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二十~3)
⑤ 心心無間多剎那不起別見,成滿真見道,非剎那時間圓滿
聖 玄奘菩薩以銳利的筆法,提醒弟子及其後身不要耽擱在真見道太久,要能令心心無間更加堅固,快速圓滿真見道,即於《成唯識論》卷9論述真見道說:
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1]
師父 平實導師在《涅槃》書中說此「多剎那」有「心心不斷」的意思,「多剎那」成就一心;即此「心心無間」,皆「一剎那心相應」,前心後心皆無猶預、皆無懷疑,即使歷經多劫,亦名無間道,如是心心無間,方得以圓滿真見道不退,不是僅憑想像的張志成所以為的前後不過幾個剎那就完成了。他以文字障的身心,來閱讀《成唯識論》,其禍大矣!如聖 玄奘菩薩所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3說:
是諸菩薩若念菩提,經久乃得亦無怖畏,所以者何?前際劫數雖有無量,而一念頃憶念、分別積集所成;後際劫數應知亦爾,是故菩薩不應於中作久遠想而生怖畏,何以故?前際、後際劫數短長,皆「一剎那心相應」故。如是菩薩於可畏事,能審思惟不生怖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2]
意譯:
這些菩薩們若是憶念無上正等菩提時,都知道需經歷久遠時劫才得修學成就,然而並無任何恐懼怖畏,為什麼呢?因為前際所經歷的劫數雖然是無量,然而也是由一世又一世的一念之間的憶念與分別所累積而成的;未來後際的劫數也應如是了知,所以菩薩不應在這其中作久遠想而生起恐懼怖畏,為什麼呢?無論前際、後際的時間劫數長短,都是由「一剎那心」相應的緣故。這樣菩薩對於可畏懼的事情,都能如此審諦思惟不生怖畏,便得快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菩薩知道只要心得決定、心心無間地安住於般若、安住於菩薩道,長劫持續累積就必然能夠成就佛道,因而對於佛道之久遠能無所畏懼。)
「一剎那心」相應,無論前際、後際,經歷多少大劫,每一世都還是同樣由「一剎那心」相應,佛菩提果如是累積而成。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是如此,真見道亦然。由此「一剎那心」之意義,即可知《成唯識論》所說的「多剎那」之本質亦是如此,皆是由「剎那心」相應的緣故。聖 玄奘菩薩之不說「一剎那」,而改用「多剎那」,可能是為了避免學人與入見道時之「『一念』相應而觸證」有所混淆(以有時諸論亦可用「一念」來代表「一剎那」,皆是在形容時間極短、迅速的意思)。
若使一定要依時間來說這「多剎那」的意涵,當先瞭解《解深密經》卷4〈地波羅蜜多品 第7〉所說:善男子!經於三大不可數劫、或無量劫,所謂年、月、半月、晝夜、一時、半時、須臾、瞬息、剎那「量」劫,不可數故。[3]如此時劫無定,三大阿僧祇劫也非定數,「剎那、劫」皆入心量中,隨人發心早晚、根器心量、精進勤惰之種種差別,則可以「年、月、半月、晝夜、一時、半時、須臾、瞬息、剎那」來作為一劫,證果遲速不定,無可一概而論,時間從非定數。《成唯識論》的「多剎那」,是從聖 玄奘菩薩的證量高度來鑒察觀視,謂前心後心之間都是心心無間而不懷疑時,即是一剎那;若中途有外緣而不得學佛,不論幾世皆無所謂,然而只要有機會重新悟入時仍然毫無懷疑,又接續幾世前的所悟,沒有疑心間隔過,即是「多剎那」。真見道之後若無善知識攝受而心中猶豫懷疑,這是一般人的通病,無可厚非;所以說「真見道」可能要歷經長劫的多剎那後方可完成。乃至如前所舉根本論中所說的「緣先世智」繼續修學,方得圓滿真見道位,如是應知。是故我輩三賢位者仍須多時、多日、多年、多生、多劫修學,若不得諸佛菩薩善知識護念,尚且不得安住不退,何況奢望圓滿真見道?如何以三賢位的證量來比況聖位 玄奘菩薩呢?
