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蕭平實導師弟子

   今年2020/9/24,瑯琊閣有位作者,署名 “誠實的增上班學員”,發表一篇文章—從中秋望月談「唯識正理」和正覺的「三元觀點」,副標題是「一分鐘科學方法勘驗正覺的「現觀如來藏」[1], 作者“誠實的增上班學員”,名字很長,以下以簡短的 “誠實師兄”方便稱呼。

誠實師兄以「唯識正理」自居,認為正覺的法義說法錯誤,並且以自認為是的科學方法,要來勘驗正覺「現觀如來藏」的實修實證,文中又指名道姓:「大家可以請廖瑞青助教老師說說真心話,廖老師是台大眼科醫師,他對視覺傳導的過程,如來藏在大腦變現內相分的過程最清楚,他既是眼科醫師,又被印證開悟能現觀如來藏,對我提出的考題,應該可以現觀內相分直接答對,不必靠死背。大家可以請廖老師跟大家說說:增上班的同修到底有沒有能力現觀如來藏?」

上文的說法並未徵詢末學的看法,導致正覺同修會的多位同修學員,誤以為末學是瑯琊閣的成員,替誠實師兄背書,因而對末學不諒解,且心生煩惱,末學有必要釐清,說清楚、講明白自己的看法,以正視聽,避免讀者誤會。

(一) 誠實師兄自己說沒有現觀如來藏,又提供錯會的醫學解剖圖來勘驗正覺的開悟

1. 誠實師兄很誠實的表明自己沒有現觀如來藏,無法現觀如來藏

從「中秋望月」一文通篇讀來,確是如此,誠實師兄完全誤會「現觀如來藏」的意思。七住位的明心菩薩透過參禪的過程,經由善知識的引導點撥,找到不生不滅的心體如來藏在何處,從那一刻開始,他很清楚的知道真心(第八識)和妄心(前七轉識)的不同,同時開始悟後觀行、內門起修的過程,以便進一步認識體驗如來藏的種種自性、相用;當然,破參前,如來藏的相關知見非常重要,相關正知見非常多,個人謹依自己的聞思修和體驗,舉出參禪最根本重要的兩點知見:

(1) 如來藏是自性清淨、常住不滅的心體,是萬法的根源、生命的實相,這是一切法和三乘菩提的最根本核心概念,其中的論述說明涉及許多層面,請容末學稍後再談。

(2)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了別六塵如果不能認同這點,就幾乎可以確定:在觀行的體驗上一定無法區分出第八識、第七識、前六識的異同,當然就不知如何現觀如來藏。例如,瑯琊閣提出:第八識可了別「色法」中的色、聲、香、味、觸五塵[2],這樣的說法立刻使人生起下列疑問:當您看見一朵很漂亮的紅花時,是您的眼識還是第八識在了別紅色?眼識所分別的紅色和第八識所分別的紅色、二者有何不同?以這種錯誤的如來藏知見為前提,又如何能夠找到如來藏、現觀如來藏呢?即使是因為善知識的因緣、而知道了密意,也無法進一步深入體驗如來藏的種種自性,那就只能以意識心來揣摩想像唯識學的種種理論學說,就會導致誠實師兄自己所說的:「當末學確認自己的確沒有開悟、見道、沒有能力現觀如來藏時,心裡非常恐怖」,末學心中非常非常地不捨,相信誠實師兄是一位誠實、善良的學佛人、求道者,卻也無法理解:為何誠實師兄不願向 引導您證悟的老師善知識請教,重新上山打三求取證悟如來藏而得現觀,來化解自己的疑惑呢?因為吾人證得如來藏之後都是可以現觀如來藏的體、相、大,反而一味地相信瑯琊閣的種種異說,否定自己的開悟和正知見?誠實師兄又說:「末學花了這麼多時間寫這篇文章(中秋望月),目的不是要批判正覺,也不是要和講堂作對,而是深自慚愧和恐怖。」末學可以感受到誠實師兄內心的惶恐和矛盾,從他的文章看起來,卻又認同瑯琊閣的觀點,反過來批判正覺的種種法義,末學真的是百思不解。上述(1) (2)兩點其實就是唯識學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第八識恆而不審」,末學只是以自己的感受體驗稍加說明而已。

