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覺同修會--共修弟子重劍無鋒
瑯琊閣於2020年10月26日刊出的〈正覺法義辨正:張志成——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是依四緣生起的「依他起性、生滅的有為法」〉,以及12月26日的〈我的菩提路(五之十一):張志成——第八識爲什麽必須念念生滅,非斷非常?〉兩篇文章中,強調第八識阿賴耶識是生滅法,不同於常恆不變之真如心,亦非明心開悟所要證得的標的;然而此說謬處,並無出於過去退轉者及部分凡夫僧與學者之主張。由正智出版社所出版之眾多書籍,均有所舉證回應與辨正,無奈瑯琊閣等人師心自用,依舊無視經教正說,或偏取狹義,或扭曲解釋,導致歧義橫生。
張志成說:【事實上,阿賴耶識雖然是含藏一切有為法種子之種子識、一切法所依之根本識,但並非永恆不變的主宰,而是與諸種子、諸識每一剎那「俱生俱滅、互為因果」的「一類相續」的生滅有為法,只有正覺同修會才會認定「阿賴耶識是不生不滅、可以無因獨存的常住法」,也是正覺從我們一開始學法就植入的一個錯誤知見:找到這個常住法就是開悟,就可以解脫。 】張志成又說:【阿賴耶識是「念念生滅」、「相續常」的待緣生的依他起性有為法,不是「不生不滅、不變異常」的常住法 】。
蕭平實導師曾言,阿賴耶識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的爭議由來已久,可見深妙法會引生誤會實乃常事,不管是依文解義,將佛法淺化、扭曲解釋,或是將實證的佛法當作學術思想來分析評判,都有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也凸顯出有善知識、實證者教導的重要性,因為歧路眾多,可避免盲目摸索;否則自以為是,徒然換來一場誤會。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如《起信論》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亦如《宗鏡錄》永明禪師所言:「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義;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
即言:「除此第八識外別無自體名為真心」。從以上論述可知,古德認知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第八識如來藏,亦即真心;而阿賴耶識一心含攝八識,乃不生不滅的第八識與其所生之生滅的七轉識,如是真妄和合似一。
阿賴耶識心體真實存在、常恆不變,祂能生顯萬法而於六塵萬法如如不動,合此真實性與如如性故稱真如;祂能含藏一切染淨種子、總攝染淨諸法,又名藏識。
亦如《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有偈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該經又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從這兩段經文可知,第八識阿賴耶識無始以來就在,祂是一切法所依止的源頭;由阿賴耶識藉緣而流注出諸法的種子,因而形成世間一切法,乃至四種涅槃的證得亦因第八識而有;所以說阿賴耶識攝藏諸法及一切種子,是諸法的根本因。所以張志成說【只有正覺同修會才會認定「阿賴耶識是不生不滅、可以無因獨存的常住法」】,明顯是不符事實的。
其他經教亦有明證:如《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此段經文明指阿賴耶識名如來藏,離無常過,自性清淨,不同其餘念念生滅的七轉識。
至於阿賴耶識含括生滅性的部分,則顯現在其所含藏染淨種子現行諸法有生有滅,亦攝屬第八識心體的功能,然生滅法與不生不滅心非一非異,若偏取生滅門,將其與真如心一分為二,則違背經教。如《學佛之心態》一書中指出:
如經中 佛語所說,亦如《大乘起信論》所說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龍樹所舉《起信論》論文中復如是明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彼等舉此論文,證成自己所說為是正理,然而《起信論》中此段論文之前提已經如是明說:「依於一心,有二種門: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以此(心真如與心生滅二門)展轉不相離故。」
又說:「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心體而)有(所出生之七轉識等)生滅心(運)轉,不生滅(之如來藏識)與生滅(之七轉識)和合(而在人間運轉),非一非異(如來藏與所出生之七轉識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合此不生滅之如來藏自體,與生滅之七轉識心,名為阿賴耶識)。