⑥ 真見道非剎那可得圓滿,三心非三剎那
琅琊閣自說︰【從「真見道」和「相見道」的時間差距來說:「真見道」證真如後,很快(用剎那來說)就完成「相見道」,不需要等多少「劫」。】然 世尊已說「入見道」有「頓現觀」與「漸現觀」,即有頓悟、頓斷的現觀,也有須頓悟後再漸次修學而完成的現觀;因此不是一次證悟就可入地。
當琅琊閣堅持必須以二乘之侷限於現象界而不能涉及實相界觀行的解脫道,來解釋大乘佛菩提道,他自創了「三剎那說」來解釋「三剎那真見道」,他說:【這些過程雖然經過三個剎那(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證得真理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才完成,但是此三心的行相相似平等,可說為一心,故說是一心真見道。】[4] 他又認為:【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然後進入相見道、修道(修習位);這三心或剎那行相相似平等,相貌相同(相等),可說為一心……】[5]
辨正:琅琊閣在引用窺基菩薩所說的「三心真見道」與「一心真見道」時,卻變成了三剎那的異說。然窺基菩薩的重點是說這「三心」是前後相續的,而非說是「三剎那」,如《成唯識論述記》卷9說:釋其真義「剎那多少」,經位雖「多剎那」,以「相」相似等故,總說「一心」;即「三心見道」依此為證,即是會(《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若「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名「多剎那總名一心」,非「無間」中復有多念。[6]
疏解述文大意如下:
在此解釋這「剎那多少」真實的意義,這是說無論經歷多少時劫的剎那、還是就多個剎那,由於所證得的第八識真如行相,前後多劫的行相互相都無改易,仍然還是這個第八識真如心體所顯的緣故,更無轉易,當菩薩於此心無動轉、心心印持不退,無一剎那懷疑故心心無間,如是即得成就真見道,因此雖然前後經多剎那,仍然總說為「一心」。即使所謂「三心見道」(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也是依此為作證明,即此可會通《瑜伽師地論》卷58所說的「一心見道」之文。
若「一心見道」,即是以學人成就「無間道」之心心無間、「解脫道」所依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親證,並且再加上長期的「勝進道」,都稱之為「多剎那總名一心」,非此「無間」之中還有多念、別念而起疑,自壞所證的真見;倘若如此,即非「無間」。
不論是依前後三心而到達決定心時的三心,或是依「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的三心,故說「三心」(非「相見道」非安立諦三品心);窺基菩薩即依此二種三心來說見道—「三心見道」。又,若依此前後三心合併稱為一心,則以本是一意識覺知心之心行故,亦是「一心見道」;然《成唯識論》卷9之所說「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的意思,是說「真見道位圓滿」的過程中,歷經多時、多劫之中的心心無間,在成就此無間道的過程中,其實是心心無間故名多剎那,卻與琅琊閣自創的「三剎那之入見道說」本來無關。而且,如上所說,「一心」不是「一剎那」,「三心」也不是「三剎那」。
琅琊閣可以說明是一念相應觸證阿賴耶識,證、解阿賴耶識,亦不當說「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三心各是三剎那。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已解釋何謂「無間道、解脫道」的修學目的:「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斷惑、證滅,期心別故,為捨彼品麁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為捨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7]