2. 誠實師兄以錯會後的醫學想法,誤以為在視覺傳導路徑的六個不同部位可以看到影像,並以此來勘驗正覺的開悟

誠實師兄在「中秋望月」一文中,提供眼神經解剖學的圖檔 (改編自和Anatomy of the Visual Pathway 【https://entokey.com/neuro-ophthalmology-3/】),圖檔中描述視覺傳導路徑,誠實師兄並說明:根據科學研究,光線進入眼睛之後,會在視網膜後方的七個部位出現七種不同的影像:(1)視神經;(2)視神經交叉;(3)視束;(4)外側膝狀體;(5)前視輻射;(6)後視輻射;(7)視皮質。」

視覺傳導路徑的解剖圖是目前醫學研究的共識,末學也認同,但會產生影像的地方只在(7)視皮質,而(1)到(6)的不同部位,都只是電化學訊號傳導的路徑,不會有影像產生,以誠實師兄所舉的弦月(外色塵、外相分)為例,眼球觸弦月外色塵,月光照到眼球,通過瞳孔在視網膜上呈現一個上下左右顛倒的反向月亮影像,然後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將它們感受到的弦月光轉化為電化學訊號,再藉由(1)視神經傳導,經過(2)到(6)的不同部位,最後到達大腦後部的枕葉區(7)視皮質(又稱為大腦視覺區),在大腦的視覺區,所對應到的弦月電化學訊號仍然是左右相反、上下顛倒;可是我們在視覺區所看到的弦月影像(內色塵、內相分),卻是和外色塵弦月一樣的一個不顛倒的影像,大腦的視覺區如何將電化學訊號轉化成影像,使人可以看見弦月,目前的科學研究仍然不清楚。

再簡單總結一下,目前的科學研究結論是:影像進入眼睛之後,會在視網膜上呈現一個上下左右顛倒的影像,然後透過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將影像轉化為電化學神經訊號後,再經由後方的視神經等六個不同部位的視覺傳導路徑,最後到達大腦後部的視覺區,在此處的大腦視覺區才又將神經訊號轉變成為直立不顛倒的影像;眼神經解剖學的圖檔為了幫助讀者的理解,所以用影像圖示的方式來表達不同部位的解剖構造和其對應的顏色訊號傳導,並不是說在視覺傳導路徑中的這六個不同部位都可以看到內相分影像的,因為這六個不同部位的視覺傳導路徑並不是大腦視覺區(勝義根)是不可能產生內相分、而讓我們看到影像的,無論是唯識正理或是醫學科學研究都證明是如此。

誠實師兄誤會上述的神經解剖學的圖示,以錯會的醫學認知來要求正覺同修會所有明心的菩薩、義工、助教、親教師、甚至 平實導師,要能夠在看不見影像的視覺傳導路徑上看見影像,說這才是現觀如來藏的運作,還特別強調:勘驗是否能現觀如來藏的運作,就是要這樣用科學勘驗!一翻兩瞪眼,有現觀就是有現觀,沒有現觀就是沒有現觀。這就是科學!誠實師兄先以誤解的如來藏知見,導致無法現觀如來藏,後又以錯會的醫學認知要來勘驗正覺的開悟現觀,錯以為這樣就是真正的開悟,真的是誤會很大。

近幾十年來,有關細胞生理, 生化或神經傳導的基礎研究,的確是有許多重大的進展,可是物質現象如何轉換成大腦中的影像而被吾人了別認知,則完全是「心」的功能作用,「心」和「物」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屬性分類,「身、心」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互相配合成就身心統一而完美巧妙的整體運作,目前的科學研究仍然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雖然現在是科學當道,但請大家不要太過迷信所謂的科學研究、看法和數據,科學研究實驗都必須先建立假說(hypothesis, 對於想要探討的問題先提出可能的答案解釋),然後再設計出可以證明假說的實驗步驟,再分析所得到的實驗數據,並加以討論,最後下結論,過程中充滿了許多人為主觀的預設立場,並且也常常對於不支持假說成立的數據忽視或避而不談,以真正嚴格、理想的科學標準來說,仍然是相當的粗糙。