又如《勝鬘經》中 佛言:「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也就是說,阿賴耶識如海起浪,能生七轉識諸法,雖然含藏染污的種子,但是體性清淨,透過諸地漸修,則能捨諸雜染,種子轉變清淨;就像是黃金在礦石中,去除礦雜,金體自現。
《成唯識論》卷3亦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
論文說明:阿賴耶識有恆常與非常的部分;恆常,指的是阿賴耶識本體「性堅持種」,「常」無間斷;非常的部分,是指阿賴耶識總攝的七轉識等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以及其所含藏的種子會有變異,可為七轉識熏習成就轉變的緣故。也就是說,阿賴耶識含藏了七轉識的染污種子,因此要藉著歷緣對境修行將染污的種子汰換清淨,自然是念念生滅。若不了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運作的正理,如同張志成等人將阿賴耶識說為生滅的妄心妄識,如同古時部派佛教的聲聞凡夫僧所說一樣,就是顛倒說。
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另舉《正覺學報》第二期〈阿賴耶識的內涵與外延〉一文所作說明:
所藏,則是指所含藏的種子。所藏的種子可以區分為本有種子和後熏種子,本有種子就是八個識的功能種子,這是不待熏習即本有的。《攝大乘論》:「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此中與雜染法互為因果的「阿賴耶識」即是指後熏種子而言。
後熏種子可分為清淨與染污二種,修行的過程即是將染污種子轉換為清淨種子。……執藏,是指凡夫和有學位的修行人,會喜樂第八識的功能性並把祂視為內自我來執著。這個喜樂,雖然是七轉識在喜樂阿賴耶識各種功能的存在,卻是由於第八識含有七轉識染污種子的緣故而產生對阿賴耶識功能的執著,所以也和第八識有關。經教中有時說阿賴耶是可以消滅的,是專指祂的執藏性而言,不是滅除阿賴耶識心體;能藏、所藏則是不可消滅的。
《成唯識論》卷3亦云:「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粗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論文說阿羅漢位「永失阿賴耶名」——捨離了阿賴耶識執藏雜染法種的體性,從此第八識不再有執藏分段生死種子的體性,不再名為阿賴耶識;但是第八識心體還是存在的,仍名為異熟識。也就是說「捨阿賴耶」是僅捨阿賴耶識這個名字,非能捨其心體;菩薩斷盡阿賴耶性後仍繼續往佛地邁進,再過一大無數劫後才能究竟成佛,第八識改稱無垢識。
但張志成卻說:【一切有為法從第八識自體中所藏之種子而生,第八識亦不例外,從其所藏之「自種」而生(此處「生」的意思,非由甲物事生出乙物事──譬如由母生子,而是因緣具足時,種子由潛隱的功能狀態轉變成為顯現的現象──現行,方便說為「生」)。種子的性類,分有漏、無漏二種;種子所生之現行,性從其種。故有漏種子所生現行,定是有漏性;無漏種子所生現行,定是無漏性。第八識有有漏、無漏二種。從有漏種子生者,是有漏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從無漏種子生者,是無漏第八識,即名無垢識,是「善性」。】
以上張志成所述,既承認第八識能藏種子,又說第八識是生滅有為法,那麼第八識斷滅時,所藏之一切種子豈非也跟著斷滅,如是諸法盡皆斷滅即成空無,如何又能出生自己?難不成張某要說第八識斷滅時諸法種子轉寄於虛空?或是說阿賴耶識滅後可以無中生有,成為《中論》所破的「自生」?否則怎麼解釋能藏種子之第八識斷滅了,諸法卻又能由其種子而現行?著實矛盾荒謬。
如《成唯識論》卷3 玄奘菩薩云:「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第八阿賴耶識),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時,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脫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此識(第八阿賴耶識)一類恆無間斷,如苣勝等,堅住可熏,契當彼經所說心義。若不許有能持種心,非但違經,亦違正理。謂諸所起染淨品法,無所熏故不熏成種,則應所起唐捐其功。染淨起時既無因種,應同外道執自然生。」
玄奘菩薩說明:必有一恆常之持種心存在,不同於諸轉識之有間斷,方能持種受熏;否認常住持種心者,即同於外道自然生等邪見。而張志成卻誤以為能持種的第八識心阿賴耶識,亦是有生有滅之法,是同於其他七轉識的有間斷法,甚至將第八識自體分為有漏與無漏兩種,不僅違背經論,邏輯亦復不通。