這意思是:
問:「學人於無間道時已然無有解脫道所攝之見所斷的惑種,又為什麼還要再起這解脫道的修學?目的為何?」答:「當知這斷除見所斷的疑惑,以及解脫道中的證得滅諦成阿羅漢,這兩者所期待的結果有所差別的緣故,也為了要捨棄這一品類粗重煩惱的緣故;所以在無間道成就時雖然已經沒有見所斷的惑種,然而尚未滅除對於解脫的無堪任性,如今為了捨棄這個無堪任性,所以發起解脫道的修學,乃至證得此品的擇滅無為。」
「無間道」中雖得成就降伏諸疑惑見解之前後多剎那的心心無間,名為一心;然仍無法堪任這所應證得的滅諦,此於親證實相後,欲轉進聖位時會有大妨礙,聖性不得發起故,所以真見道及相見道後還要再發起「解脫道」的修證以成就聖性,方能捨棄對於聖道的無堪任性,如是實修雖經久劫,然而前後心心無間,說為一心。顯然真見道及相見道並非一時之間便得完成,而此修學「大乘解脫道」以發起聖性來成就堪任聖道之性,亦非剎那間可得成辦,「無間道」亦然。
所謂「三心真見道」即是見道之時的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等三心,要得決定心已,久後亦不退失;若未得決定心,不經多久即告退失;悟後的每一世重新悟入之後,都是不久又告退失,故知如是三心的重要。無間道之三心伏惑,亦因前後時劫不論如何久遠,都無懷疑而心心無間,如是成就名為「一心」。然而入地之前猶存異生性在,於佛菩提道仍存在無堪任性,為滅此無堪任性,應該再發起大乘解脫道的修證而觀行安立諦十六品心,令菩薩捨棄無堪任性,成就道業。
加行位中的行者亦復如是心心無間,最後必得第三心,心得決定而不退轉,必入見道—勝進道。如是一念相應慧而入真見道,成就證悟一心,即勝進道之入見道一心,如是合前伏疑一心、堪任一心,亦得總稱為「三心」,然亦非屬短時間的「三剎那」。
當學人一念相應頓悟此真如心—第八阿賴耶識心體,再觀察這心體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體性,現觀「唯識性」之「圓成實性」,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如心、真如法性;以涅槃性由所證的第八識真如心體所顯示故;又再仔細觀行「唯識性」之「依他起性、遍計執性」,確認三自性咸歸第八識所有,故方說證「唯識性」。再於親自體驗中,清楚分出八識和合運行,於第六、第七、第八識之分際更無淆訛。如是於真如總相無疑後,更須值遇善知識護念,方得證悟不退。
且,證悟者最初觸證真如時,猶在檢驗、確定,未得決定心時仍有猶豫,即非一心見道;如古來禪宗多有證悟見道者,初時不敢承擔所觸證的真如境地,還是要有善知識從後推他一把,才得勇敢承擔。又,學人悟後更請閱經論,思惟菩薩藏經典所說與他所證的真如來作比對,堅貞其心乃至轉依成功,令心住於此一真如心體的真如法性。以上皆須經歷「多剎那」,如是「多剎那」往往時經多生多劫,豈能妄想不到三秒鐘的前後三剎那便得完成。如是成就學人的證悟不退,並非甫一觸證如來藏即可了事,未得決定心故;欲圓滿真見道此事,何止剎那?
又,依「心心無間」的「無間道」正理,若學人並無疑心自己所證的不是真如心體,則從他證悟開始到最後圓滿安住不退,都可說是「一剎那心(多剎那心心無間)」而成就此真見道。至於琅琊閣、張志成從來不信大乘見道是須多時才能圓滿真見道,便自行改寫為「琅琊閣見道」劇本—三剎那真見道,違背上述之正理,實非佛法。在此更略述琅琊閣自創「三剎那真見道」之謬誤及辨正,以免大眾誤蹈其落處:
1、琅琊閣誤會「真見道」的第一剎那為「無間道」,第二剎那是「解脫道」,第三剎那是「勝進道」。既然此「勝進道」的初始即入「見道」,又如何將「見道」之前的第一剎那、第二剎那之「非入見道」也計算進入「真見道」而自創「三剎那說」呢?