並且目前的科技進展都仍是在物質上用功,想要從「物」上瞭解「心」,對於「心」的研究幾乎仍然是摸不著邊例如尚未有任何科學儀器能夠測出人類大腦中的感受、情緒或想法,所以要探討「心 」的功能作用、什麼是實相心?…等等這一類的問題時,不能一味地認為要能夠用種種科學儀器來檢驗「心」的功能作用,才是合乎科學的,必須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佛經中 佛陀的開示提供了我們正確的方向和作法,佛陀是透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實證,才完全了知人體身心的所有功能運作,這是真正合乎生命科學的實際操作實驗和探討。而目前的科學研究仍然只偏重於物質現象的實驗,而且發展也才不過是數百年的時程而已,科學實驗仍然是不斷地從嘗試錯誤中學習改進的過程中;末學透過老師善知識的佛法教導、直接信受 佛陀的實際操作結論,正確的觀行體驗,自己可以親身證明 佛陀的教導是非常合乎真正的科學精神的,確實是可以改善身心的種種煩惱痛苦,使人可以逐步的往成佛之路邁進,學習成就像 佛那樣完美的至真、至善境界,證明阿賴耶識是可以現觀的。

誠實師兄能夠寫出「中秋望月」這樣的文章,代表他的世間邏輯思辨力是很強的,又能夠引用神經解剖學的醫學看法,來強化他的論述,這些都足以證明誠實師兄是一位具有很好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是高級知識分子,並且是世間智者;只是,佛法是世出世間法,是遠遠超越世間法的,無法以世間邏輯和世俗智慧來類比、想像、和推論。佛法的修證必須要跟隨真正的大善知識學習、以恭敬心求法,實修實證,還要有佛菩薩的護佑加持,才稍有可能明心開悟。末學推測:誠實師兄很可能沒有一步一腳印的作無相拜佛功夫,也沒有很踏實的觀行五陰十八界,更沒有在打禪三時徹底弄懂 “如來藏是自性清淨、不生不滅的心體” 這一個根本知見,私心裡也不認同 “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了別六塵” 基本上就是否認了「第八識恆而不審」這一根本知見,因此雖然是因為和善知識的善緣而知道了密意,卻無法真正弄清楚和體驗到:「八識有其各自不同的體性、相貌、和功能作用,不相混濫」,悟後久了便無法記憶而忘失了,對於八識之間如何相互和合運作,也一直無法現觀,心中一直存有疑惑,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個人不反對誠實師兄出面寫懺悔文。

(二) 確實有「內相分、外相分、內六入、外六入」等名相的事實內涵,可讓學人聞思觀行體驗,並且是「斷我見」的重要觀行內容基礎

如上所說,目前的科學研究仍然不清楚:大腦的視覺區如何將電化學訊號轉化成影像?而誠實師兄在「中秋望月」文中,舉出的陸正元老師和許正翰老師的說法為例,認為正覺的說法錯誤:

(1) 陸正元老師在《邪箭囈語--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目》說:六塵,即是色、聲、香、味、觸、法。相對於六識能見的自性名為見分,此六塵則名為相分,相分又有內、外之分。外相分為如來藏藉四大所成之五色根所接觸,而有與扶塵根相對應之外五塵及外法塵,此即為外六入;內相分則是如來藏將所接觸之外六塵,轉成電化學訊號透過感覺神經傳送至五勝義根之頭腦中,再由如來藏將這些訊號於頭腦勝義根中變現成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內相分,以及其上所顯現之法塵,此即為內六入。其後再由意根之作意,而由如來藏出生前六識之部分或全部來加以了別內相分六塵境。

(2) 許正翰老師在正覺影音視頻【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46集(識之見分與相分--二)】說:我們能見色、聞聲,乃至知法的整個過程,也是同樣的道理。眼根所攝取領納的外相分,在眼珠內視網膜的影像是呈現倒立的,眼球接觸外色塵時,如來藏便將它轉換成非倒立的內相分似色相。內相分現起的時候,因為末那—我們的意根—觸內相分色塵而起了了別之作意,眼識見分便隨內相分而起,能夠辨別青黃赤白等顯色。

末學完全認同上述兩位老師的說法,完全符合末學所了解的唯識正義和目前的醫學研究,也彌補了醫學研究中許多未知的生命現象。可是誠實師兄卻以瑯琊閣的論點[3]來否定正覺對於「內六入、外六入」正確且詳實的解說[4],底下末學將正覺的觀點和瑯琊閣的說法並列陳述,並作辯正說明。