《成唯識論》卷3說:「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永明禪師《宗鏡錄》卷51亦說:「如上廣引藏識之文,祖佛所明,經論共立。第八本識真如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顯心原而無外,包性藏以該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總號賴耶,處極果而唯稱無垢;備本後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門;隨有執無執而立多名,據染緣淨緣而作眾體;孕一切而如太虛包納,現萬法而似大地發生。」
從上引《成唯識論》與《宗鏡錄》之論述可知:第八識在不同位階有不同名稱的施設,顯示第八識有各種不同面向的功德;在不同的修行層次,第八識所含藏種子的清淨性也有所差異;但不管是因地的阿賴耶識還是佛地無垢識,其實都是指稱第八識,祂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阿羅漢所入無餘涅槃即是第八識獨住的境界,亦是佛地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的心體。因此張志成說「無垢識是從無漏種子生,而別於有漏種子所生之第八識」,不但邏輯不通,且又落入八九識並存的過失中,實在極為顛倒。
雙具有為法性與無為法性,才是真正的圓成實性
張志成另外又提到:「時刻變動的阿賴耶識是一個有爲法,不是屬於圓成實性的、完全不變動的真如。佛法的修行就是一直通過聞熏正見與實際觀行,汰換有漏種子成為無漏種子,解釋凡夫修行成佛的過程。 」
且不說張志成對《成唯識論》中所說阿賴耶識即是圓成實性的文字讀不懂,對於他說的這種看法,過去退轉者亦有相同誤解。平實導師曾於《真假開悟》一書中早就提到:
《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也這樣說:【(佛言:)「大慧!此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諸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何以故?以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也是說如來藏阿賴耶識常時顯現清淨法相,但是含藏著客塵煩惱垢染不淨。
客者謂自己以外的心體,故名為客,即是七識心王也。客塵者,謂是七識心相應的煩惱,非是自己所相應的煩惱,故名為客塵煩惱。如是已經明說自性清淨的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含藏著客塵煩惱,正是正覺同修會所證得的阿賴耶識心體,楊、蔡、蓮等人怎可否定阿賴耶識心體?怎可因為阿賴耶識心體中含藏著七識相應的客塵煩惱,就謗阿賴耶識心體非如來藏?就妄想在因地證得佛地的完全清淨的如來藏?
同於楊、蔡、蓮等人,張志成不認為「阿賴耶識如來藏即真如心,既顯現清淨法相,又含藏客塵煩惱」,才會想像於阿賴耶識之外,別有一清淨無為之真如心。至於阿賴耶識是依他起性還是圓成實性,還是如張志成所言另有一圓成實性、完全不變動的真如?在《真假開悟》一書中,蕭平實導師說道:
也就是說,這一個具有真如性的阿賴耶識心體,才能夠是圓成實性,如果不是像阿賴耶、異熟、無垢識一樣具有真如性的心體──不是雙具有為與無為性的心體──那就一定不是圓成實性,因為祂將只能在無餘涅槃裡面住,不能在三界中出現,不能在三界中運作;換句話說,祂將會只剩下真如──阿賴耶識──而沒有世間的無漏有為法的功德,那就是有缺陷的心體;有缺陷的「如來藏」心,怎麼可以叫作圓成實性呢?所以真正的如來藏一定是雙具有為法性與無為法性的,那才是真正的圓成實性。
又如《辨唯識性相》回應紫蓮師之質疑,書中辨正道:
《成唯識論》卷八云:「由斯理趣,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紫蓮心海比丘漏掉了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因為漏掉了這一段重要論文而產生偏見,執空、執有。
……當知眾生心、阿賴耶識本具完整性、圓滿性,是不可分割的,當言依他起中顯示有圓成實,當言圓成實不離依他起,如此說者方是正法。前已辨正過,因地自性清淨心名阿賴耶識,攝有漏有為法,亦攝無漏有為法及無漏無為法三種,故知阿賴耶識亦攝圓成實、依他起、遍計執三自性,成唯識論中明文具說,紫蓮心海為何視而不見?聖位無垢識(佛地第八識清淨心),唯攝圓成實、依他起二自性,亦是成論中所明言者,紫蓮於此正義不可不知。