2、學人之於無間道修學以成就伏惑,此修學時間也「非一剎那」。修學成就後,就有伏惑之「一心」,然此前後「一心」也不是「一剎那」。
3、學人於相見道位觀行完成之後,再修學安立諦的大乘解脫道,以堪任捨棄異生性、成就聖性,此一「解脫道」的修學時間也「非一剎那」,往往歷經多世乃至有人亦須多劫方得完成,怎能在張志成所設定的不到三秒鐘的三剎那便完成真見道與相見道。
4、學人由此率爾心與尋求心等「二心」成就的緣故,繼續心心無間探究的過程,也不是「二剎那心」或「二個剎那」,而是前後心心無間的「多剎那」,通常都要很多世,所以聖 彌勒菩薩才說要「緣先世智」繼續修學。
5、學人一念相應慧觸證這第八識真如心後,要圓滿此真見道不退,這時間也非「一剎那」,必須多時或多世的「多剎那」方得完成。如前所說,以一世為例,當學人起心參究的率爾心,茫無所知;參究第八識的尋求心中,則有檢驗、觀行、對照經論的過程,歷時長遠;然後得值善知識方便指點教導,還要自己確認無疑而能夠承擔,方得成就決定心而開始轉依真如。如是何止一念、一剎那的時間?自無一剎那即能成滿真見道之理。當知「一念」具足「九十剎那」,即 如來在《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所開示:「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因此,唯依上述「一剎那心」而非說「一剎那」,如是心心無間平等而可說「此一剎那心」得成圓滿,然非「一剎那之時間」圓滿真見道。
6、證悟者以一念相應慧「現觀—正觀」如來藏本心後,再回到「止」安住,須無生起疑惑,再更深入「審諦觀察」,如是「止、觀」並進,最後才能「心得決定安住」,成就決定心;如是過程,何止「一剎那」?
7、有證悟者曾於過去生悟過,於此世證悟之時即無疑惑,亦不解為何有人會因此痛哭;然未經 法主印證,事後總因他人言語而想「此雖是,然尚有餘事乎?」便無法肯定。因此,如何說可「一剎那」就圓滿此真見道?
8、若由 法主印證攝受後,學人方得承擔;然過了一段時間後,偶生一念,即起尋思:這親證的確實是如來藏嗎?即須再行思惟檢查,此時即非心心無間的無間道。若當初是自參成就者,當時心得決定,自可確認無誤。因此,尚有一念之疑,仍處於水潑會溼的階段,哪裡可說「一剎那」即可成就圓滿此真見道?
9、又,證悟者請閱經論、師父 平實導師的法寶,即依「至教量」、「聖言量」來檢驗此「自內證真如」,深入熏習一切種智、禪門諸公案之深邃處,即能鞏固自身證悟不退,此亦令真見道者得臻圓滿不退;然此諸熏聞又何止「一剎那」?因此,若不值遇善知識為之說法開解,學人的道業實在難以為繼。且,須如實轉依真如心之清淨無為法性,方稱七住不退。這都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就,又如何剎那間可成辦圓滿?
琅琊閣不知「三心」之理,也不知前後「一心」的「無間道」之理,也不解真正「一剎那、多剎那心心無間」之理;自然不解為何證悟後多生多劫還只在真見道,甚至還可能退轉?他又主張說「第三剎那是勝進道,然後進入相見道、修道(修習位)」;豈非他的意思是真見道一剎那相應後,就「進入相見道」?並且在一剎那、多剎那的時間,就可過完真見道、相見道?於異想天開中,這「真見道」一剎那,然後「相見道」也以剎那計的,飛快地進入「修習位」了。如是大言「真見道即入地」之說,只不過是為了圓滿一己成為入地菩薩的虛榮心罷了,所以才要逼迫善知識同意其「真見道即是初地菩薩」的主張,其實皆與佛法相違。
又,在琅琊閣引證之《阿毘達磨俱舍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皆無安立琅琊閣的「真見道三剎那」之說;當知這「三剎那真見道」乃至「以剎那計來圓滿真見道、相見道」都是琅琊閣個人的創見,經如上辨正可知誠為非法。
[1]《大正藏》冊31,頁50,上8。
[3]《大正藏》冊16,頁707,下27-頁708,上1。
[4]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1)〉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01044
又說:【《成唯識論》沿用《俱舍論》之「四道」概念,在加行道後,為真見道之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無間道是斷除見所斷種,故稱「惑滅」(《成唯識論》常總稱二障為惑),之後解脫道有生空智、法空智出生,故稱「智生」,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5]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3)〉
[6]《大正藏》冊43,頁569,下15-20。
-------------------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https://www.enlighten.org.tw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https://www.enlighten.org.tw/master
正覺般若信箱:http://awareness@enlighten.org.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