正覺的觀點首先引用 世尊的聖教《長阿含經》卷8:「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5],依據上述經文,「外六入」是指身體外的六塵透過五色根的扶塵根與意根進入身體內,外六塵是物質色法「外六塵」、「外相分」、「外相」這三種名相指的都是同一種事實內涵;如來藏藉著五色根將所接觸之外六塵,轉成電化學訊號透過感覺神經傳送至大腦中的五勝義根,再由如來藏將這些訊號於大腦勝義根中變現成色、聲、香、味、觸等內五塵相分,以及其上所顯現之法塵,這就是「內六入」,之後再由意根觸法塵,才能有前六識的生起,意根是心,內相分法塵是如來藏所變現的心法,似色非色;相對於外六塵、外六入是物質色法,內六塵、內六入則是似色非色的心法,同樣地,「內六塵」、「內相分」、「內相」這三種名相指的也都是同一種事實內涵世尊的聖言教說有「外六入」和「內六入」,這是依五陰身外六塵或是身內六塵而說的,而有「內、外」之分,也是隨順一般人的認知而說,合乎科學醫理的研究,更是合乎唯識正理,完全符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正確說明,合情合理合「法」。平實導師在書中特別強調:「其實一切有情的六識心、覺知心,從來都不曾接觸到外六塵;因為不知這個事實,所以把外六塵執著為自己親身接觸的法,就認為外六塵實有。若能確認自己從來都不曾接觸到外六塵,所接觸到的一向都是自心如來藏變現的內相分六塵,就能確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妙義了。但這不是二乘聖人所能知道的,只有菩薩隨佛修學而證以後,才可能確認的;所以二乘聖人執著外法實有,菩薩則認為眾生所認知的外法,其實都只是自心如來藏變現出來的,所以就從外法不曾被自己所觸知的事實,而說外法非實有。」(p. 266)不但符合世尊的聖教,也符合眼科醫學上的事實。

瑯琊閣的說法:1「外六入」是指六塵,「內六入」是指六根—五根加意根。前五根是指「淨色根」,不是眼睛可以看見的扶塵根(又名浮塵根)。所謂「根」,是識生起的主要「增上緣」,扶塵根沒有發識的功能。「六入」整體指的是五塵接觸五淨色根、法塵接觸意根而生起覺知的過程,並無「內、外的接觸」之分「六塵」就是六根所接觸的境界,眼根所觸的就是色塵,乃至意根所觸的就是法塵,「塵」沒有內、外之分。

辯正:1「外六入」和「內六入」是 佛金口所說,如果「外六入」只是指六塵,而不進一步區分外六塵、內六塵,如果「內六入」只是指六根,而不進一步區分五扶塵根、五勝義根,那 佛世尊為何要說有「外六入」和「內六入」?為何要有「內、外」之分?很明確地,正覺的說法才能正確地解釋為何會有唯識「一物四境」的說法:「天見水為琉璃,人見水為清水,鬼見水為膿血,魚見水為窟宅。」又以誠實師兄所舉 天上的弦月為例,不同人看到月亮會有不同的的感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小時候,聽信這樣的傳說:「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看到月亮時會有恐怖害怕的感覺,同樣的弦月外色塵,其上的內法塵又都不同;「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則是另一類聲塵的例子,在在都說明有「內六塵」和「外六塵」不同的事實,不是瑯琊閣隨便的一句「違背唯識無境正義」,就可以任意否定的。

瑯琊閣的說法:2沒有正覺發明的「內相分、外相分」,因為月亮、月光、眼球、眼球視網膜上的月亮影像、大腦等,通通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有根身、器世界、種子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這些法通通都在阿賴耶識裏面,沒有在阿賴耶識之外!它們都是阿賴耶識的相分,它們都在同一個地方,即:都在阿賴耶識裡。既然都在同一個地方,怎麼會分成內相分、外相分?

