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歸正集之四:離開持種受熏而兼具有為無為性的常住心第八識而言修行者,無有是處!❨下❩⟩

135834.jpg

作者:蕭平實導師弟子

我們接上篇來看《成唯識論》論主 玄奘大師如何說。

《成唯識論》卷3:「若無能持染淨種識,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依似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違害前所引經,智斷證修、染淨因果,皆執非實,成大邪見。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逛吃淺釋:張先生宣稱 平實導師不懂得玄奘大師《成唯識論》真實義,又說自己特別懂得玄奘大師意,然而依他自己所說,這道理不能成立;因為他自稱沒有見道,於網路上發表了〈公開懺悔文〉,懺悔以前所寫的見道報告是大妄語;既然自認為沒有證悟,卻來指責證悟者所說不正確,然而證悟者所說即是聖教量,(請教老師,是否地上菩薩所說才能稱為聖教量啊?是否三賢位菩薩雖然證悟但所說還不能稱為聖教量呢?)依「自心現量」的親證而宣說故,所說全然符合法界實相故,由此證明張先生全無資格評論證悟的善知識,更何況善知識已經幫助更多人親證真如皆得現觀。

全無證量的張先生評論平實導師的文字大量流通之後,現在於一切明眼人眼中,皆成笑談,如今所舉玄奘大師在這裡所說,分明預破的就是您們這一類顛倒邪見謗法之人,不知號稱特別懂大師意的您們是否看出來了呢?執著大乘不究竟的遣相空理為究竟的,豈不正是你們這夥人麼?

 

大師上文毫無遮隱的直言:如果沒有這個能持染淨種子的第八識,一切世間善惡六道因果都無法成就,乃至出世間四聖法界與五十二位階菩薩修行至究竟成佛的次第因果也完全無法成就。那請問您,離開了世出世間因果,您還有何可以進修的方向呢?而古今一致,一直都有這樣一些執深智淺之輩,同屬部派佛教聲聞凡夫僧的遺緒,同皆誤會般若真實內涵,而把其中不究竟的那個遣相空的部分,當作究竟之理。這些人的特徵,比如引用《金剛經》,則言必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然後就停了,把這半句話當作《金剛經》完整內涵,把後邊那句更加重要的 佛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棄之不顧。或者只引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卻對同一部經中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省略不提,卻不知若離開後半句話,大乘遣相空則本質與外道斷滅見者完全無異,自以為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不執著兩邊,卻不自知那個自以為一切相都不執著的覺知心,離開持種識而談,本質即成斷滅的是斷非常,而與非斷非常的中道心阿賴耶識大異其趣。然後這些人就很大膽的用這半句金剛經語,大膽否定這個非斷非常不生不滅的持種識,說祂是純粹的有為生滅法,步上宗喀巴、釋印順等人的六識論後途。這不正是在說張先生等一干人又是在說誰呢?如果看到這裡還能感覺到臉上火辣辣的羞愧,或許您們還有被救的可能性,否則,也只好未來久遠無量劫後再見啦!名為不可救藥之人。

這些人依據似是而非的意識想像測度,便敢否定此識不是常住本有之法,如此邪見,不僅違背,也誹謗了本論前邊所引經典內涵,如第八識乃是無始即有,為一切法之根本因,即是第一因;又為一切法所依,六道生死與實證四種涅槃皆無法離開祂而有…等正理;乃至一切種智、斷除煩惱、證諸道次第果位、修學六度十度萬行,一切世出世間因果,莫非如是。

 

這些人以否定此第八識、認其為虛妄法故,上述經典所說正理都隨其顛倒知見而被執為虛妄、了無一實,而成就了世出世間最嚴重的大邪見。外道雖然錯誤百出,卻也不是一切都否定掉,如果認為佛法就是一切都是生滅虛妄法,每當有人認為只要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常住法時就是常見外道,如同張先生等人所繼承於宗喀巴、釋印順的一切法皆無常、虛妄、空,如果這樣的顛倒邪執是正確的話,菩薩又何苦為了解脫分段生死、變異生死,甘願付出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遠的時劫,精進勇猛的不斷修學累積究竟成佛的資糧呢?

 

若無常住不壞持種心第八識執持如是多劫所修集之福德資糧,一切生滅法無有能持如是福德不令壞散者,隨修隨之壞散的福德,勤苦修之何用,又何能作為成佛之資糧呢?然而現見世間就是有人含著金湯匙而下生,有人卻一出生就孤苦貧賤,智愚貧富差別萬端,足證確有持種心執持各自往昔所造業種,才能有因果不亂。否則一切皆是虛妄生滅、世世死滅,何來因果個別差異不同呢?是神主宰所致?還是自然如此純屬偶然?如是基本因果道理都無法正確貫通,您們學的是什麼佛法呢?