此外,在《大乘入楞伽經》卷2中,佛亦說如來藏心(阿賴耶識)是圓成實性:「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何故張志成會說阿賴耶識「不是屬於圓成實性的」?只能說他有文字障吧。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張志成在文章中說道:【……只有正覺同修會才會認定「阿賴耶識是不生不滅、可以無因獨存的常住法」,也是正覺從我們一開始學法就植入的一個錯誤知見:找到這個常住法就是開悟,就可以解脫。 】
但是,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云:「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即表示諸佛菩薩自從證得阿賴耶識之時,就可以現前觀察、現前領受,而能夠運轉阿賴耶識心體,因此而獲得本覺之智慧。
也說明菩薩自證得阿賴耶識之後,即能轉依此清淨心而漸斷諸習氣,直至七地滿心斷盡三界愛習氣種子隨眠,第八識永捨阿賴耶名而仍名異熟識;乃至斷盡變易生死而成佛地無垢識,仍是同一個第八識心體。如此說來,找到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菩薩見道之所證,而且修行直至佛地仍是同一心體。
《成唯識論》卷3也提到 :「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 ,故亦為說。非諸轉識 有如是義。 」說明所有已經入見道位 ,對阿賴耶識可以真正現觀的菩薩們,都稱為勝者──超勝凡 、愚之人,因為他們已經親證阿賴耶識,並且能夠如實理解 佛陀開示阿賴耶識心法的義理。
依《成論》所言也可證明,阿賴耶識是見道之標的,一切真悟者都可以如實現觀祂,絕非如張志成所說,是「正覺植入的錯誤知見」與「想像」。
另如永嘉大師《證道歌》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意思是說,當證悟如來藏時,就能以慧眼看到猶如摩尼寶珠一般的如來藏,看到祂映現萬法就如同摩尼寶珠能顯示種種影像一樣;世間一切山河大地、五陰眾生莫不是由如來藏所生顯,祂自己不是物質之法,而能生種種物質及七識心等萬法。
佛經中以摩尼寶珠喻涅槃妙心,由此可見,永嘉大師亦以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而言證道。亦如以默照禪聞名的天童宏智禪師,以及以看話禪聞名的大慧宗杲禪師,同樣都以證得第八阿賴耶識名為開悟般若。不但禪宗如此,《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佛也如是開示,所以張志成只是標新立異自創新法,只能說是「張法」而非「佛法」。
《入楞伽經》亦云:「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與六道作生死因緣,譬如伎兒出種種伎;眾生依於如來藏故,五道生死。」即知如來藏是能貫通三世、出生萬法的根本因,是眾生生死流轉所依之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
在《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則開示說:「所言法者,略有三種:一、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在染在淨性恆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本來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於此入佛地故。」。
此外,《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開示:「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綜合以上經論所述,如來藏不同於外道神我、梵我,如來藏真我即自性涅槃、法身、不生不滅,本來寂靜,是能生萬法的圓成實性心,具足成佛的功德大用;禪宗六祖惠能悟道明心時所說偈言即與如來藏之體性相符:「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而經論中更於多處已明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張志成又復何故辯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不是開悟所證之標的」,乃至誣謗「以證得阿賴耶識為開悟,是正覺同修會獨創的錯誤知見」?
張志成於瑯琊閣刊出的這兩篇文章,內容中錯謬論點甚多,末學以上論述,僅就張文部分要點提出經論上的佐證,略作辨正。讀者可自行比對斟酌,法義正訛自可有所評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