辯正:2「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大家都認同,這句話有「內、外」二種涵意:就外部來說,山河大地器世間,都是由許多共業有情的阿賴耶識所共同創造的,這個是佛法唯識的共同看法;就個人五陰內部的來說,各自的阿賴耶識能夠將身外的外六塵物質色法變現為似色質的內六塵心法,使得非物質的前六識心能夠接觸了別,外六塵物質色法與內六塵心法是不同的,眾生都誤以為有真實的外色法被自己所接觸到,都不知道自己從未碰觸到外色法,都是從身內六識覺知心的影像來想像有真實的外六塵,眾生不知「內六塵」和「外六塵」的不同差別,這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非常有必要分別清楚「外六塵」和「內六塵」的不同。

「相分」當然是相對於前六識的「見分」而說,將前六識「見分」所接觸的「內六塵」施設為「內相分」,依據事實言說表義,讓讀者可以明白,請問這樣有何不妥?相對於「內六塵相分」,將五陰身外的「外六塵」施設為「外相分」,表義清楚,合情合理,你我都知道正覺所說的「內相分、外相分」所指涉的事情是什麼;反觀誠實師兄所說:這些法通通都在阿賴耶識裏面,沒有在阿賴耶識之外!它們都是阿賴耶識的相分,它們都在同一個地方,即:都在阿賴耶識裡。既然都在同一個地方,怎麼會分成內相分、外相分?,末學真的是不知道誠實師兄的意思是甚麼,這樣說可以教導眾生明白五陰身內的「內六塵」和五陰身外的「外六塵」有何不同嗎?還是只是為反對正覺所施設的「內相分、外相分」名相而已?阿賴耶識變現「外、內六塵」,但從不了別六塵 (第八識恆而不審),了別「內六塵相分」是前六識的功能;前六識無法觸「外六塵」,阿賴耶識不了別「內六塵」,正覺依前六識「見分」的了別功能將五陰身「內外的六塵」施設為「內相分、外相分」,完全合於唯識義學,並無任何不妥

瑯琊閣的說法3正覺從來沒有説明眼識的「能變性」,只說了明眼識的基本了別作用。唯識正理:每個識都有能變的作用。所以每個識都稱為「能變識」。不是只有阿賴耶識能變。眼識會依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月亮影像,變出眼識自己的「親所緣緣」——月亮影像。

辯正:3唯識學理說:現行八識能由其自體而變現出見分與相分二分,稱為果能變。以眼識為例,眼識自體是由阿賴耶識體內的種子出生,同時變現出見分與相分,無論怎麼說,眼識的見分和相分都是由阿賴耶識所出生,而且眼識的出生是以眼的勝義根觸內色塵為緣,才能由阿賴耶識流注出眼識種子,使眼識出生現行,並產生了別色塵的功能;末學認為這是屬於唯識增上慧學的部分,最好是由已證悟、有現觀眼識見分和相分能力的菩薩來說明比較好,如果是連“八識有其各自不同的「體、相、用」差別”都還分不清楚,那如何能現觀唯識的增上慧學呢?至於眼識的「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也就暫且不用討論了,如果自己無法現觀,卻拿別人的理論說法來爭辯誰對誰錯,這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

末學最後謹恭引《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的經文:「眼識依賴耶,能見種種色,譬如鏡中像,分別不在外。所見皆自心,非常亦非斷,賴耶識所變,能現於世間。」[6] 末學認為正覺所闡述的法義完全是依據以上經文而說,也請大家參考比對。

如果我們將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一輯有關「內六入、外六入」的內容與瑯琊閣的論述互相比對,就可以發現兩者實在是差距太大,高下立判,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末學從未看過哪一個善知識可以將「六入」這個法解說得如此鉅細靡遺,大家都知道「六入」是緣起法十二有支當中的一支,大家耳熟能詳,幾乎都可以琅琅上口,可是又有誰可以真正明白「六入」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呢?導師在書中引用《長阿含經》的經文,從「內六入、外六入」的定義開始,詳細說明清楚;書中也以「六入」來連結會通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說明它們之間的生起次第、相互之間的關係;平實導師可以將「六入」這個法,從 “實相界的第一義諦”說到“現象界的世俗諦”,反過來也可從“現象界的世俗諦”說到“實相界的第一義諦”,左說右說,橫說豎說,都不會令人覺得有違和感,這完全是有修有證、有觀行體驗、已融會貫通三乘佛法的大善知識所開演的勝妙法。如果學人有福氣,能夠以開放的心靈信受,理性思惟,並確實在日常生活中觀行體驗,相信可以很快地契入三乘佛法的要義。反觀瑯琊閣以拼湊出來的似是而非的學術理論,法義疏漏,寥寥數語,論理常常前後矛盾而不自知,常令人不知所云,卻又自信己意,任意隨便地就否定正覺合於聖教也合於現量的論證,那些離開正覺而信受瑯琊閣觀點的師兄姊們,您們真的看得懂瑯琊閣在說些什麼嗎?

