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出生諸法者—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法身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一切佛語心品之4〉說: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1]
《成唯識論》卷3引《大乘阿毘達磨契經》聖教說: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9〈第六分法性品 第6〉說: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3]
《成唯識論》卷10說法身: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4]
因此,能生諸法者,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法身」,當如是「會通」。
⑤ 阿含、般若、唯識經典共說一乘道真如
第一轉法輪二乘聖典《阿含經》說「聲聞乘的四聖諦、緣覺乘的緣生法」皆是「不離如、不異如」。《阿含經》為了扣緊這「真如」的意思,將「真實」(真實審諦;審諦真實)、「不顛倒」、「不離如、不異如」合在一起宣說;真實不顛倒的「如」就是常恆不變的「如」,有時在大乘經亦譯為「真如」的實相「如」(梵語同一個字)。《雜阿含經》卷16說四聖諦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5]《雜阿含經》卷12更說明緣生法隨順緣起而生是:「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6]
且,世尊在阿含時期已透露了可以證得這「真如法」,並說這是「一乘道」,由二乘人結集在《阿含經》中,例如《雜阿含經》卷44說:「爾時,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能淨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7] 這「真如法」也被聲聞聖弟子們所引用,然畢竟這「真如法」的真實意旨是由 世尊在般若時期親自演說,因此這些示現聲聞相的不迴心弟子們,不解所聞的大乘經典,只能如此結集成二乘經典,記錄了「一乘道、得真如法」,是依於解脫道而說,也是為了支持解脫道不落入斷滅空而不得不結集於四阿含諸經中。非如 文殊師利菩薩率領 阿難、舍利弗、摩訶迦旃延、阿那律等尊者在半年後七葉窟外千人大結集時,所結集的大乘經典所說具足成佛之道的次第與內涵。
第二轉法輪般若時期的聖典《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13〈第三分真如品 第19之1〉說:「若諸佛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24〈初分菩薩住品 第48之1〉說:「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應自住真如,亦勸他住真如,恒正稱揚住真如法,歡喜讚歎住真如者。」[9]
第三轉法輪唯識時期的聖典《解深密經》卷3〈分別瑜伽品 第6〉說:「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10]
綜上可知,二乘阿含解脫道皆依大乘所宗之真如而施設建立,《阿含經》從來沒有離開過大乘法所開示的真如,所依都是大乘賢聖所證的第八識真如,否則二乘涅槃解脫即不得逃脫斷滅空的斷見外道論!觀乎阿含期諸經所說「名色由識生」……等聖教,可知三乘菩提同說真如!然今張志成離於第八阿賴耶識心體而另行求覓真如,必不可得,只能墮於想像建立之假名真如,性空唯名而無真如之實,只是思想玄學而非佛法中的義學。
⑥ 華嚴、阿含、般若、方廣唯識、法華涅槃五時說如來藏
第一轉法輪阿含時的《央掘魔羅經》卷4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為無量煩惱覆。[11]
阿含時的《央掘魔羅經》卷2說:若實若諦者,所謂如來藏;第一義常身,佛不思議身。[12]
阿含時的《增壹阿含經》卷1〈序品 第1〉說: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13]
第二轉法輪般若時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8〈第十般若理趣分〉說:一切有情皆如來藏。[14]
般若時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般若波羅蜜多品 第10之餘〉說:賴耶妄熏習,隱覆如來藏。[15]
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時的《大方等如來藏經》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16]
唯識時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一切佛語心品之2〉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17]
