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平實弟子大風無言

(連載十三~上)

當你真要閱讀釋印順書籍前,請先知道

現今佛教界很難排除釋印順所帶來的影響,可見他讓人中毒是很深層的,這些邪見毒也會讓許多人造作毀謗三寶等惡業的種子重新現行猶如死灰復燃。因此即使一定要閱讀釋印順的書籍,也先當有清淨的作意與知見。釋印順認為「以世間為無我之緣起[1],這一句話恰好將他一生中的三個科目說了:「世間(尤其是人間)、「無我」、「緣起因為要閱讀釋印順的書籍前就得先建立對佛法的正知正見,所以我們先來看佛法中關於這三法的正理為何

(1)世間與涅槃:

1. 世間有 佛,大乘法是 如來所說,佛示現於人間。

2. 佛說如來沒有說法,若說佛有說法,即是謗佛[編案:如來真實法身無說無示故。]

3. 圓滿實踐六度波羅蜜多、十度波羅蜜多,再無更上之法可得成就,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4. 佛示現人身非究竟身菩薩若有人、我、眾生、壽者相,即非菩薩。[案:菩薩所悟的真實心若是有這四相,那他就是悟錯了,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5. 佛世座下已有求取佛乘之出家弟子,三乘經典皆如是說。

6. 玄奘菩薩一生痛斥侮辱、誣謗大乘不是 佛說之人。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玄奘菩薩依自身證量可知其道理。

7. 二乘人急於入滅,不想親證實相境界,如來便為演說方便小法。方便小法即聲聞乘、緣覺乘,說四聖諦、因緣法令二乘人依之如實觀修以滅見惑、思惑。

8. 不迴心二乘人不願修學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久遠之大乘法,唯以出離三界生死為念,由滅執取故,捨壽後即滅盡自身而不再受後有;然則二乘聖者之解脫生死,是以滅止生,非真實解脫。

9. 大乘聖者依蘊處界而行菩薩道世世留惑潤生、起惑潤生,乃至七地滿心後但依願受生,按部就班成就大乘修學佛道。

10.  二乘之四聖諦、緣起法係由大乘分出,以實相為根本而不涉實相之修證,唯能以滅除蘊處界諸法而證入無餘涅槃為究竟。

11. 大乘之四聖諦、緣起法,以實相法為中心而觀修,親證實相不生不滅,故不必滅盡一切蘊處界而能現觀無餘涅槃之本際

12. 如來示現在生時即證得涅槃,才能為二乘人說涅槃境界故大乘法是生時即可親證涅槃非是二乘人所能知。

13. 涅槃本無生滅,並非是二乘人證阿羅漢後捨報時此涅槃方生,以涅槃無生滅故涅槃本無出入,並非是二乘阿羅漢捨壽後,還有留存蘊處界中之一法可入涅槃,以涅槃無出入故。是知阿羅漢其實非有證得涅槃,以從未於生前親證涅槃之實際故;涅槃唯從佛說。

14. 是知涅槃非阿羅漢能入,非以滅盡三界中一切諸法為證涅槃故,本無一法可入涅槃故。不論阿羅漢生時滅時,「涅槃猶然存在(如來所說無斷滅法),為阿羅漢不證之,非三界有即實相有二乘涅槃本依此而說;故說二乘證、入涅槃,為佛方便。

15. 涅槃實相有,人人有分,以涅槃不生滅故,本是恆常不變之法體。涅槃既屬人人皆有,必為心體;而三界有情之名色含攝七識,七識之外即第八識。故知若說涅槃本體,即第八識;即知此心體必為實相法。

(2)我與無我:

1. 如來藏具備非我、非非我之體性;唯於佛地無垢識方是究竟的真我。

2. 流轉生死中,如果沒有個能持種的常住真我,聞思修證三乘菩提法豈非枉然?

3. 如來開示眾生的六識心意識覺知心等都不能去到來世,只能存在一世,終歸斷滅。既然六識心會斷滅,而且是於五無心位時都會斷滅或中斷,這就不可能是真我。

4. 末那識是於生死輪迴中從不中斷的眾生我時時作主、有遍計執取以及種種汙染性,縱然斷除了俱生我見我執成就了清淨性,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仍然是可滅之法,所以亦非真我。

5. 會了別六塵的,會反觀自己在作什麼的,都是意識覺知心所攝。打坐修定時無念、一念不生、清明自在,是意識落在定中法塵境界。

6. 如來藏不會了別六塵不是世間見聞覺知的我如來藏無世間意識心之體性,不是世間我。如來藏心體常、恆、不變,即是真實、如如,如何能說祂不是真我?如來藏是真我,然有染汙種子;此微妙甚深無上法一切凡愚所不能知 世尊隨喜 勝鬘夫人:「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2]

7. 如來藏非我、非非我的真實道理不可思議最後身菩薩於佛道之修證已圓滿具足,在最後證悟時,大圓鏡智及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現前接著再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如是四智圓明而究竟圓滿佛道時,無垢識真實常樂我淨、與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等二十一個心所法相應,方是究竟真我。

8. 因地到佛地間,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猶有變易性故非是真常,以是說如來藏尚非究竟真我然離於如來藏即更無我可說,世間萬法皆由第八識如來藏所生顯故,尚且無有一法能離於如來藏而存在,何況能外於如來藏而有一法為真我,因此說如來藏非我、非非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闡明此義因地到果地,都是同一第八識心體。