(三) 如來藏是自性清淨、常住不滅的心體,是一切法和三乗菩提的根源和實相心

1. 「如來藏是自性清淨、常住不滅的心體,含藏諸法種子,能生萬法」,這一根本知見是唯識學最基本的要義,也是實證的標的,觀行的樞紐,諸經中已經分明指出。第八識如來藏是自性清淨常住不滅的「心體」和生滅的「種子」組合而成,「常住的心體」和「生滅的種子」,兩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分割;種子本來就是常住心體的一部分,如《楞嚴經》中所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些無漏有為法的種子本來就是常住不滅心體中的功能差別,遇緣則流注現起,緣散則落謝回心體,永不壞滅;不生滅和生滅和合,無為和有為和合,「常住的心體」和「生滅的種子」二者是一個整體,不能切割也無法切割,不住兩邊亦不落兩邊的中道實相,這才是唯識學的根本要義;這也是正覺同修會三十年來所教導於學人的根本正知見,從未改變過,正覺法義的鋪陳和講解全部來自於 平實導師的親證現觀,完全是實證者的自心現量,自心流露。

為什麼末學會如此肯定地這樣說呢?因為自己是依著 導師所教授的知見功夫實修體驗,有了初步的功德受用和實證之後,自然就會知道修行的過程有許多細膩的觀行體驗,是無法用文字完全表達清楚的,也確認 導師所說的初階法義都是可以體會驗證的,對於尚未實證不清楚的高階部分,也不會懷疑,會更加精進努力,祈求佛菩薩的加持,靜待因緣成熟時,能夠現觀實證;只是看書而不實際操作體驗的人,則不容易有「法」的功德受用,對於正覺的法義不太能親身體會驗證。若對於善知識或佛法的正信也不具足,就會心生疑惑,無法安住,結果難免會離開同修會,這也是學法過程的平常事,雖有遺憾,但也只能接受。

由於 平實導師的慈悲,為了要引導學人契入微妙甚深的第一義,把三藏十二部、那麼浩瀚繁多的經論大義,以這個「常住不滅的心體和合生滅的種子、能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正知見,使學人可以很容易的融會貫通佛法要義大概,理解到阿含、般若、唯識等三轉法輪諸經中的佛法原理,都是依第八識如來藏這個常住不滅的心體而說、而次第展開的,從第八識的不同自性、行相和所含藏種子的染淨差別等種種不同的角度,而有無量無邊的不同名相、言說施設建立;許多不容易理解、易混淆的名相,例如 阿含中的「入胎識」、「有分識」、「窮生死蘊」、「涅槃」,般若中觀的「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空性(心)、「真如(心)」、「(諸法)實相」、「實際」、「法性」,唯識經論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阿陀那識」、「如來藏」、「真如」、「自性清淨心」、「法身」、「如來」、「我」,皆是指稱同一第八識心體;在禪宗又稱之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莫邪劍、佛、法、佛法大意、石上無根樹、繫驢橛、花藥欄、綠瓦……等等,可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有無量無邊的異名。第八識如來藏又名空、空性、不空,因為如來藏無形無色而又能生萬法,所以不能只說是「空」,也說是「不空」;這個如來藏「空性」,都是在指稱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或者也可以更進一步說:所有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的一切言說名言,皆是依第八識如來藏而建立演繹,皆是在說明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自性、相貌、和功能差別。平實導師所弘傳的佛法,以第八識如來藏貫通三轉法輪諸經,是完整一體、前後一貫的唯一佛乘,涵蓋三乗菩提,體系完備、有修行次第,是能實證現觀的微妙甚深無上法。