華嚴時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6〈離世間品 第38之4〉說:知一切眾生界悉入如來藏。[18]
華嚴時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4〈十迴向品 第25之2〉說:如來藏身不生不滅。[19]
涅槃時的《大般涅槃經》卷7〈如來性品 第4之4〉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20]
這五時: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方廣唯識時、法華涅槃時,皆宣說如來藏;即此可知如來藏本可「會通」三乘菩提一切法。若不能會通三乘一切法及世間一切法,則如來藏即非宇宙萬有的本源,則佛法即非圓滿法、究竟法,故說佛法中必定要有一法會通所有世間法及三乘菩提出世間法,方是究竟而圓滿的世出世間法,如是成佛者方可名為一切智智的聖者。今觀張志成的主張,是想要佛法成為不圓滿、不究竟的法,而且要成為意識思惟所能知、所能到的想像法,這是破壞佛法的惡行而非護持佛法。
⑦ 阿含密指阿賴耶識,華嚴、般若、唯識皆說阿賴耶識
根據《阿含經》記載,如來在第一轉法輪時,有密意說阿賴耶識,此有二處:(1)如來方示現成正覺時,(2)如來為比丘說法時。至於若依真實法義申論,則有多處,師父 平實導師之七鉅冊《阿含正義》已詳明此理。在此但說上述這二處:
(1)南傳二乘尼柯耶《相應部經典》卷6說:
依我所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悟,寂靜微妙,超越思、念之領域,深妙唯賢者始知。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欣)阿賴耶。諸人依於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欣)阿賴耶,而難見此理;此理者,即所謂依緣、緣起是。此理亦難見,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捨離、愛盡、離、滅、涅槃是。我若說法,諸人難了解我所說者,我是應所疲勞而煩擾。[21]
這「阿賴耶」Ālaya,即眾生因地阿賴耶識,由於有此識故得有輪迴—「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眾生對於阿賴耶識的功德執取不已,造諸後有業故生死輪轉無有休歇。中譯經典則有本緣部的《佛本行集經》卷33〈梵天勸請品 第36之2〉說: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證法,此法甚深、難見難知,如微塵等不可覺察,無思量處,不思議道。我無有師,無巧智匠可能教我證於此法。但眾生輩,著阿羅耶(隋言「所著處」),樂阿羅耶,住阿羅耶,憙樂著處,心多貪故,此處難見,其處所謂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處相生,此之處所,一切眾生不能覩見,唯佛能知。又一切處疑道難捨,一切邪道滅盡無餘,愛之染處盡皆離慾,寂滅涅槃。我今雖將如是等法向於他說,彼諸眾生未證此法,徒令我勞,虛費言說。」[22]
此經所說與南傳尼柯耶所說內涵相同,由於這是早期的譯本,「阿賴耶」在此譯為「阿羅耶」。
(2)南傳二乘尼柯耶《增支部經典》卷4說:
諸比丘!有情愛樂(阿賴耶)所執處、欣悅所執處、歡喜所執處,如來說示非所執處法時,彼進聽、傾耳、知喚起心。諸比丘!由於如來、應供、正自覺者之出現,此第一之希有未曾有法出現。[23]
上引經文的「所執處」是義譯,譯者註解說此字音譯是「阿賴耶」(但他放置註解處則不理想,宜依中文習慣放在「所執處」後比較清楚),即經文有「愛樂阿賴耶、欣悅阿賴耶、歡喜阿賴耶」;此與聖 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本》卷上所引《增壹阿含經》(《增壹阿笈摩》)的內容一致:「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斷除執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阿賴耶性)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24] 以上相同內涵皆見於《增壹阿含經》。北傳《增壹阿含經》卷17〈四諦品 第25〉則作略譯,將「愛樂阿賴耶,欣悅阿賴耶,歡喜阿賴耶」譯為「多有所著」[25],此即「所著=阿賴耶」,如前本緣部《佛本行集經》之「著阿羅耶(阿賴耶)」註明為「隋言『所著處』」之意。
以上所引這二處皆密意說眾生因地愛樂欣喜(執著)此第八阿賴耶識以及所現起的諸功德,令眾生於此三界中分段生死相續。
第二轉法輪般若時期的《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2〈顯示世間品 第12〉說:「所謂了知阿賴耶等諸『能緣心、無能緣心』相。」[26]
華嚴時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9〈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27]