 

往昔世的智證修斷功德亦複如是,若往昔已曾證得明心、見性、入地之智慧,若無持種心執持令不壞散,今世再來後,往昔證量完全沒有任何痕跡,又要完全從凡夫地開始重新修起,何時方能成佛?這種修行又有何意義呢?只有愚癡人,才會為了除掉並不真實存在的假想敵,而去尋找沒有生育能力的石女,幻想石女可以生育許多孩子來組建成軍隊,去攻打並不存在的敵人!那豈不是愚癡顛狂的人才會幹的事情麼?

不幸的是張先生等人正是這裡 玄奘菩薩所呵斥的愚癡人,既然不許有常住持種之法,您所執取的常住不變異的真如是藉生滅法的無常空而建立的,即是假名施設而不存在的真如,又是沒有持種受熏能力的純無為無用之法,那麼您所說的我執法執便也同樣隨風壞散,隨緣消散不存,豈非正是愚人幻想之敵?而五蘊身心世世壞滅無法相續,前世後世完全沒有任何相關性,豈不正是幻想石女所生孩子組成的軍隊?這樣的修行有何意義呢?隨時可以壞滅的煩惱與證量,又何必你準備花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遠的時間去智斷證修呢?如果事實真相如此,有智慧的人怎麼可能再去辛苦付出、幹這種毫無意義的蠢事呢?幸好持種心真實可證可驗,依阿賴耶識而顯示的真如也是如實可證,常住不壞而可實證轉依受用,功德無量,而能成就一切萬法,這個心便是第八識,因地名為阿賴耶識,斷除分段生死後不再稱為阿賴耶識而保留異熟識之名,究竟佛地改名無垢識,其心體卻從不曾改換、唯是一個,直至成佛,利樂有情永無窮盡。

 

玄奘大師已經說明到如此明顯的地步,而您據說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研究「唯識」,卻研究成如此與玄奘大師所說完全相反的錯謬結論,又以慢心故不屑於聽受親教師初級班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結果如今成就誹謗三寶、破法、邪見毒害眾生之大罪,令人憐憫。

果然張先生如是世智辯聰、剛強傲慢乃是八難之一的障道之法,正如唐修雅法師頌云:「長者揚聲喚不回,何異聾?何異瞽?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經中盲。合聰不聰,合明不明,轆轤上下,浪死虛生。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 豈非您等明明同讀一本《成唯識論》,卻解讀出和論主主張全然相反的謗法邪解之真實寫照?所以您們在世間雖然耳聰目明,然而一讀經論,便被無明所障,而與聾瞽無異,願與一切讀者共勉,修行切莫自作聰明自墮於慢心中,而不接受善知識之攝受教導,以免自害害他,大眾還當引以為鑒!

 

那我們是要相信早已被 玄奘大師預破:執著不究竟的遣相空理為究竟,撥無此第八識的依似比量惡邪見的您們呢?還是信受 玄奘大師與 平實導師依於聖教量、真實證量所開示的證成萬法皆唯識現的正論呢?相信稍有一點點智慧的人皆可自行判斷了。

 

張先生說:「經論一直強調聖者所見的境界『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相反,凡夫看到的才是『有生有滅』,這裡面的道理是什麼?破執是要破除『我』和『法』的實有感,看清它們是因緣所生,因而讓我們放棄執著和掌控欲——斷煩惱。唯識學的阿賴耶識,不是我們去幻想和執著的物件。」

 

逛吃說:自稱很懂《成唯識論》的張先生等人,倒像是在處處跟 玄奘大師唱反調一般,如同青春期的孩子般叛逆胡鬧,毫無道理的跟聖賢菩薩們唱對臺戲,卻不知飯可以亂吃,話怎能亂說?卻將善友善意諫言認為是拿因果來恐嚇他們,其奈不信因果之人,何恐畏之有呢!而張先生說話一向如此前言不搭後語,逛吃也是有點習慣了,他在這麼一小段話中,前邊剛說完聖者所見的境界乃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凡夫看到的才是「有生有滅」,渾然忘記他自己正是把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的阿賴耶識,誹謗為有生有滅、是無非有的生滅法,那他顯然就是自己口中的凡夫。而且還是一個造下誹謗菩薩藏斷頭之罪的不同一般的凡夫。既然自己已經成為自己所說的凡夫,卻轉過頭來就以自己凡夫之身來指導佛子應該要如何修行破執?!又把本來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心體和人我法我可滅之無明混為一談,一同說為因緣生滅之法,正是絲毫不明《成唯識論》卷七所說:「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之內涵。