「常住不滅的心體和合生滅的種子、能生萬法」,這一根本核心要義,對末學這十多年來在正覺同修會的參學來說,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義理極成、法爾如是,已經深深地融入內心深處,無可動搖,因為符合聖教量與現量;這個核心根本知見的威德力真的是不可思議,末學從聞思修和體驗的角度來說,無論是聽經聞法、法義思惟、日常生活中的歷緣對境、起心動念,所有的觀行體驗,只要順著這個根本知見,再加上 導師所開示的相關法義說明,就可以對生命的現量及佛法的體驗愈來愈深入;反之,若離開這一核心根本知見,例如,末學偶爾也會為了查詢某些名相的定義,而閱讀學術界的一些學者所著作的唯識學理或是經論註解,知識上是多了一些看法,可是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實修和觀行體驗,幾乎完全使不上力,毫無幫助;有時反而會對已經明白的正知見產生干擾,導致閱讀經論思惟法義反而變得模糊不清。

瑯琊閣最近一直在強調:第八識整個心體都是生滅變動的有爲法[7]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8],完全否定「常住不滅心體」的存在,還批評正覺說:“正覺同修會蕭導師將第八識切割為「不生滅的心體」和「生滅的種子」兩部分,其實是錯解「心體」一詞的意涵。… 不但《成論》,任何佛法經論都沒有這種說法。” 瑯琊閣否定「常住不滅心體」的真實存在,那麼第八識、阿賴耶識就變成只是種子的聚合體,這樣立即會使人產生下列諸多疑問:為什麼這些種子會聚合在一起?是甚麼因素、什麼力量使這些種子聚集在一起?生滅變動的種子住在哪裡?依什麼而住?如何生生滅滅而永不壞滅?如何從無始劫的過去來到現在、又去到未來?這種說法也違反經典中大量「不生不滅」、「非斷非常」的說法或是「如來藏常住不變」、「賴耶體常住」…等等種種 佛世尊的聖教開示,讓佛語變成戲論,末學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第八識是念念生滅,前後變異,相續常的恆行識」,瑯琊閣引用《成唯識論》卷3:【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來論證說沒有「不生滅的心體」。然而《成唯識論》中對阿賴耶識「」的描述說明,白紙黑字說的就是常住不滅的心體,卻硬生生的被扭曲為: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瑯琊閣以阿賴耶識「轉」的生滅有為法的功能特性來否定「恆」的常住無為法性心體,這種以「萬法皆空、緣起性空」的預設立場,無論閱讀再多的經論、引用再多的經文,最終也只能證明自己的說法錯誤,證明導師的說法正確,並且無法證明法界的實相到底是什麼,只會使人越讀越混淆,最後也只能掩卷嘆息;末學的法義辯證能力不是很強,也不善於引用大量的經典文字來佐證自己的論點,完全是從自己的修行體驗感受來談,瑯琊閣這種“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的說法根本違反佛語和所產生的上述諸多疑問要如何解決呢?其實也很簡單,就只要轉個念,單純而直心的信受佛語,不要曲解佛語就都解決了,這才是真正單純而有智慧的作法。看著瑯琊閣的師兄們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寫作,引經據論,企圖扳倒正覺的正確論述,結果反而落得違反佛說,經文又證明 導師的說法才是正確的,真是何苦來哉?!

2. 信佛歸依佛歸依三寶是末學此世所能感受到最安心、也是最終極、究竟的修行境界,當年因為 導師的引導點撥、以心印心,終於確認第八識如來藏所在之處,也獲得了初步的大安心;隨著悟後起修、閱讀經論、觀行體驗,更加確認第八識如來藏是非常真實的存在,眾生都是生生死死卻又永恆的存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方三世諸佛更是真真實實的存在,透過實證第八識和多年不斷地聽經聞法、多聞薰習、思惟觀行,這樣的決定信已經深入到骨隨。

即便是如此,卻也不斷地發現自己仍然有太多的不足,貪嗔癡的習性仍然是這樣的頑強;學佛愈久,越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傲慢、懦弱,是一個得失計較心很重的人;仰望會裡的親教師們,自覺差距甚大,導師本人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完全看不到邊。導師對 世尊、諸佛菩薩的恭敬,深深地攝受引導著我,使我自覺唯一能夠幫助自己的就是不斷地仰賴 佛菩薩、老師善知識的攝受,祈求佛菩薩的加持護佑,徹底放下自己,更謙卑的學習和活著。

