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世間生活,會遇到各種煩惱,例如色身上的、工作中的、眷屬方面的……等等諸多煩惱,均會如影隨形,且互相參雜交替著。有的人會從一些勵志之心靈雞湯中找尋慰藉,有的人會聽某某法師的開講,學習看開、放下或不執著、不分別等之類的教導。
但這些講法或道理真能讓煩惱深重的我們放下和不執著嗎?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放下和不執著呢?末學在學佛前,曾經為了解決煩惱問題而參加了一些身心靈成長的課程,但這些課程所教導的解決方法大多僅在意識思維層面而已,感覺總是如隔靴搔癢,無法真正解決根本的問題。直到遇到正法,真正有了開始學佛之因緣後,才明白:只有佛法才能從根本上解除煩惱。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我們遇到的種種煩惱,都和自己這個「我」有關係,都是因為執著這個「我」才會有這麼多煩惱。
那麼這個「我」到底是如何出生的?我們又是怎樣認知這個「我」的存在呢?末學在看了 平實導師的《心經宗通》、《阿含概論》、《阿含正義》、《識蘊真義》等書以後,經過了反覆思維,同時堅持拜佛增長定力,以及護持正法累積福德後,終於經由書中的開示,對這個「色身我」是怎麼回事、這個「意識我」是如何生起,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理解。
如 蕭導師在《心經密意》第13頁中開示:【眾生不瞭解這個道理,就以前六識的見聞覺知性作為「我」,作為真常不壞的我;我們依《阿含經》裡面的 佛語,說這個是常見外道的見解,因為這個心不是真正的常,而他們把祂執著為常,所以這種見解叫做「常見」。
這個能見聞覺知的心,其實是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六根與六塵接觸的地方,才會有六識的出現。六識出現的時候,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是由如來藏所生的六根,接觸如來藏所變現的六塵,根塵接觸的時候,由意根的作意,使得如來藏在這個根與塵「相接觸」的地方,把能見、能聽、能嗅、能嚐、能覺、能了知、能了了分明的六識心變現出來,所以就有見聞覺知的你、我、他,以及一切的眾生。】
末學由此初步了知,讓我們產生諸多煩惱的這個「我」,以及因這個「我」所出生的一切法,均為我們自己的根本因如來藏藉緣才出生的;既然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是那麼的不真實,那麼的無常,我們還有什麼必要貪著其中,糾纏不捨而自尋煩惱呢?
對「我」與「我所」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以後,末學因此從根本上思維修正,故煩惱漸能減輕,掛礙也越來越少,終於確定真正的佛法才可以幫眾生徹底解除煩惱,也因此更加感謝 平實導師與堅信正法。
幾天前,看到會裡原任助教的張志成先生之文章,公然否定了內相分、外相分、內六入、外六入,他認為塵沒有內外之分,內外相分的理論是 平實導師的發明獨創,這個說法讓末學感到很詫異與不解!
佛在《楞嚴經》卷1中開示:【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其實這段經文中就已經講到了內相分――佛陀明說「諸法所生」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
三乘諸經中雖然找不到「內相分」三個字,但開示這種意思的聖教語句,在三乘諸經中非常的多;例如《華嚴經》不是也講嗎:「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這就顯示:你看見的、嗅到的、聞見的,乃至你身所觸都是內相分。當我們看到外面的色塵相,其實你沒有真的看見外色塵,只是經由眼睛攝取外相分進來,第八識收到外相分的訊息,就在你的勝義根中變現出一幅正立的影像,然後覺知心就看見了勝義根中正立的影像,就說:「哦!這就是我看見的外面的世界。」其實你並沒有真的看見外面的世界,你所看到的都是自心真如所變現的內相分影像,而那個影像和外境一模一樣,完全沒有差別。
所以 佛陀才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你所看見的諸法(六根)所生的六塵影像,都是你的自心所現,不是講外面的燈光照出來的影像是你的自心所現,而是說你所看見的所有的影像都是你的自心所變現出來的。[1]
所以說,我們所感知到的曾經以為那麼真實的世界,其實只是自己大腦中顯現的「內相分」罷了,我們都是透過自己的大腦才能感知到色聲香味觸法各種塵相。如果像張志成師兄那樣否定有內相分、外相分,否定內六入、外六入,那麼請問:我們的五扶塵根與五勝義根有什麼樣的功能?
五扶塵根所觸到的是什麼?五勝義根所觸到的又是什麼?無論張志成師兄如何施設新的名稱或解釋,它的本質、內涵一樣會是外塵境與內塵境啊!
又,否定了內外相分、否定了內外六入後,如何能具足蘊處界無常的觀行而斷我見證初果呢?要實證初果,還必須要有未到地定作支撐;如果沒有未到地定,連世間煩惱都無法降伏,修學佛法如何能快速進步?又如何能實證?像張先生這樣醉心於學術研究及思維,輕視無相拜佛及觀行,也難怪與實證的義學不相應。
張志成說許多學人看了 平實導師的書,不能理解內外相分的理論,他說對了,能看懂 平實導師書籍的學人,的確需要有一定的福德和定力作為支撐,否則也只是霧裡看花而已。
就像我們讀佛經一樣,豈僅是古漢語學程度很好,就能理解佛經的深妙義理?張先生不努力培植福德、修習動中定力,反而斷然否定這些,不就是 世尊所訶責的愚癡人嗎?