 

更說什麼「阿賴耶識不是我們幻想與執著的物件」,這話雖然正確,但他自己卻完全搞不清楚其真實內涵與次第,要知道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幻想與執著乃是兩個次第,第一步是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幻想而得親證阿賴耶識,第二步才是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執著,遠離「恒內執阿賴耶識為我」的凡夫執著,是故沒有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幻想之前,根本沒資格談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執著。然而,雖然被善知識慈悲引導曾經證得阿賴耶識,若因為邪見與性障退轉於正見了,則依然名為未能破除對阿賴耶識幻想的凡夫。以無力轉依之故,無力現量正知阿賴耶識而實證菩薩人無我故,則無能進而破除對阿賴耶識的執著,空談破除法執,正是張先生的寫照。

 

唯有如實證驗無誤之人,方能如實了知阿賴耶識自心從來無我無私而恒順眾生,於呵護慈憫眾生之時,從來不曾有一念顧念自我,方知唯有於歷緣對境之際時時轉依如是本來清淨之心,方能消除前七識我之種種私心貪嗔等顛倒執著,方能消除第七識恒執第八識為自內我之無明,方能現量親見第八識本心從來不曾有執取自我常住或者萬法虛妄之念,這些執取皆是前七識相應之事。然而,若如同《法華經》中本來具備繼承大富長者全部身家的流浪兒,因為流浪的時間太過久遠而完全不知道自己富貴身份的愚人,未經管家方便調伏與自己掏糞的過程,捨父逃逝,則永遠沒有打破幻想之時,更何談進而破執呢?

 

請問您如何打破對阿賴耶識的幻想呢?除了正確的實證祂並依如實智整理通透轉依之外,別無他法。如今您已否定阿賴耶識的存在及其真如法性,卻想要證真如、成賢聖而盲求,便如同窮人幻想皇帝就是拿著金鋤頭種地、窩窩頭鹹菜管飽之人;如果不讓他親自看到皇帝的生活,這種幻想永遠不可能破除的。而未能如實現觀到阿賴耶識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真實不虛能生萬法卻從來無我的真如心性,單獨依於七轉識的染汙自性自己去幻想破除「我」「法」的實有感,則頂多只能斷除一些客煩惱的我所執,然卻更增對第八識的錯誤執取為斷為常,對七轉識的虛妄尚且無力觀察破除,則不可能實證三乘菩提,也永遠不可能真正實證破除前七識把阿賴耶識執為自我而斷盡我執滅除阿賴耶性;而證悟三自性都不可能了,更何況為已證三自性菩薩深入轉依及增上所說之三無性了;如是於否定三自性的前提下,自稱能證三無性,永無成功之時;而且張先生自認懂得的成唯識論中已經明說「三無性並非了義」,張先生卻認定是了義,全然違背論中的正義;如是正確證悟的功課尚且未能做好,空談什麼悟後方能修學的破除法執,有何實義呢?

 

這裡逛吃將 玄奘大師《成唯識論》中相對應之開示列出,與張先生的顛倒說並列比對,讀者自然曉得張先生等人自己宣稱懂《成唯識論》的話都是謊言,一戳即破。

 

《成唯識論》卷四:許有此識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淨種故;證此識有,理趣無邊,恐厭繁文略述綱要。別有此識教理顯然,諸有智人應深信受。

 

逛吃淺釋:要知道遣相空理只是幫助我們破除修行路上的葛藤,並非就等於已經到達目標彼岸了,不該將遣相空理等對治法當作究竟法;當知能被出生的蘊處界入等諸法(這個前提非常重要),則必定可滅,皆是無常空;然而能生萬法的常住本心,從來離開被出生的三界諸法之相、離開五陰十八界生滅執取之相,所以 世尊為之命名為:無心相心、非心心。能夠驗證五陰十八界被出生之法的生滅相與執取相的虛妄之後,始能名為真實遣相空理之正確修學法,也還不是親證實相般若之人;再來實證與五陰十八界和合運作時所顯示出來的持種心、無心相心,則不再被葛藤纏繞,方名實證實相本心,這才是不究竟的遣相空理的正確用法。

 

