馬上清醒過來,如同作了惡夢時每個人都想要快速醒過來一樣,我現在就應馬上清醒,馬上生起不同的作意,轉清淨想,或是念佛、憶佛、恭敬師父真善知識想。」
魔眾當想何苦加害世間,令過去生眷屬愁雲慘霧
這些來到正法道場的魔眷屬來來去去,若以後回到魔天時,要想清楚:你在世間所為,是害苦了過去生的父母親人,讓他們在人間更加痛苦;且還想要對證悟者不利,卻不想想你的主子波旬威力這麼強大,他怎麼不來直接害死我們?卻要你在學人旁邊給惡念,要你去作種種破壞佛法的事?你們也可聽聽魔天主的兒子—王子導師、商主的看法,因為他們是將來要繼任天主的人,他們也在魔天宣揚佛法、演說佛法;如果佛法是錯的,為何魔天主波旬要容許自己的兒子在魔宮宣揚佛法?即使魔天主有強大的威勢,對此也只能接受;因此你們可以去向仍住於魔天的導師、商主二位請教為何他們要學佛?他們過去生又是怎麼樣的學佛因緣?你們也可到 彌勒菩薩說法的兜率陀天內院,現身聽法。總之,還請好好把握自己目前這麼好的天界身,避免來世下墮三塗。
道場學人彼此和敬、尊師重道,一切則無憂
再回到此地學人來說,且不管是否要給念於波旬與魔天眾(給多了恐怕也沒用,但可作一時、偶爾之提醒),除了不清淨念以外,其他的只要是人事、事相上所引發的諍意也應如此快速斷除;總之趕快清醒過來,脫離魔掌,只要想著如何彼此和敬,共同護持正法,則心中生起的不滿就可稍微降伏,這時再彼此退讓一步,各自構思如何善護彼此的心意與想法,便能漸次消弭自身的慢心與諍意,這時魔波旬就難以順勢擴大引發更大的風波。正法道場中人人彼此和敬、尊師重道,魔波旬便再無技倆可施,就只好轉成其他外部的方法,這樣正法道場可內部無憂。
至於魔波旬給念學人的時間與地點並不一定,此外,魔波旬可以在夢中給念,而且他還可以在夢中變化出師父 平實菩薩的模樣,有時連師母的形象一起出現,然後作破壞 師父形象的行為,以引誘學人對 師父失去信心等;如末學夢見過師父 平實導師和師母在經營肉攤子,然當時只是覺得有點奇怪,關心的是 師父是否有使機鋒,所以魔波旬就無可奈何;有其他菩薩還夢見過 師父形象想要使人生淫欲念,如是皆魔波旬在正發意菩薩夢中所為之變化。
⑯ 揀擇與未來
基本上,在正法道場的小參室中不恭敬師長者有三種人:第一種就是他自身心性有極大的問題;第二種是他心性雖有問題,然平常要由波旬、小嘍囉來投予惡念以擴大;第三種是他很久以來就由波旬、小嘍囉投予惡念,漸漸形成種子勢力。然不論是哪一種,都是要對自己不恭敬三寶懺悔,因為在小參室時,畢竟無波旬、小嘍囉可以投予惡念,所有的言行還是要自己負責,這不正經、怒罵、不恭敬、甚至對外人使出禪門機鋒等,都是代表對勝義僧寶的輕蔑,這就會有惡業果;其實如是者大多過去毀謗過三寶,這一世應儘速對眾懺,懺悔毀謗三寶的重罪,拔除罪根,恭敬三寶,於 法主不應起任何異心,如是更求生極樂,以免被自身心性及性障牽累、被波旬利用而遲早下墮。
至於法主 平實菩薩對大眾演經說法時,學人的冤親債主即魔波旬麾下小嘍囉本住在學人身中,是可以投諸惡念,比如對 法主有所質疑、不滿、輕視、貶抑之想;簡而言之,學人只要生起這些念頭,就應警覺,莫要隨之流散、引發,應當捨除這些惡念,知悉這就是波旬等人的技倆。
應對治自己的惡質心性,尤其是慢心
為現在、往後大眾能揀擇這樣受魔蠱惑而有力破壞與擾亂佛法者,來到正法道場的大眾可一分一分對治自身的貪欲、瞋恚、慢心;尤其是慢心,從與人的應對中將自己的慢心一點一滴地消除,這也是學人應自行調整的地方。佛世時有次法會上三十億菩薩(梵語之「億」可有三解:華文對應的「千萬、百萬、十萬」,在此可作「十萬」解,即共有三百萬眾)想要守護 釋迦如來難得可貴的正法,但 釋迦如來就說了這其中只有八千位菩薩可以真正護持正法,這是因為其他的人心性剛強難化,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性(不能自調),雖然這些菩薩們對大乘法有信根,也會由於願力而在後末世來到正法道場中,但是因為個性剛強,自己難以調伏,於見取見執著而無端生事,就會在各種事相上產生大大小小的諍訟鬥諍,自身也不知應當懺悔改過,也不能聽受好言教導,也不思擇改變,所以即使是與他教誨應當如何,其心中總是不服,難以真正受持、護持這難得的大乘如來藏正法輪。[1]
[1]《佛說慧印三昧經》:「爾時,眾會中三十億菩薩,皆叉手起住白佛言:『我等能忍是無數阿僧祇劫擁護菩薩行。』諸菩薩各以身上衣供養佛,便即起願。佛語彌勒菩薩言:『念若本所願行,於後當持是法。於是三十億菩薩中,八千菩薩能持是法耳;其餘菩薩者,皆剛強,不能持法,於後皆當亂我法,亦不悔,亦不持。彌勒!有七事起菩薩意。何等為七事?一者,起菩薩意。二者,法欲盡時,護法使不盡,起菩薩意。三者,為十方人、非人起哀,起菩薩意。四者,見菩薩便起菩薩意。五者,施與起菩薩意。六者,見他人起菩薩意,便效起菩薩意。七者,聞佛身有三十二相端正、人向讚歎,便起菩薩意。彌勒!是為七事。其可起怛薩阿竭菩薩意,其護法使不盡,其哀十方人、非人起菩薩意,是三昧輩能護菩薩意,疾得阿惟越致。其四輩起菩薩意者,皆為剛強菩薩。』」《大正藏》冊十五,頁463,中8-24。
《佛說如來智印經》:「爾時,會中三十億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守護如來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之所修習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各各脫身所著上衣,奉獻如來,發無上願。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汝當善聽!彌勒當知,此是汝事!於未來世後五十歲,當護此經!』彌勒白佛:『唯然,世尊!我當守護!』佛告彌勒:『三十億菩薩中,當有八千菩薩護持正法。其餘菩薩未能自調,不護正法,於後末世於如來阿僧祇劫之所修集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法之中,當起諍訟,輕毀不說,不能聽受,不能護持。彌勒!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大正藏》冊十五,頁470,中10-下4。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