自己在世間法上算是福報不錯,年輕時記憶力還不錯,很會應付考試,僥倖考上了第一志願的醫學系,生活無虞;可是在世出世間法的修行上,就使不上力,完全要仰賴老師善知識的指導,從最基本的知見、定力功夫、參禪過程、法義熏習…等等無一不是如此,從來就沒有一點點的心得體會是單靠自己努力而來的;經過多年的消磨慢心,更確信自己是屬於鈍根的修行人,只能老實、踏實的信佛、憶佛、歸依佛,將自己的修行完全交給佛菩薩安排。

曾經,也很崇拜能夠大量閱讀經論、思辨力很強、能夠整理法義的同修菩薩們,後來發覺法義的思惟整理、非常耗費心神和體力,對於自己性障煩惱的修除似乎幫助不大;即使當年思惟整理後、都弄清楚的法義,因為沒有體驗和現觀,過了幾年之後,許多道理細節還是都忘光光了,年齡漸長、記憶慢慢衰退之後,愈來愈覺得間和體力都很有限,法義知見只要抓個大概,觀念方向正確就可以了,時間要完全用在消除煩惱性障、護法修福、深入憶佛、看話頭的定力修習,這些都是自覺最有功德受用的部分。

知道自己能力和心量都很不足,無法隨時隨地都能幫助他人,但至少要心存善念,絕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歷緣對境只要覺察到自己有不善、不如理的作意,就立即第一時間砍掉,當下自責我心、後不復作,並且立刻回到憶佛念或是看話頭;雖然習性還是常常復發,但也只能屢敗屢戰,不斷的警惕自己,不要繼續沉淪在貪瞋癡的業習中。

學佛人不應以「求師之過」的心態來求法、學法,下地不知上地事,老師善知識說法有無過錯不是弟子能夠真正明白的;若老師說法有錯,則是老師自己的問題,老師自己要對 佛世尊三寶負責;尤其是有關修證境界證量的問題,更不應以經論文字表面的意思、世間邏輯的概念,隨意輕率地否定老師善知識;尤其更不應該以揣測負面的心態,來批評師長的身口意行,「但自懷中解垢衣」,哪有時間向外去數落爭辯誰對誰錯呢?

以上,謹從個人在正覺的參學體驗,簡略說明自己對瑯琊閣「中秋望月」一文的不同看法。瑯琊閣的許多師兄姊們其實是末學佛道上永遠的朋友和自家人,更有引領末學進入現代禪、正覺參學的兄長、於己有恩的同修;雖然目前似乎是大家各有抉擇,有那麼些許遺憾,導師更是無限的包容,歡迎這些暫時迷失的師兄姊們隨時回歸正法。末學至誠祈求佛菩薩護佑,加持瑯琊閣的師兄姊們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文中若有法義辯正的疏失,末學自負文責,自己學藝不精,與師長無關,也請不吝指正,若確實有誤,末學自當佛前懺悔修正改進。最後,敬祝各位佛友學法無礙、早證菩提、圓成佛道!

相關閱讀:1.平實導師的慈悲(十):教導證悟弟子如何現觀第八識如來藏

2.【斷章取義猿捉月,緣木求魚安可得?—共誠實兄話月:上】

3.【斷章取義猿捉月,緣木求魚安可得?—共誠實兄話月:下】

 

 

 

[1]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20370662 

[2] 為區分瑯琊閣和正覺不同的說法,凡是誠實師兄和瑯琊閣的觀點都以斜體字標示。

[3] 正覺法義辨正:張志成——蕭平實發明「內相分、外相分、內六入、外六入」等錯誤名詞,違背唯識無境正義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9902875 

[4] 平實導師:六塵與六入,頁265-316,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5] CBETA, T01, no. 1, p. 51, c16-20

[6] CBETA, T08, no. 261, p. 911, c2-6

[7] 正覺法義辨正:爲什麽「真如」和「第八識」都不是「第一因」?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8845451 

[8] 正覺法義辨正:張志成——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是依四緣生起的「依他起性、生滅的有為法」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22023146-

120440658_2565573840400736_7789692823495984578_n.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照世明燈 的頭像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