絕非把這前方便之遣相空理對治法作為究竟,葛藤糾纏不清,乃至以此誹謗實相心、持種心為虛妄,則是無智愚人,不解 佛菩薩之慈悲與方便。真密法的覺囊派他空見亦複如是,只有被出生的現象界諸法才是生滅虛妄之空,而能生萬法本來自在的如來藏本心則非虛妄生滅心,此無我無私本來清淨不分別六塵之如來藏阿賴耶識,有此空寂體性不空,絕非虛妄,從來不是張先生妄說的阿賴耶識能分別五塵,已墜於五識自性中故即是五識,絕非阿賴耶識。

 

是故《成唯識論》中引聖言量教證與現量、比量理證,通篇無不圍繞萬法唯識之宗旨,若離第八識以及八識和合之理,一切世出世間因果、智證修斷之正理就都無從實現,因為世出世間因果道理,如果離開這個能持染淨法種的第八識,則處處違教背理,說不通也行不通。證得此識之後,若不退轉,則必可漸漸發現,世出世間一切道理皆可以此識之體性貫通無礙,一切萬法之背後,莫不以此持種識為其總規律,一切皆由此生,一切莫不回歸於此,而得萬法之總持,確實是理趣無邊、法樂無窮之快事;然而離開大善知識之護念與攝受,自以為是,想要自保不退尚且甚難,更妄談得到什麼真實理趣了。

 

只是這個持種識,甚深極甚深,平實極平實,一切有情日用莫知,一如暖瓶蒸汽鼓蕩瓶塞,熱水能量轉為氣壓而成就不同勢用,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誰人不曾見過如是平常之事?然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之前,若告知當時人,這個平常的現象背後的規律,如果把它應用起來,未來會產生對整個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革命性變化,恐怕人家只會白眼相向,不足以為道吧!可是任人笑謗,在一切生滅諸法之外,別有此識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時時刻刻不斷流注色蘊及識蘊等種子而令五蘊得以正常運行,不論經典還是現量實證,都是無法推翻的大道正理,有智慧的佛子都應信受。

 

張先生說:當我們覺得「常住法阿賴耶識能生萬法」非常合理的時候,我們是用凡夫的思維來看待事物,不是用聖者的智慧境界洞察萬法的真實相狀。

 

逛吃說:這是您作夢夢見自己成了聖者,還停留在夢境中在給聖人作代言麼?以您所寫諸邪見文中錯謬連篇以觀,您還有什麼資格說什麼聖者的智慧境界如何若何呢?既然您如此信心滿滿,那有請您評斷一下,以下 玄奘大師所說一切唯識之開示,到底是凡夫的思維還是聖者的智慧境界呢?

 

《成唯識論》卷七:「既有異境,何名唯識?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教,但說一識?『不爾如何?』汝應諦聽:若唯一識,寧有十方凡聖尊卑因果等別?誰為誰說?何法何求?故唯識言,有深意趣!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若如是知唯識教意,便能無倒,善備資糧速入法空,證無上覺,救拔含識生死輪回。非全撥無、惡取空者,違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應信一切唯識!」

 

逛吃淺釋:外人問難:既然他人有不同的心識之境界,怎麼可以稱作唯識呢?論主答:實在奇怪,學人的錯誤執取如此頑固而層出不窮啊!在修學的不同階段,總是隨處生出疑惑;唯識教法所說萬法唯識,並非說只有一個第八識的意思。外人又問:不然應該是如何呢?論主答:你應該詳細聽清楚,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及輾轉出生百法乃至無量法,都不能離開八識心王和合運作而生;若只有第八識,那就沒有凡聖因果的差別了,因為只有在無餘涅槃之中,才是只剩第八識無形無色、平等寂滅,然而成佛之道是不能滅盡前七識的,所以唯識的識,是以第八識為核心而又包含了前七識以及心所法等。而之所以說唯識,是要遮止外道凡夫與聲聞等,因為不能實證故,誤以為在第八識心王之外,而能有獨立的色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能夠離阿賴耶識獨存;只有明瞭一切法唯八識所生所顯的正理,才能夠不再顛倒,正確而如法的修集資糧乃至見道、修道直至成佛,救拔一切有情,出離分段、變異生死的煩惱。如果把第八識也認為是生滅,認為一切都是虛妄生滅,這種不能善巧瞭解真實空理,落入斷見外道一樣的處境,則是惡取空者,這樣的人,違背了聖言量以及賢聖菩薩的現量實證,則根本不可能正確的修集資糧乃至加行、見道、修道,更枉談成佛、救護無邊有情了,完全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正確的智信:一切萬法唯八識所生,而第八識本來無生。