張志成甚至譏笑 平實導師內外相分的理論非常接近現代科學的說法,但佛法難道不是函蓋了世間及出世間一切法嗎?現代科學的研究也越來越能證明2500多年前 佛陀關於宇宙生命實相的解釋是正確的;平實導師關於內相分、外相分的開示也是既符合物理學知識,亦符合醫學之解剖及生理常識的。
又,張志成稱:「…然而眼識的『影像相分』不是自己可以現起的。首先,需要第八識變現根身與器界(即色法,就眼識來說即色法中的色),第八識變現的色法對眼識來說是『本質相分』,根據這個『本質相分』,眼識才能變現出與本質幾乎一模一樣的影像相分。」
然單單他說「眼識可以變現出影像相分」,就已經明顯違背前邊引述的 佛在《楞嚴經》中說「諸法唯實相心所現」的開示了。又 玄奘菩薩的《八識規矩頌》中說:「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顯示眼識的生起需要九個緣——空、明、根、境、種子、作意、意識、意根、第八識——其中一個緣就是色塵(境)。張志成說眼識變現出影像相分(色塵),但是如果沒有眼根觸色塵,以及其他諸緣的配合,請問眼識如何生起?他這樣的說法就像是說孩子可以出生媽媽那樣是非顛倒、不符事實!
佛在阿含諸經中也在在開示「緣眼及色,生眼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也就是說必須藉「眼扶塵根觸外色塵」以及「眼勝義根觸內色塵」等緣,眼識才能生起;這麼淺顯的道理,對於高學歷的張先生來說,怎會那麼難理解?
佛法唯證乃知,像張志成先生這樣埋首於故紙堆中,沉醉在自己意識思維想像裡,唯於各種名相反復推敲比對,就真能理解佛意嗎?如果僅僅作理論研究,就能有功德受用,那麼古今中外這麼多的佛學學者,不就應該是最了解真實義、最有修行者?
世尊又何以告誡弟子「莫著文字」,強調「噉文字穀不得義食」?何以指示弟子要依教奉行?例如末學身邊的一位師姊,讀了 平實導師的兩三本書,因為一些逆增上緣,一改原來的放逸而轉為精進,在法上用功,憶佛功夫得到快速增長後(當然這也可能是這位師姊有過去世的基礎),有了一些體驗,然後對照 平實導師《阿含概論》、《心經宗通》等書中關於斷我見的各種開示,反復思維整理內六入、外六入,並對照自身觀察一段時間後,用這些知見及觀行的結果,降伏了自己的性障,與父母女兒的關係、同事間的相處,除能平靜接受外,並更有智慧去處理。
這位師姊後來曾和同修們分享:「師兄、師姊們,好好修吧!佛菩薩講的都是真的!平實導師講的都是真的!」從這位師姊的改變,末學深深體會到,唯有實修——按照 佛陀的教導,一步一步往前邁進,不斷累積福德、擴大心量,無私無我的行菩薩道;同時多看 平實導師的書,增長智慧,每天無相拜佛,修習動中定力,歷緣對境除性障,才會有功德受用,才能更堅定不疑,終至永不退轉。
末學六、七年前剛學佛不久,就有緣看到了張志成先生長長的見道報告,當時非常佩服張先生的坦誠和追求真理的勇氣,能毅然放棄現代禪副宗長的身分,攜帶家眷走進正覺講堂。記得他是經過了閱讀 平實導師書籍,再一一比對經典,最後認定正覺的法才是正法,又在 平實導師攝受下被印證開悟。
想不到他現在卻來個180度大轉彎,完全否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及說法,其中緣由可能很複雜,末學不敢妄加推斷,只想建議張先生停止對佛法的研究、分析,對正法的質疑可以先打包暫存,踏踏實實走上佛法實修之路,從菩薩六度開始,按照 佛陀的教導如實修行,末學相信有一天您將用自己的實證來證明 平實導師所講才真正符合 世尊經教,平實導師才是真正有證量的大菩薩。
末學更期望看到琅琊閣、張志成等文章的同修們,擦亮眼睛,用智慧分辨正與邪,而不是聞風搖擺,在各種事相葛藤中迷失方向。
末學在此祝願所有修學正法的同修們身心清淨,學法無礙,福慧雙增,早證菩提!
[1] 參見:平實導師,《楞嚴經講記》第二輯。
本文網址:https://plhg6816.pixnet.net/blog/post/28552195
感謝好友協助分享照世明燈的文章,敬請分享時標明出處及連結網址,方便網友們可循線回到部落格,閱讀更多精彩文章,感謝幫忙!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