9. 人人都有如來藏,依之修行就可以成佛,所以 佛示現於人間是要教導眾生成佛之道不是要成二乘阿羅漢,而唯有大乘經能使人成佛。人人成佛才是 如來攝受大眾的願望,這才是 如來的本懷。

10. 梵我為古印度外道見之一彼等想像有為萬有的本體主張與梵合一」、「梵我一如」;外道中的梵志」就是志求以清淨、離於欲愛等梵行而成就梵我合一」—以五蘊小我與大梵合一。因此「梵我有眾生執取之我性,仍是認取意識心為自我,彼等縱使修到意識清淨、遠離欲愛,仍是行於意識境界非實相法。

11. 如來藏本清淨心、本無一法可得,從無修行,容受客塵染汙而心體猶自清淨,故非意識如來藏心體以無染汙,隨順諸法因緣任運而轉,從無作主性,故非意根如來藏心體在五識、意識、意根之外,故列在第八,故如來藏即第八識。

(3)緣起與真諦:

1. 「緣起法則」是依於世間諸法因緣生滅的現象,來闡明這生死流轉的規律與背後的實相。

2. 如來示現以因緣觀而推知有無法跨越的心識第八識(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3. 如來開示必須以十因緣的此識為根本,再來順生死流觀察、逆生死流觀察十二因緣。

4. 如來在十二因緣法中顯示斷除無明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一切苦惱滅」;如來即是斷除一切無明而成佛。

5. 如來圓滿一切種智,即親證一切種子識的功能差別的智慧,而一切種子皆含藏在第八識。

6. 過去世所造業行已然消逝(滅),何得再有勢力能於百千萬劫後興起果報?可知必有心識記錄業種。業種之善惡係依造業時之心行(以心為造業之根本)所施設之方便以及造作的結果於他是利或害,隨此種種因緣而成就善惡業行的種子。

此根本識能儲存一切法的種子,令種子不滅失即使經過百千劫所造作的業種亦無亡失當因緣會遇時就會感得相應的果報。因為此識能隨順諸緣令種子現行,發起諸功能差別出生諸法,故因果不昧。

7. 此根本識為名色之因、習、本、緣以本識含藏之諸法種子為因,以可受熏改易種子為習此識為名色出生及存在的真正根本因;此識所生諸法為名色之助緣。名色含有七識,故知此根本識即第八識,為緣起法之真正根源實相之法。

8. 佛法說到許多真如的名相如七真如十真如等,歸結則只有唯一真如心,即此唯一實相,佛法一以貫之。佛法說如來藏妙真如性,如來藏即真如心,即第八識。

9. 佛法說一切種子識即第八識,無學位前有阿賴耶名,菩薩於七地滿心捨阿賴耶性,已斷分段生死及三界愛習氣種子隨眠故,不再名為阿賴耶識而仍名異熟識。佛法說最後身菩薩二障斷除盡,第八識捨異熟名,已斷變易生死故。

10. 經中說「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然則菩提種何以不能顯發在於從未發成佛之心及熏修佛法,故無法成佛。只要發起菩提心決定成佛,心無諂曲,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圓滿菩薩道的修行,終將成佛。

當知若於上述之理不能通透,代表無有真實簡擇力,必難可簡擇淆訛真偽,則應深入 法主及一切善知識的三乘菩提著作,以求深信,入此成佛正因。

例如閱讀 平實導師的《勝鬘經講記》(第一~六輯)對釋印順的破斥(學力好者可讀《楞伽經詳解》)、游宗明老師的《霧峰無霧》對釋印順的破斥,如是於閱讀破斥文中建立正見更閱讀《燈影》以深入菩薩法之簡擇辨正分別義,閱讀〈八、九識並存之過失〉(〈略說第九識與第八識並存等之過失〉所列190個過失,見於《學佛之心態》附錄四),以瞭解佛法本來八識之正理《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一~七輯)則深入剖析 如來第一轉法輪,依於勝解分別如實解脫之《阿含經》真實義理,於大乘如來藏第八阿賴耶識妙法全然合轍;則可不被現今學術界之常見、斷見、身見、邪見、大乘非佛說等地獄見所害。

當知一切推崇學術界者本不歸依三寶、不受五戒、更不受菩薩戒,非修行人;其中縱有因緣受三歸五戒者,大都十信位未曾滿足,故仍須有善知識攝受之。法主 平實導師至今所破學術界釋印順惡見處,其弟子們亦皆無能回應;琅琊閣亦更無庸言之,毀謗一部又一部的大乘經而不論實義與否者,如何稱是學人?若在辨正法會上,早已見負故。又,平實導師著作《鈍鳥與靈龜》一書,破斥學術界藍吉富先生之隨口惡謗先聖 大慧宗杲禪師,至今藍吉富先生尚無一言以對。吾師又著作《童女迦葉考論呂凱文〈佛教輪迴思想的論述分析〉之謬》,書名直接點名學術界呂凱文先生,至今其人亦無可覆一詞。學術界叫囂「大乘非佛說」,本來不可一世,然遇到 大乘正法師,又當如何?故當信學術直如過眼雲煙,自顧身後事方為智者!(待續)


[1]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0410月重版六刷,頁4

[2]《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章 13《大正藏》冊12,頁222,下2-7

(歡迎按讚及分享,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功德無量!)
😊想了解更多「正覺同修會」
😊想更了解「蕭平實導師」
107099270_3097274900370104_2508379228990190752_o.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照世明燈 的頭像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照世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