 

能持種而令因果不亂不昧的心,要具備四種特性才行,都非七轉識之所能,玄奘大師明言:唯有第八阿賴耶識異熟識具備這樣的體性,然而依他起的生滅心不堪勝任受熏持種之功能。

 

《成唯識論》卷二:「何等名為所熏四義?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所熏;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由此如來第八淨識,唯帶舊種,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唯異熟識具此四義,可是所熏,非心所等。」

 

逛吃淺釋:能夠具備持種受熏的心需要具備四種體性內涵,是哪四種呢?第一就是堅固常住的體性,這樣才能夠從無始劫來始終都是這一個心,相續不壞不更替,才能夠將無始劫以來無量久遠的染淨習氣,持受不漏不失,才能夠作為所熏之法。這就是說,前七識依他起而生滅的心是承載不了這個所熏的功能的,若第八識也是張先生說的依他而起的生滅心,那麼就也同樣應該叫做轉識,不堪成就受熏的作用了,因為當他們斷滅不在的時候,因果習氣就會有缺漏失壞,如何堪能承擔受熏之作用呢?聲音或者風大等物質色蘊之法亦複如是,體性不離成住壞空生滅之法,不是堅固常住之性,所以不是所熏的心。

 

第二個因素則需要祂的心性非善非惡、於六塵萬法本來離於分別了知而平等不逆不順無得無失,如此無覆無記的心性方能平等容受染淨習氣而不篡改或拒受之,才是所熏之心。如果是善法則無法受熏持受染惡無記之法,如果是惡法同樣也不能受熏持受善淨與無記之法,那麼也無法平等公正的記錄善惡染淨因果,所以能知善惡染淨之心,則無法平等,則非所熏之心;因此純善性的佛地無垢識,只帶持究竟圓滿的純善淨法種,不會再有任何新的受熏變異,所以也不是能受熏之心啊。

 

第三種體性需要是一個能夠獨立自己存在的法,能夠念念運轉之法,體性非堅實緊密,才可以具備納受習氣的作用;如果是七轉識的心所法,依心王而有不能自在、有善有惡,則同樣無法完成平等無漏失受熏之用;無為法則須依八識、心所、色、心不相應行諸法而顯,雖然是堅固的無為性,而無運轉功用,密不受熏,所以也不是能受熏之法,是故純無為法絕非中道心,落於一邊,絕非能執持因果法種的受熏之實相心。

 

第四個需要具備的條件,受熏的心一定與能熏的前七識和合同時同處,如此方能隨時持受各個有情自己的前七識心所造善惡無記業種,才是能受熏之心。如果此心與其他有情的前七識,雖並不同時同處,卻也能受其所熏的話,因果法則就徹底混濫了,則非受熏之正義。正如同禪宗祖師所說:水中鹽味,色裡膠青;銀碗盛雪,明月藏鷺…導師所處處強調之真妄和合、八識心王和合,正是法同一味。是故欲求禪宗開悟以及佛法道次第真見道之實證者,所欲求悟之標的,務必也要符合以上所熏之心的四種體性內涵,不能像張先生一樣落入七轉識的能熏自性之中,方能遠離錯誤偏邪之方向。

 

最後玄奘大師之結論:只有百法中的八識心王中的第八異熟識,才能同時具備以上這四種體性於一心,而絕不是七轉識、心所、色、心不相應行、無為等法所能堪任以上受熏之四義哦!而張先生等人,廣讀群書卻無貫通消化之力,如同印順博士一般成為經中所說「嚼文字穀」的愚人,將本來圓滿完整的佛法,搞得支離破碎,是可憐憫!

 

結論:能生萬法的實相心不是純生滅的虛相有為心,也不是純粹的不能離識而顯的無為法,唯阿賴耶識、異熟識非斷非常、非有為非無為之中道心性,方能完全符合禪宗祖師開悟、以及完整佛法修證次第中真見道之標準,絕非張先生所硬扭曲篡改的是斷非常的純生滅、純無為等一邊之法。

是故張先生所說嚴重違背 玄奘大師之正論,引經據典曲解其義再以似是而非相似假法來取代經論真實義,乃是以邪見誹謗三寶、誤導眾生的惡邪之行,臨終之前若不公開懺悔及具足彌補,果報可畏,真實不虛,是可憐愍者。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13583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照世明燈 的頭像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