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時期的《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36〈勝慧波羅蜜多品 第11之4〉:「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造作執持薰習功能,有無量力。」[28]
唯識經典《大乘入楞伽經》卷2〈集一切法品 第2之2〉說:「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其餘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29] 以住地菩薩方能通達故。
由此可知,三乘諸經皆意指乃至明說:「阿賴耶識」即是一切世間法及三乘菩提一切出世間法的本源,能出生三界有情的名色等諸法及十方一切世界器世間故;說證悟此「自心第八阿賴耶識」後,自當「會通」諸經所說萬法的本源。今張志成不想要證得能會通一切萬法本源的第八識,想要的只是意識思惟所知的支離破碎的佛法思想,捨棄了佛法實證的全面函蓋一切法的義學,只能稱之為愚人,不可謂為智者。(待續)
[1]《大正藏》冊16,頁510,中4-5。
[2]《大正藏》冊31,頁14,中22-23。
[3]《大正藏》冊7,頁937,下18-19。
[4]《大正藏》冊31,頁58,上21-22。
[5]《大正藏》冊2,頁110,下6-7。又,《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 分別聖諦經 第11〉說明四聖諦是:「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藏》冊1,頁469,下1-2。
[6]《雜阿含經》卷12:「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大正藏》冊2,頁84,中16-24。
[7]《大正藏》冊2,頁322,上29-中2。
[8]《大正藏》冊7,頁619,上9-11。
[9]《大正藏》冊6,頁658,中6-8。
[10]《大正藏》冊16,頁699,下18-19。
[11]《大正藏》冊2,頁539,上21。
[12]《大正藏》冊2,頁530,下6-7。
[13]《大正藏》冊2,頁550,下3。
[14]《大正藏》冊7,頁990,中3-4。
[15]《大正藏》冊8,頁911,下28。
[16]《大正藏》冊16,頁457,下25-26。
[17]《大正藏》冊16,頁489,上26-27。
[18]《大正藏》冊10,頁299,上25-26。
[19]《大正藏》冊10,頁131,中5-6。
[20]《大正藏》冊12,頁407,中9。
[21]《相應部經典》卷6,《漢譯南傳大藏經》冊13,頁233,上9-13。節錄相關的巴利文經文(從網路擷取):
「Ālayarāmā kho panāyaṃ pajā ālayaratā ālayasammuditā. Ālayarāmāya kho pana pajāya ālayaratāya ālayasammuditāya duddasaṃ idaṃ ṭhānaṃ yadidaṃ idappaccayatāpaṭiccasamuppādo」。
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301m.mul5.xml
[22]《大正藏》冊3,頁805,下15-25。
[23]《增支部經典》卷4,《漢譯南傳大藏經》冊20,頁220,上5-7。節錄相關的巴利文經文(從網路擷取):
「Ālayārāmā [ālayarāmā (aññasuttesu)], bhikkhave, pajā ālayaratā ālayasammuditā; sā tathāgatena anālaye dhamme desiyamāne sussūsati sotaṃ odahati aññā cittaṃ upaṭṭhapeti」。
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402m3.mul12.xml
[24]《攝大乘論本》卷上〈總摽綱要分 第1〉:「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壹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大正藏》冊31,頁134,上17-23。
[25]《增壹阿含經》卷17〈四諦品 第25〉:「爾時,世尊告阿難曰:『若如來出現於世時,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此眾生類多有所著,若說不染著法時,亦復承受,念修行之,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於世時,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謂初未曾有法出現於世。』」《大正藏》冊2,頁631,中20-25。
[26]《大正藏》冊8,頁629,中3-4。
[27]《大正藏》冊10,頁704,下6-7。
[28]《大正藏》冊11,頁876,上15-16。
[29]《大正藏》冊16,頁594,中29-下2。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